当代运动训练学研究新趋势

2021-09-10 07:22李明国肖和伟
体育时空 2021年4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理论研究

李明国 肖和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2-053-02

摘  要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运动训练理论现状展开研究,结论认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道路艰辛曲折,经历了自我创新和调整等阶段,学者对训练理论质疑与批判的巅峰对决精彩纷呈,训练理论及方法创新层出不穷,体能训练浓墨重彩,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日益显现。本文对训练学科理论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探讨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和国内外训练研究与实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助于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运动训练  理论  研究

1983年,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写出版的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为标志,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在最初经历了引进、消化阶段之后,迅速转入一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与发展阶段。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充满活力的、开放的、发展的学科,在其前进过程中以不断的自我反思作为重要的动力源。运动训练理论起源于运动训练实践,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发展起来。各运动专项,首先是对发展得最为普及的田径运动训练的研究,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关训练科学的研究逐渐从简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发展成为对运动训练普遍规律揭示和解释。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焦点主要包括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思辨、“一元训练理论”对“二元训练理论”的反驳、超量恢复理论实践效果的争议、核心力量训练引关注等。我国运动训练学呈现出“广泛的学科交叉”、“深化的理论及回归”、“注重训练和比赛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道”的发展趋势。

一、回眸历史发展道路艰辛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應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它是体育工作者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的行动指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国家“提倡国民体育”。1950年7月,毛泽东给当时全国第一份体育杂志《新体育》题写了刊名。这是新中国“新体育”思想确立的标志,也为我国运动训练学思想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1981年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训练学分会和北京体育学院等单位支持下,由过家兴教授牵头组织编写,终于1983年完成我国首部《运动训练学》著作,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随后陆续又出版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训练学著作,如过家兴等的《运动训练学》(1984、1986、1990年);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田麦久等的《运动训练学》(2000年)等[1]。田麦久先生认为,在21世纪,运动训练理论一方面向竞技体育理论扩展,同时应在不同竞技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的控制及有关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地研究,并且要将现代科技介入其中。

二、学者对训练理论质疑与批判的巅峰对决

(一)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思辨

20世纪末,随着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对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参加重大比赛而一贯遵循的“周期”训练理论形成了冲击。一些学者针对“周期”训练理论部分观点不适应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并相应提出“板块”训练理论以期适应现代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多次参加比赛的需要。前苏联的莱图诺夫(Letunov)和普洛考普(Prokop)分别在1950年和1959年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对训练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首次提出了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具有“训练水平上升阶段、竞技状态阶段和训练水平下降阶段”并循环往复的周期性特点。马特维耶夫对周期训练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从训练学的角度给不同训练阶段赋予了实际的内容,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经过“获得”、“保持”和“消失”阶段,相应地把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和过渡期等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内设定了宏观训练目标、任务和内容,形成了训练周期的特定“模式”。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马氏“训练周期”理论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受到质疑[2]。

(二)“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

茅鹏等认为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可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这种理论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作为两个“元因素”。针对此种情况,他提出了“一元训练理论”的概念。认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展。技术与体能,就像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人为地予以分离)。“一元训练理论”认为,技术与体能是同在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技术,首先在于大脑中的“信息结构”,在整个机体的有机配合下,“信息结构”指挥肌体的“运动单位”运动肢体,“体能”就呈现出来了。不能说“一元训练理论”完美无缺,而“二元训练理论”却一文不值。事实上,两种理论之间并非对立,它们之间应该是互补的,就像“光电波粒二现象”,是训练本身不同方面的不同表现。

(三)对超量恢复理论的质疑

超量恢复原理是运动训练中经常运用的一个基本理论。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质疑超量恢复原理在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时的局限性。超量恢复理论的缺陷在于该理论的实验依据不足,仅仅依靠运动后肌糖原的超量恢复作为基础来支持理论,并且也没有给出人体能力的极限。这些都导致超量恢复理论在解释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不能自圆其说,毕竟超量恢复不是无休止的,并不是每一次训练就肯定会通过超量恢复提高运动成绩。张宏磊等在对国内流行的超量恢复训练理论的质疑再审视后认为,“平台”这一现代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广为关注的现象和超量恢复并不矛盾。运动训练中科学运用超量恢复规律,合理安排休息间歇,是可以使机体能够不断出现更大程度的适应性恢复,打破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保证。茅鹏等的“一元训练理论”认为,从“超量恢复”出发,训练工作的效应和作用,全部都是“正”值的。从“调整有序状态”出发,训练工作具有“正”、“负”两种可能效应,以及“正”、“副”两种作用效果。

(四)“木桶模型”衍生的后代

虽然指出了竞技能力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存在着机械化解释的缺陷;“合金理论”注意到了素质的相互融合,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即合金是脱离了原来金属单质的特性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物质,而竞技能力中各要素并没有改变原有的特性;“胶泥理论”认可了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但对补偿后结构的总体积变化没有交代。应该说,“双子模型”是目前解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最好理论。但是,如果单独审视二者,无论是“木桶模型”还是“积木模型”,都从整体性角度去描述竞技能力的结构,把复杂的要素结合形式转变为简单的木板和积木叠加,仍然存在着把高层现象低层化、把功能与总体积等同起来的嫌疑。

三、发展趋势

(一)创新能力很受重视

1.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指导思想的创新。运动训练理论与指导思想的创新是指对训练方法的总体设计和总体原则的改进和更新,这种理论的科学性越强,越符合人体发展规律,训练效果就越好,否则就适得其反。

2.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最为普遍、难度最小、更具有操作性的创新,它对提高运动技术、运动水平很有现实意义运动训练中管理的创新包括(运动训练中技战术创新、运动训练测试手段和器材设备的创新、运动训练中营养药物的创新等。

(二)重视运动员早期科学选材

早期科学选材是在充分研究和认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及其遗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采用调查、测试、评价和预测等科学方法进行的,如此把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选拔出来,再予以科学、系统的训练,使先天的能力得到最充分发挥和发展,进而达到高水平。科学验证,影响人体的身高、外型和最大吸氧能力,遗传因素占93.4%,最大脉搏频率遗传影响占85.9%,血乳酸浓度遗传影响占81.4%,红肌白肌纤维,骨骼肌纤维数量都取决于遗传的支配。由此可见,在早期的运动员选材中,遗传因素仍旧是要更多重视的要素。

(三)研究领域更加微观

未来运动训练学科的研究重点趋于微观领域,方法上强调客观与精细化,更加强调训练理论的回归及应用。具体来看,是初步将竞技教育引入训练理论之中,注重训练和比赛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道。主要研究主题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学科知识与教练员经验方法知识结合的多学科研究;运动员状态诊断的特异性和精确性研究;运动负荷及其内部反应状态测定的精确性研究;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开始调整,不断完善原有的理论论体系。

(四)交叉学科更紧密

以信息技术应用科学与训练学科交叉结合的研究发展迅速。例如,運动训练学理论在运动技术创新、运动负荷分级等方面吸收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科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目前,在这一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王永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训练计划的管理》《计算机和IPT对训练计划的制定管理》《体育竞技动作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刘建和的《运动技术心理机制初窥——综述与展望》《反射、建构、生物控制——运动技术神经生理本质探秘》等。

四、结语

我国运动训练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除了有过家兴、田麦久、徐本力、董国桢、刘建和等现代训练学者的努力和推动,还有茅鹏、张洪潭、张岩等理论学者的推敲,由此使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枝繁叶茂的局面。正是由于前一辈训练学者的努力和后一辈学者的推敲,使我国训练学研究领域出现了百鸟争鸣的局面。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上已经根深蒂固。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否定它,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发展它。

参考文献:

[1]陈小蓉.体育创新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2]刘评.创新思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