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理念的理论基础实及践路径分析

2021-09-10 10:55金凤姬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金凤姬

【摘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主要是从中国的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为了解决转型发展困境,由工业化文明转变为生态化文明而建立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传承和发展。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关注课题,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B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24-0101-0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生态方面的表达,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体现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精华。在工业资本主义初期,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观就已经体现出来,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研究时,指出人的生命本质是自然界,自然界属于人的本质的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认为,没有人的存在对自然界进行抽象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在其理论体系中,马克思立足现实个人的实践活动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讨论,从其新唯物主义理论的角度将自然界作为属人的自然界探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对象性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属于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人的自然本质。人既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也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同样的自然界也是。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与自然之间联系起来,人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有生命的存在物,相应的自身本质的对象也要是现实、感性的。假设一个存在物既不是自身的对象,也不是其他物的对象,就属于唯一存在物,属于思辨哲学中的绝对存在物。基于这一思想,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存在物。

另外,从现实性角度讲,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属于人的无机身体,人需要依靠自然界生存,自然界是人为了维护生命而连续交互的人的无机身体。所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中,人作为自身生命本质的对象,所有自然存在物的生命本质都是对自身对象的表达。人和自然界之间本质上属于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并不是因为人的诞生存在,同样也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人类的存在是其生命本质对象的存在。

(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自然观最早体现在《周易》《山海经》等古籍中,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百家中提出了很多的思想,形成了几种传统自然观的基本学说。

中国最早关于生态的哲学著作为《易经》,孔子将人道主义思想融合到自然主义道术中,将人道和天道结合在一起,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共通性体现出来。而在《道德经》中,道家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得到了更好的感悟。儒家的生态思想主要是把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思想主要将人放在自然万物的变化中,又将人重置到自然界中。儒道两家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通性。

天人关系的研究主要源自西周时期的天民全一论,而天人合一理论说法的体现主要在春秋战国时代庄孟等人的著作中。汉代儒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逐渐形成。

从东西方文明对比的角度来讲,可以更加体现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独特性。东西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在原始自然观基础上,原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初始审视,从卡西尔的思想观念中,原始自然观中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体的关系,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所有的自然物都属于一种生命关系。在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文明形态构成了一种原始自然观,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人类的生存需要顺应自然,依赖自然,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发明的人工取火、保存火种、制造石器、骨器等,就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的成就,从创造的劳动工具方面来讲,人和其他动物就存在了本质的区别,人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但本质上仍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从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差异性角度来讲,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工具的快速替代、科技的进步,体现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观念和行为。但是,从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过程来看,原始自然观中生命一体化思想逐渐演变为天人合一,具有顺应自然和改变自然的双重性。

(三)工业文明自然观的超越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当代自然观的最新体现,与工业文明时代中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人和自然之间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将自然和社会碎片化,利用技术和资本将其重新组合,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掠夺、被操纵的一种形态。自然界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从而使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工业文明时期,人和自然之间由相互依存转变为相互对立,由于对自然任意开发,使得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形势逐渐严峻。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是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之间遵循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缓解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

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一)以创新为核心

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实践需要以创新为核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创新,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一驱动力,同时,通过创新发展可以为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打好基础。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有创新,而其中科技創新是最重要的一点,将科技创新放在引领地位上来构建人类和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需要在结构性改革方面进行突破,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发展力度,形成新的体制架构,以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人才引进等机制更好地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

(二)以协调为重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主要强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创新发展需要在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均衡。如果不能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就无法有效达成,将协调发展作为重点,绿色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根本落实。

坚持以协调发展为重点,各地区之间才会更好地达成均衡共同发展。从东西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化角度,建立一个涵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社会结构体系,使资源和生产力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协调发展要从全人类利益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到未来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从人类生存环境、人的生活质量等综合角度考量,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三)以绿色可持续为前提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够为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打好基础,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经济发展的方式需要积极转变,摒弃传统粗放型高耗能的产业发展形式,重要的是处理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以质量型发展方式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降低能耗,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绿色发展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实现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生态经济,从而良好地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

(四)以开放为保证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是全人类共同梦想,建设全球生态文明、美好的世界是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的关键点,因此,需要将开放发展作为保证。开放发展是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如果缺乏开放发展的思想,创新发展也就无法实现全球覆盖,协调发展也只能在封闭的环境下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成本会增大,因此,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就要将开放发展作为基础保证。

另外,坚持开放发展是为人类的发展建立空间保障,我国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开放不断推动中国转型发展,实现全球共享发展目标。将共享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目标,国家、民族之间才会更加团结稳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现代化发展,也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工业文明自然观的超越,在当下,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需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重点,以绿色可持续为前提,以开放为保证,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长远有效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莹,陆雪飞.“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

[2]陆雪飞,王伟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探析[J].学术论坛,2019,(05).

[3]郗戈,荣鑫.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0,(01).

[4]阮玉春.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生命共同体思想探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2):91-96.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