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杂志》与抗战时期的军医教育

2021-09-10 07:22贺萌晓
西部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

摘要:《军医杂志》是1942年至1944年间国民革命军陆军军医学校在贵州安顺期间创办的军事医学刊物。此刊旨在探讨军医教育问题,介绍世界医学新知识,以求促进军医事业发展。《军医杂志》作为一个传播軍事医学知识的平台,刊登内容多与抗战时期的军医教育相关。《军医杂志》向学生及民众传输营养学理念;介绍医疗卫生知识,如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普及防疫与公共卫生知识,为军医学校学生提供具体指导。此外,该杂志开设战地考察专号,并注重对学生军医精神的培养。《军医杂志》弥补了战时军医教材的不足,推动了抗战时期军医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军医杂志》;陆军军医学校;抗战时期;军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82;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4-0127-03

陆军军医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北洋军医学堂,在民国时期是一所重要的军医院校。《军医杂志》是军医学校在抗战时期迁往安顺时创办的刊物,主要研究抗战期间军医教育问题。学界对陆军军医学校的研究多集中于迁往贵州安顺期间。赵永智的《抗日战争中的陆军军医学校》介绍了军医学校迁校概况及毕业生对安顺与国家医学事业的贡献。学界对抗战时期的军医教育有一些研究成果。张睿的《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医学教育研究》将军医教育作为中国革命史与教育史的一个重要板块,对抗战时期八路军与新四军的军事医学教育进行阐述。龚纯的《中国历代卫生组织及医学教育》对中华民国的军医教育进行梳理研究,包括抗战时期的军医教育。关于《军医杂志》的研究,多是将其作为军医学校在安顺期间创办的期刊之一,从出版角度对其简要介绍,但是对杂志的具体内容、杂志对抗战时期军医教育产生的影响未有涉及。因此,本文通过对《军医杂志》具体内容的分析,来探究抗战时期的军医教育。

一、《军医杂志》的创办

民国时期战乱纷争,陆军军医学校在抗战期间迁往贵州安顺。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部队伤亡人数增加,急需培养一批专业的军医,国家的军医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战时的客观需要。“抗战期间,中国350万军队中仅有军医1922人”[1],因此有了“扩大军医教育,实行军队卫生人员自给自足”[2]的呼声。“时全面抗战日益紧张,野战部队及后方医疗机构均急迫需要医事人员甚众。”[3]23日本侵华战争给部队带来了巨大伤亡,因此需要大量军医。

陆军军医学校几经迁移,“校务上因人力财力和运输工具的缺乏,感受许多困难,而在教务方面,所感受的困难,要十倍于此”[4],再加上学校之前关于教官与学校的教学设备并无独立基础。军医学校教育长张建初到学校时,全校的专任教官,医科仅六人,药科仅一人。学校在南京与广州等地时,可向当地医科大学请人兼任教师,也可借用教材。但由于战事爆发,学校迁移,“在迁移中人材、图书、仪器、遭受损失”[3]44,迁至安顺后,学校军医教材与教官较为缺乏。

军医学校为解决在抗战时期军医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于1942年3月创办《军医杂志》。该刊物为季刊,由军医杂志社编辑,出版至1944年6月。《军医杂志》作为传播军事医学知识的平台,向学生介绍专业医学知识,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军医理论、军队营养、战场救治、军队以及地方流行病的防治、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文章,也为军医专业教材。”[5]606此刊弥补了学校教材缺乏的状况。

杂志主要编辑包括军医学校教育长张建、教务处长于少卿、主任教官万昕、内科主任张静吾等。此刊宗旨为:“介绍世界医学新知识、商讨军医问题,以求促进军医事业”[6]。《军医杂志》栏目众多,“其栏目设有论著、译述、临床讨论、演讲笔记、各地报告、杂志摘译等。”[5]此外,杂志还刊载一些由主任教官翻译的外文医学文章,介绍世界医学新知识,让学生了解军事医学研究新动态,促进军事医学知识的传播。

二、传播军事医学知识

抗战时期,军医学校通过创办《军医杂志》,介绍专业军事医学知识,商讨军医发展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传播了军事医学知识。

(一)研究军队营养

关于营养研究,由于对军队膳食调查较少,并且“外国之给养,视营养之需要,规定后,由军需养给之。中国则采用代金制,发给现金,由军队自行办理。”[7]中国军队膳食无专业营养人员负责,军队膳食与普通人差别不大。因此军医学校生理化学系与陆军营养所对驻在粤、桂等地的军队以及陆军医院的膳食营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人数“军队有7966人,陆军医院有4733人[7],并且将调查结果刊登在杂志上。所见《军医杂志》有二十余个表格记录着具体数据,其中包括军事机关、陆军医院、社会各界人士的膳食成分;蛋白质、维生素等在膳食中的分配比例等。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得知“吾国军队之膳食不但量之方面,不如普通人者,即质之方面,亦劣甚。”[7]军队的膳食过于单纯化,忽视了膳食的营养成分,因此需要对中国军队膳食营养进行改良。此外,每遇到大战,夜盲则成为严重问题。“夜盲与营养有密切之关系,为一般军医所深悉。肝食为夜盲之特效剂”[8]。军医只负责处方,但不知士兵能否获得肝食,故应了解患者的营养生活健康状况,并考察士兵给养状况。杂志中关于军队营养的内容能够引起对于士兵营养的关注,有助于为军队士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作战能力。

(二)介绍常见疾病,探讨治疗方法

军医学校钱康龄对1940年战伤统计材料进行研究,从伤病比率统计得知“负伤和患病的人数的比较,不论在后方,和前线,总是患病的人数超过负伤的人数,最多的到44%,最少的也有12%。”[9]军队士兵的身体状况关乎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因此,《军医杂志》常刊登关于常见疾病的介绍及治疗方法。例如,军队中士兵较为普遍出现砂眼与下腿溃疡两种疾病。

砂眼在世界上分布不均,如埃及与伯力斯丁极为普遍,而英国、瑞士等地则极为稀少,各地的临床现象也有所不同。当时我国砂眼大部分为优性,并且有自趋消减的倾向,但砂眼对我国士兵的危害仍较强烈,并且“砂眼在吾国流行普遍,为吾人稔知之事实”[10],因此需对砂眼进行统计分析。军医学校迁到安顺后,通过对安顺军医学校、黔江中学等进行统计,进而得出了各学校患病率。从中发现军医学校患病率最低,主要是由于入学体格检查较为严格。此外还对士兵、军医学校附属医院门诊部砂眼患者进行统计。“安顺地方学校之患率为31.6%,士兵方面计45.6%,门诊部病人为42.8%。”[10]可见军队中士兵砂眼较为普遍,应引起重视。

通过战地考察发现“下腿溃疡在各部队与军医院均为最普遍而最顽固之疾患。”[11]在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中,大多为下腿溃疡。在部队外科病中下腿溃疡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应对此病进行分析研讨。溃疡发生部位,足脊背部最多。主要是由于士兵穿草鞋,足背處最易损伤,后不经治疗进而成为溃疡。在野战医院中,由外科助教带领实习同学对溃疡伤口进行处理。军医学校陈寿康从对军队士兵下腿溃疡的考察中得出,对于士兵之下腿溃疡,应该“依据创伤总理之原则,于短拙之人力物力中,亦可救治创夷,使彼病患之士,短期间复成杀敌强卒也。”[11]此外,更应注意对士兵足部的保护,如有损伤,军医人员应及时救治,并注意创口之卫生。

(三)注重防疫防治与公共卫生

由于战争的发展,部队士兵流动性加大,防治防疫在军医教育中则显得更为重要。“战争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战地卫生条件差,就可能有传染病流行,部队生活艰苦,体力消耗大,发病率比平时高。”[12]传染病与流行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作战,更危害军队士兵及百姓的生命健康。为了尽量避免疾病的传播,《军医杂志》上刊登了关于防疫防治相关内容供学生与民众学习,其中包括湖北兴山一代的回归热、贵州安顺的麻疹、军队中疟疾、鼠疫等疾病的概况以及防治措施。

以回归热为例。吴沛文、梁河元的《湖北兴山一带回归热流行概况之报告》介绍到“回归热乃由回归热螺旋体所引起之一种急性传染病”[13],该疾病在卫生状况差的地方散布传播得较快。文章记录了军队的回归热流行状况和防疫的过程,并且对附近个别乡村与某军野战医院的人口总数、患病与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进而得出结论,“部队与乡民之健康,无不息息相关……今后除脚踏实地切实对士兵举行卫生讲话,及普通建造减蝨装置外,对驻地居民亦当同时举行防疫宣传。”[13]由此可见,防疫防治及公共卫生在军医教育中的重要性。《军医杂志》中关于防疫内容的刊登,向读者普及了防疫与公共卫生知识,为军医学校学生提供了具体指导。

三、报道战地考察与宣扬军医精神

《军医杂志》中的内容,不仅包括军事医学知识的传播,在实践与精神层面还包括战地考察的报道和军医精神的宣扬。

(一)报道战地考察

军医教育不能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军队伤亡增多,因此迫切需要军医。军医学校为了培养更多军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有战地考察团,于少卿为团长。“战地考察团前赴江南各战区实地视察,使主持教务的与负责授课的教育专家,得亲至战地详细考察军医业务。”[2]《军医杂志》开设有战地考察专号。军医学校的战地考察团回到学校后,会将自己在战地考察所得发表在《军医杂志》上。

战地考察团的报告内容主要为战场军人疾病和伤亡情况。此外,还包括卫生勤务方面的内容,从李旭初的报告中可以看到,考察主要统计了军队的衣食住行、环境卫生等情况,其中环境卫生是军队卫生业务的关键。根据此次考察结果,“因环境卫生之举办与效果防病甚于医病一语,已为大多部队所公认。”[14]部队注重推行卫生工作,降低士兵患病率,保持兵力,从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报道战地考察,对于了解前线部队的士兵伤病情况、卫生状况等提供了具体参考,利于军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宣扬军医精神

军医学校在培养军医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在专业知识上的传输,更应注重在精神层面的培养。部分学生只知道部队军医业务不良,设备不全,“殊不知正因为部队军医业务不良,我们更应抱着开荒的精神,到部队上去努力,以求改进。”[3]45《军医杂志》注重对学生军医精神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1938年,军事委员会颁布训令,各部队与军医学校设立训政单位。军医学校设立政治部,该部工作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政治训育及宣传。军医学校政治部“以促进学员生敬业乐群精诚团结,严守纪律诸美德,并随时随地训练其庄严之态度,光明之行动,谨慎之言语,正确之思想,蓬勃之朝气。”[15]每周还对学员进行精神讲话,宣扬革命军人精神。如有名人到安顺,则请到学校训话,使学生备受鼓舞,这对于学员形成救死扶伤、不畏牺牲的军医精神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抗战爆发后,为保存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做出高校内迁之决策,军医学校则迁往安顺。高校内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高等教育,但抗战时期的军医教育仍面临系列困难,军医学校为了适应国家在战时对于军医的需要,格外注重战时军医教育问题,在此背景下创办了《军医杂志》。

《军医杂志》旨在介绍世界医学新知识,研究抗战时期军医教育问题。该刊创办对军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杂志刊登较多专业知识,弥补了战时军医教材的不足。战地考察专刊对前线士兵伤病及卫生情况等进行宏观统计,为军医教育提供数据参考,极大地促进了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杂志也较为注重对军人精神的宣扬,培养学生献身军医事业的军医精神。其次,在战时艰苦环境下,《军医杂志》为师生、校友等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杂志介绍世界医学新知识以及学校研究成果,不仅为军医教育提供了一个资源窗口,也为军医事业提供了一本研究刊物。最后,《军医杂志》向学生及民众普及了医疗卫生知识,传输营养学与防疫理念,对贵州地方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文化出版业产生了促进作用,推动军医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大批军医人才,为抗战时期军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春燕.妇女与抗战时期的战地救护[J].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14(24).

[2]张建.卷头语[J].军医杂志,1942(1).

[3]国防医学院.国防医学院院史[M].台北:国防医学院,1995.

[4]张建.抗战期中的军医教育[J].军医杂志,1942(1).

[5]姚远,王睿,等.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6]投稿简章[J].军医杂志,1942(1).

[7]万昕,陈慎昭,陈尚球.中国军队营养之研究[J].军医杂志,1942(1).

[8]陈任.夜盲之病理与诊断[J].军医杂志,1942(1).

[9]钱康龄.战伤统计报告[J].军医杂志,1942(1).

[10]陈任,许尚贤.安顺之砂眼[J].军医杂志,1943(1).

[11]陈寿康.下腿溃疡之治疗[J].军医杂志,1942(1).

[12]王冠良.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卫生勤务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

[13]吴沛文,梁河元.湖北兴山一带回归热流行概况之报告[J].军医杂志,1942(2).

[14]李旭初.战地考察关于卫生勤务之报告与检讨[J].军医杂志,1942(1).

[15]张丰胄.本校政治部[J].军医杂志,1942(3/4).

作者简介:贺萌晓(1995—),女,汉族,河南叶县人,单位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责任编辑:易衡)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湖南初级中学音乐教育初探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忆抗战时期的汤阴攻城战
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