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2021-09-10 07:22饶满萍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实施设计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设计的主体、内容、指标,以及阅读评价的实施途径,以促进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全面推广和实施。

【关键词】绿色海量阅读 阅读评价 设计 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9-0040-04

“绿色”谓之无害、有益。“海量”则谓之阅读面广、阅读量大。绿色海量阅读首倡“绿色”的理念,主张低中学段的小学生必须阅读“绿色”作品。“海量”是相对的,首先表现在阅读的量是通过必读和选读书目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学生休息和健康的前提下确定的,而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不受限制的量;其次表现在“海量”必须是符合“绿色”标准前提下的“海量”,并非良莠不分。绿色海量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也是一种新的阅读模式,亟须科学的评价机制保驾护航。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是指在绿色海量阅读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目标,对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或工具,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专门针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或精神运动领域等方面进行判定的过程。评价具有激励、调节、引导和诊断的作用,有利于监测绿色海量阅读的过程,确保绿色海量阅读沿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有力地保障绿色海量阅读的质量,同时还能验证或检验绿色海量阅读的价值和可推广性。

绿色海量阅读教学评价主要体现为两项紧密关联的工作,一是评价的设计,二是评价的实施。就评价的设计而言,我们将其具体限于主体设计、内容设计、指标设计等环节,并从这几个环节讨论如何进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设计。而评价的实施实际上是讨论在设计好了评价内容与指标之后,哪些评价主体运用何种方法与工具以及采取何种评价机制实施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等问题。

一、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设计

(一)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主体

1.教师(学校)。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效果评价中最为基础和最为常见的评价就是教师(学校)的评价,这种评价甚至是很多学校和教师采用的唯一的一种评价方式。

教师(学校)对学生的表现最为清楚,所以教师(学校)最有权对学生的话语、行动、认知水平、临场急智、阅读态度以及阅读能力进行评价。教师(学校)作为评价主体可以对全班(体)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对部分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更可以对学生个人(体)进行评价。

教师(学校)是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效果评价中必不可少的评价主体,但不应该是唯一的主体。

2.学生。学生作为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主体,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之一。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设计应融入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可以弥补教师单向评价的不足,有利于教师综合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绿色海量阅读的情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绿色海量阅读的兴趣,巩固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成效。

3.家长。家长的评价,目前为止大多体现的是社会舆论的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是学生家长根据孩子绿色海量阅读的情况来对教师(学校)的教学进行评价,具体表现为社会舆论。在设计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时候要关注“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的阅读行为、态度、能力、过程与效果”,将教师(学校)关注的评价点从视角上进行转移,以获取家长视角的评价信息,进而诊改并指导小学绿色海量阅读。

4.第三方主体。第三方评价在国外已经成为常态,美国、德国和英国在各类教学活动的评价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第三方评价。第三方评价因其典型的独立性、客观性而广受推崇。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第三方评价属于典型的社会评价,从特性上看,第三方评价是独立于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师(学校)的外部评价。

(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效果评价的内容

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首先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是评价的内容是什么。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内容非常宽泛,设计评价内容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评价的目的。我们认为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教师“教”(指导)的行为、能力、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这类评价的内容至少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效果、能力、态度等几个方面;另一类是针对学生“学”(阅读)的行为、能力、态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后一类评价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因为整个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價设计就是从教师视角出发,为学生的“学”(阅读)而做的设计。从这个角度看,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学生阅读的行为、能力、态度、过程以及效果五个方面。

1.学生阅读的行为。学生阅读的行为是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核心行为,贯穿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全过程,据之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学习)态度,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学生阅读的行为必当属于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效果评价的内容之一。

2.学生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是个体终身从事学习的最基本能力,是完成阅读任务的复杂结构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活用能力、阅读技巧等,它强调的是掌握阅读技能的动态过程。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侧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能力还能反映学习的效果,毕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实也是学习取得好效果的一种体现。

3.学生阅读的态度。态度是影响事情能否顺利解决的重要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学生阅读的正确态度就是要明确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阅读态度直接影响阅读的行为和阅读的过程,进而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当然也影响阅读的效果。

4.学生阅读的过程。阅读的过程是实现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目标的核心环节,是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学生基于某种态度,采取一定的阅读行为,提高阅读能力,取得预定的阅读效果。离开阅读的过程,阅读态度、阅读行为、阅读能力与效果等都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而,阅读的过程也是评价设计的重点内容。

5.学生阅读的效果。阅读效果一直是阅读评价的关键部分,是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数。小学生阅读的效果是集中反映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核心评价因素。如果将学生阅读的态度、行为、过程视为过程性因素,那么学生阅读的效果就是结果性因素。如果将学生阅读的能力视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表现的话,那么在简化评价的情形下,甚至只用评价学生阅读的效果这一项内容就可以大致实现阅读的评价目的。

(三)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指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内容落实到可以量化的具体项目时,这些项目就是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相对而言可能比评价内容要考查的范围更大、更齐全,评价的点也更多、更具体。

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指标的设计要能反映阅读现状,要考虑阅读的设施设备和条件、活动的组织情况、阅读实效、各方满意度以及保障体系,同时要注意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阅读工作,并且用于指导后续的阅读活动。因此,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指标的设计要遵循可行性、科学性和渐进性等原则,不能过分拔高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要求,更不能过分压低要求。过分拔高要求,无视现实基础与条件,难以实现目标;过分压低要求与不组织绿色海量阅读无异。

1.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指标的结构安排具体内容应包括如下:

(1)基础条件。基础条件是硬件。基础条件主要关注各小学面向学生的阅读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和预留的阅读时间,还有更主要的内容就是图书的来源情况。

(2)活动组织。小学绿色海量阅读以课外阅读为主,学校如何组织和安排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评价指标必然要考查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是否常态化、参与的学生和教师数量与活动配套(相关)的总结与交流情况等,还要考查活动的变化,尤其是相关数据的正向变化情况。

(3)阅读实效。阅读实效是阅读终极追求的目标。无实效,阅读无法常态化。阅读实效从学生的品行、能力和各方满意度方面予以考查。

(4)服务支持。要求有基础设施与设备,有图书。学校和社会为阅读提供的服务是发挥设施设备功能、使图书能够被阅读的基本保障。服务支持要考查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服务方式,还要考查对阅读活动的宣传与动员情况。

(5)保障体系。资金保障是开展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无法绕越的物質性因素,制度安排与人员保障既属于服务支持的内容,又属于基本的保障措施。

2.指标赋分与考核标准:(1)赋分设计。总体赋分100分,100分之外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部分加分项,赋以相应的加分。(2)考核标准。考虑到各地小学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因此考核标准确定为:达标分为60分,目标分为100分。其中五个一级指标的达标分分别为:基础条件18分,活动组织9分,阅读实效18分,服务支持6分,保障体系9分。五个一级指标的目标分分别为:基础条件30分,活动组织15分,阅读实效30分,服务支持10分,保障体系15分。

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的实施

(一)多元主体参与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

多元主体评价的典型方式除教师(学校)本身的评价外,还包括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第三方评价。

1.教师(学校)评价。(1)教师(学校)评价的形式。教师(学校)单方组织的评价是指教师(学校)作为唯一主体进行的自我评价。在教师(学校)单方组织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中,教师(学校)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这是这种评价的主体特点,同时,教师(学校)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学校)施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行为的本身,这是这种评价的行为对象特点。综合起来,这种评价的主体与行为对象身份多数情况下是同一的。这种身份同一或者混同的特点,决定了这类评价很难客观、公正。

教师(学校)参与的评价是指教师(学校)作为联合评价主体参与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参与评价既可以是教师(学校)作为组织方的评价,又可以是应其他评价主体的邀请参与的评价;既可以是参与两个主体联合进行的评价,又可以是参与三个及以上主体联合进行的评价。

在教师(学校)参与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中,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学校)要么处于主导地位,要么处于辅助地位。不论是哪种情形,这类评价的行为对象都是教师(学校)本身。当教师(学校)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评价主体时,评价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单方组织的自我评价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即使教师(学校)居于非主导评价主体的地位,那些担任主导评价主体的机构或单位,总是与教师(学校)有一定关联的,形式上的主导地位,并不能排除其顺着评价对象,即教师(学校)的意思,作出有失公允的评价结论。

(2)教师(学校)评价的要求。小学绿色海量阅读中教师(学校)自我评价最大的弊端是客观性与公正性不够。不论是教师(学校)单方组织的评价还是联合其他主体进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扬长抑短”的现象。即使是效度、信度较高的教师(学校)的评价,社会认可度也不高。教师(学校)评价现阶段主要是用于学校查弱查漏、补缺补差。因为教师(学校)评价不一定需要将评价的结果公之于众,所以如果不带有功利性倾向,那么扎实客观的评价对促进教师(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因此对教师(学校)评价的要求,主要就体现在明确评价的目的上,落实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倘若教师(学校)评价只是为了张扬其亮点和拿得出手的东西,主要是为了功利性的宣传或类似的目的,那么这种评价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至少对教师(学校)的发展并无实益。

2.学生评价。(1)学生评价的形式。学生评价有两种常见形式,一是学生评价学生,二是学生对教师(学校)进行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学生包括学生个人自评或群组互评等形式。学生自评是学生个人针对自己绿色海量阅读效果或过程进行的评价,群组互评则是多人合作评价的形式,这两种多人合作评价的主体是同一类主体,即学生。

(2)学生评价的要求。学生对教师(学校)组织或指导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工作进行评价的主要要求是客观,切忌带着情绪进行有失公允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建议在高学段进行,低学段学生因年龄和认知能力所限,一般不建议对教师进行评价,即使评价,一般也不宜作为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教学或教师业绩评定的主要参考。

3.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学生家长单方组织或参与的针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1)家长评价的形式。家长评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长单方组织的评价,即家长作为唯一主体进行的评价;另一种是家长参与的评价,是指家长作为联合评价主体的评价。家长作为联合评价主体的时候可能与教师(学校)一起进行评价,因此家长参与的评价与教师(学校)参与的评价常常重合,唯一的区别只是哪方作为组织方或主导方。

(2)家长评价的要求。在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中,家长评价不可缺位。如果缺少家长的评价,那么就容易使教师(学校)评价出现局限性。家长的评价影响大,作用大,必须进行规范,在规范中鼓励,在鼓励中规范,以期更好地发挥家长评价的作用。

4.第三方评价。(1)第三方评价的形式。从评价的机构看,第三方评价包括专业的教育评价机构的评价、非专业的教育评价机构的评价以及媒体评价等,又可以分为第三方自主评价和第三方受托评价两种类型。第三方自主评价是指第三方机构基于研究或其他目的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进行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是否得到教师(学校)的允许和协助不影响第三方自主评价。第三方受托评价是指第三方接受教师(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的委托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进行的评价。第三方受托评价通常是通过委托合同约定委托方与受托方的权利义务,也通常是有偿的。接受委托的第三方一般都是具有较强的教育评价能力,具备相应的评价资质、业务声誉良好,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的机构。有时候媒体和家长协会等组织也会接受相关机构的委托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进行评价,但这类评价的效度与信度都不如专门的评价机构作出的评价。第三方受托评价通常产生于委托方在评价工具、评价技术、评价能力、评价人员或评价时间等,故而存在不足的情形。第三方受托评价是评价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大趋势。

(2)第三方评价的要求。推广应用第三方评价过程中要确保第三方的评价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影响或左右,确保评价的公正与客观。公正与客观是第三方评价日渐受到推崇的主要原因。但凡评价均贵在公正与客观,保障第三方独立与中立的特殊身份是推广应用第三方评价的基本要求。

推广应用第三方评价还要注重培育良性的评价市场。国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以民营机构居多,甚至有些国家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都是民营机构。我国推广应用第三方评价先要从政府职能的转变入手。在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如果评价的行政色彩浓重,那么评价的结果难谓透明和公正。培育良性的评价市场需要政府放松管控,最大限度地开放教育评价市场,给第三方评价组织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政策或资金方面大力鼓励和扶持第三方评价组织的发展壮大。鼓励民间创办公益性或营利性的评价机构,特别鼓励创办和经营民营教育评价结构。在教师(学校)需要进行小学绿色海量阅读时,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选取第三方评价机构,将评价工作委托给中标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以激励第三方机构提升业务水平,提高评价质量,促进良性教育评价市场的形成。

(3)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的结果。相对于封闭的、自我主导性的评价方式而言,第三方的评价结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充分有效地利用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结果,实现评价结果数据与委托评价机构的教育教学或管理人员的利益关联,与政府的绩效关联,有助于促进第三方评价的发展。

(二)构建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全程评价机制

全程评价是指在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准备、实施与后续阶段的全时段评价,包括前评价、中评价和后评价。

1.前评价。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实施之前的活动阶段进行评价属于前评价。前评价的主要评价对象是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实施,评价点是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科学性、适应性与目标性。

2.中评价。评价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实施过程属于中评价。中评价的主要评价对象是小學绿色海量阅读模式的质量,评价点是阅读模式是否具有发展性和开放性,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

3.后评价。后评价机制其实是一种外部反馈机制,注重从家长与社会中获得评价。后评价的主要评价对象是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实效,评价点是学生通过阅读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否提升绿色海量阅读能力,教师(学校)的“教”(指导)与学生的“学”(阅读)是否都实现了相应的目标等。因此,后评价实际上是一种以家长与社会为评价主体的针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总结性评价。

(三)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常见的教学评价方法有测量与测试、观察与调查、轶事记录与成长档案等。设计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评价方法要尽量多样化,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以避免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形成性评价关注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过程,终结性评价重视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结果。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评价一定会用到观察、记录与调查等必不可少的定量评价方式;而阅读重在感悟与情感体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因此,评价学生的绿色海量阅读要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要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避免依赖某一种或某类评价方法而导致片面评价结果的发生。

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工具常见的有阅读评定量表、简笔画、数字、实物与贴片等。各类评价工具具有各自适用的范围与对象,具体的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评价工具使用的场合总是有限的,比如贴片工具常用于评价低学段学生的绿色海量阅读,很难用于高年级学生。为避免单一或少数评价工具的不足,在评价过程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在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图片、贴(卡)片、数字、简笔画,甚至小红花、小红旗、表扬信、家长通知单(短信)等任何可用的评价工具,客观、灵活、形象地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发展。

对小学绿色海量阅读进行评价,要在科学设计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元主体的全程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与工具,体现评价的开放性、发展性、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以评价作为手段促进小学绿色海量阅读工作的改进与发展,助力小学绿色海量阅读的全面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夏立新,李成龙,孙晶瑞.全民阅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以《武汉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版)》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5(4).

[2]李国亮.学生语文学习行为及效度观察[J].语文建设,2018(2).

[3]毛建华.小学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

[4]郝建平.教学评价的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06(5).

[5]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资助经费重点课题“我区小学全面推行绿色海量阅读的研究”(课题编号:2019A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饶满萍(1972— ),女,安徽望江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北海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实施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品三口而知味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