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21-09-10 07:22马明慧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马明慧

摘  要:目前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由于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其教学效果,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此外,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也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以保障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采用调查访谈的方式开展相应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网络对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网络时代下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也逐渐复杂等问题。文章基于以上问题,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期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大学生的思想还是心理,都很容易受到网络中各方面内容的影响。

一、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一)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复杂

对高校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教师经常会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根据自身观念开展工作。在此教学背景下,不僅教学环境相对较为单一,同时教学效果也很难得到保障。网络虽然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信息种类较多,部分学生在网络上易受一些内容低俗、不健康信息的影响。这些信息的存在不仅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复杂程度 [1]。

(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虚拟化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拥有较强的虚拟性,即任何人都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任意在网络上获取或上传信息。这样一来,网络信息便较为混乱。此外,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传递或收取信息,通过互联网形成一种虚拟关系。在此关系背景下,学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也可能逐渐走向虚拟化。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广泛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以课本内容或自己所积累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其所使用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由于教育内容性质的原因,高校教师并不能在同一时间内对数量较多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所以很多学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接受过相关教师的心理辅导。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就可获取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范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时代的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互联网虽然拥有非常丰富的网络资源,但其所蕴含的信息内容参差不齐。对高校的学生来说,其正处于人格发展的成长阶段,再加上其并没有较为丰富的阅历,同时思维相对来说比较活跃,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对网络上各种信息产生兴趣。高校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很难有效辨别信息的好坏以及真实性,甚至还会有部分学生容易相信不健康的信息,这部分学生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以及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感到不适,同时还很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二)网络时代的广泛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困扰

由于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范围较为广泛,传播速度较快,所以人们会对信息形成碎片化阅读习惯,并不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如果人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其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能力都会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学生很少以面对面的形式与他人交流,通常都会通过网络实现交流。这容易导致很多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很少主动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团队活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逐渐淡化。最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还会有一部分学生在通过网络与人交流时,会频繁地转变自己的角色,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多种人格。

三、网络时代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一)网络的开放性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来源

由于网络本身存在开放性特点,所以其并不会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传递或下载各种信息。而在以往较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只能通过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学习相关知识,而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也只能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在此环境下,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很难满足自身需求 [3]。但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可以拓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范围,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

(二)网络的交互性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途径

高校教师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有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给学生传授健康的心理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线上针对心理知识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获取更为强烈的参与感。除此之外,通过网络技术,高校教师还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加以展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其学习效果。最后,多媒体技术可将各类心理健康知识转变为多样化的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产生更为丰富的体验,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

(三)网络的隐蔽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以面对面的形式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也会以面对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把真实的自己暴露在教师面前,而教师也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任何姓名、年龄及身份去接受心理辅导,当学生对自己的身份无所顾忌以后,也会更大胆地向教师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高校要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应提升相关教师的理论水平及专业素养。高校可通过以下几点实现:

第一,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专业性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包括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多样化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在培训过程中,高校领导也要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高校领导可基于考核结果,对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适当奖励,以此提升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培训效果得到有力保障。

第二,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相应的研讨会议。在研讨大会上,教师能分享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升的效果。此外,在研讨大会上,教师还可以共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第三,教师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各类信息平台。教师在开展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仅可以丰富工作的开展形式,同时还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备较高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让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体验 [4]。

(二)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环境,加强监督和引导

高校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第一,高校领导要组织技术人员,创建高校专属的大学生网络信息健康教育互动平台,如教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等。在互动平台创建完毕后,高校还要重视网络信息的监督管理,使这些平台能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第二,高校要向学生提供优秀的心理健康学习环境,教师也要及时做好相应引导工作,保证学生能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中的信息。

(三)探索教育新模式,开辟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试验田

首先,高校要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加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便引导学生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其次,高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开展课余文化活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网络,主動参与现实的交际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活动宣传积极向上的信息。

最后,在学生刚进入大一时,高校就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对于测试中有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5]。

五、结语

总之,在网络时代中,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主动学习各类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高校需要创建相应的心理健康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使学生获取更多健康的心理知识,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益斌.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6):85-86.

[2] 袁伟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J]. 课程教育,2017(18):11.

[3] 徐正辉.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J]. 科技展望,2015(22):267-268.

[4] 王林. 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理论前言,2016(01):23.

[5] 钟国防. 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14(02):20.

(荐稿人:白莲莲,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3-0158-03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高校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