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妙连 尺水兴波

2021-09-10 07:22何发祥
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藤野于勒误会

何发祥

清代文人袁枚曾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这里的“曲”,是指文章情节的曲折多变。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文章情节设置得当,往往会让读者不忍释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习情节设置的技巧。

一、误会法

渲染误会,制造波折。利用时间、地点等因素,造成人物之间的误会,为行文推波助澜,增强情节的曲折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下面以《驿路梨花》为例,详谈误会法的运用。

文章写的是关于一间小茅屋的故事,事件发生的顺序为:解放军为了方便山里群众,建造了小茅屋;哈尼小姑娘梨花照看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看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我们”路过这里住宿;瑶族老人送大米,“我们”和老人一起修葺小茅屋。

但是作者在写作时对叙述顺序做了调整:“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为小屋送大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向“我们”讲述小茅屋的来历。

叙述顺序的调整,使得平淡的故事顿时有了趣味横生的“重重疑点”——为什么有小茅屋?小茅屋是干什么用的?文章在情节设置上,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有意制造了两次误会。

第一次误会是“我们”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是:“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可老人却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那么谁是主人呢?需要继续往下读。

第二次误会是“我们”和瑶族老人以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我”因听老人说小屋主人是一个名叫梨花的姑娘,马上想到“她一定是梨花”;老人更是“立即走到她们面前”,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说:“不要謝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至此误会解开了,又引出新的内容——解放军为人民服务。

两次巧妙的误会,再加上叙述顺序的调整,使得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误会”要合情合理,既要符合故事的发展需要,又要在情理之中。

二、悬念法

巧设悬念,平添波折。在文章的某一部分故意设置疑团,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对结果的期待,吸引其继续阅读。

《紫藤萝瀑布》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然而文章开篇却以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单独成段,构成一个叙事情节——停步不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得”在这里点明了作者从沉思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作者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吸引?独立的情节设置,一方面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的美丽,另一方面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下文经过观察和对往事的回忆,融入抒情议论,悬疑尽释,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照应开头。

《我的叔叔于勒》中,故事的起因之中有个“叙述家境”的情节设置,通过家人的盼望引出于勒这个人物,制造了悬念。“我”的父亲“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就会让读者想:于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的父亲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他会改变家境吗?他是干什么的?一连串疑问,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怀着迫切的心情去看下文。

设置悬念,能够让故事的情节扣人心弦,但悬念一定要悬而有决,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三、插叙法

插叙是在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与主题相关的情节内容。插入的情节可以是与人物或事件相关的背景、原因等,目的是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完整,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增进读者对人物或事件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这种叙述的中断或停止,能够使读者感到有张有弛,增强阅读体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先从百草园的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中间插叙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关于美女蛇的情节插叙,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同时也是在突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的主题。

四、抑扬法

情节设置可以有抑有扬,常见的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两种方法。无论是“先抑”还是“先扬”,都是蓄势,是兴波笔墨。

《藤野先生》中就有先抑后扬的情节设置。藤野先生的出场,是通过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之口完成的,这是“抑”;后面再写一系列关爱学生、钻研学术的事件衬托出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这是“扬”。

一抑一扬的情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先抑后扬,一开始不把读者的胃口吊得过高,而是把读者的期待值降下来,然后在对比之中突出人物品格、深化主题思想。

当然,在情节设置上也可以先扬后抑。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一家人开始时赞美于勒叔叔,期盼于勒叔叔归来,这是“扬”;见到于勒后失望、愤怒,这是“抑”。情节上的前后对比,使故事的发展完全出乎读者意料,发人深省。

猜你喜欢
藤野于勒误会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误会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谈鲁迅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寻找失踪的少女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你误会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