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021-09-10 15:09于海文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于海文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水资源的运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但水资源运用量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所以,怎样高效的将节水灌溉技术融入农田水利工程中,已然成为现阶段有关部门和国民所关注和重视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

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具有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因此,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已然成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领域中,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不合理的灌溉技术不仅仅会造成水资源的大幅度浪费,而且还极有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这时就要用到节水灌溉技术了,不但可以高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灌溉之间的冲突,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其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而通过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来替代以往的灌溉方式。我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灌溉技术有:微灌技术、喷灌技术、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以及雨水积蓄利用技术等。这几种灌溉技术的高效利用大幅度节省了水资源。

1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为干旱区域的农作物灌溉提供了帮助,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干旱区域的农作物可以健康生长。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关人员以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特点和区域优势为基础来全方位的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创建优良的水利循环系统,不但可以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而且还可以在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同时防止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这对于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全面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后期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打下优良的基础。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输水过程的具体节水措施

以前农田的输水方式,通常是靠人工挖掘水渠,然后由河道连接到田间。由于渠道都是由泥土构造的,所以存在渗漏现象,而且水是不断流动的,会出现水分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流失。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种水利灌溉方式最后到达田间的水量只能占到总水量的一半,造成水资源出现大面积浪费,这时需要尽量减少在输水过程中水分流失。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防渗材料也出现了很多种,在建设引水渠道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泥浆砌砖石、制作混凝土石块等措施,改变饮水区的建设途径,保证水渠的防渗效果。在农田水利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多数应用“三面光”的渠道设计,在渠道两侧和渠底都利用了光面材料,有效降低了输水的资源损失。对于断面较小的渠道通常利用U型预制混凝土进行建设,不仅可以降低输水的损失,而且可以保证水流直达田间。水源在渠道运输过程中,会出现蒸发现象损失部分水量。所以,在很多地方已經使用了塑料管道进行输水,大大降低了管道输水的能源消耗,这种方式水资源不存在渗透和蒸发,因此水流量可以最大程度上到达田间。

2.2加强节水灌溉设计人员队伍建设

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立足整体对农田灌溉区进行全面分析,对农田灌溉区土壤情况、地质水文情况、农田分布等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探究结果绘制平面图,依据图纸设计地区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系统,确保灌溉系统满足地区所需,实现节水目标。应依据当地的现实状况,选用合适的灌溉节水技术。在选择灌溉技术时,应当立足本地实际状况,推进电灌站建设,辅助农业生产灌溉,依托先进的技术举措,严控灌溉质量,提高节水成效。与此同时,政府应当为农田水利工程与灌溉技术从业者组织相应的培训,提升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进程,在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的同时实现节水目标。

2.3将水资源利用结构与农业发展现状相结合

目前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大多数的水利工程在节水灌溉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功效。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灌溉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归纳,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依据建立相应的生态环保制度,同时结合灌区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用水情况进行整体规划与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环境监测力度和评估力度。在对水资源进行配置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分配,确保灌溉总量符合相关规定,且不会造成浪费。此外,要提高用水单位的节水意识,将水资源的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

2.4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

在减少水资源消耗量的过程中,可从降低使用量、减少传输消耗两方面入手。其中,渠道防渗是降低水资源传输消耗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可强化渠道的输水效率。依托渠道将水资源运输至农田灌溉区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手段,此过程会在渠道底部、边坡土壤孔隙渗漏大量的水,损失水量一般占输水量的50%~60%,最高可达70%。因此,引入渠道防渗技术非常必要。在渠道防渗处理中,核心目标在于避免水资源在渠道中出现下渗问题,促使水资源可“足额、足量”传递至农田灌溉区域内。渠道防渗处理需要着重落实以下几点:依托水力计算完成对防渗渠道断面尺寸的设定,若流量达到1m3/s,应使用弧形坡脚或弧形底梯形断面;若流量未达到1m3/s,可应用U形断面。大型灌区,渠道防渗率不得小于40%;中型灌区,渠道防渗率不得小于50%;小型灌区,渠道防渗率不得小于70%;井灌区固定渠道,须全部实施防渗处理。在位山灌区的实践中,在渠道中引入预制混凝土板,在下层敷设复合土工膜;在渠道底部加设塑料薄膜,将断面设置为梯形,以完成对渠道的防渗处理。预制混凝土板的防渗效果明显,使用年限更长、强度更高,可在降低渠道断面实际面积的同时,达到增强渠道输水能力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配合复合土工膜的应用,减少了90%~95%的渗漏损失,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渠道防渗、灌区节水效果。

2.5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要根据农田需水量优化低压管道系统,利用滴水器向农作物根部土壤中滴入养分。滴灌系统主要包括首部枢纽和管道以及滴头等部分,使用滴灌技术无需利用大量的水资源,工作人员要控制水量,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近些年我国逐渐发展了滴灌自动化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效率。对比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2.6完善节水灌溉技术管理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有关企业一定要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施工后期管理工作抱有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其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着直接联系。首先,有关种植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对管理手段和规范的完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制度问题而影响灌溉工作成效。其次,工作人员还要对管理制度保持客观的态度,进而在确保实现灌溉目标的同时,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农田水利工程伴随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要想使节水灌溉技术在灌溉区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就一定要在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期间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保证节水灌溉项目可以长期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文云霞.刍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思路与应用策略[J].农家参谋,2020(20):117+145.

[2]王苗,吴玉秀,张晓炜.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20(18):39-40.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300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对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