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

2021-09-10 19:14肖赛华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肖赛华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带领学生体验科学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的科学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中要重视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在教育中我们要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全面确立科学教育的核心思维,努力寻找小学的科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点,以此为基础全面开展科学素养培养工作。重视加强小學生的科学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喜欢动手动脑,不断锻炼自己的科学实践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渐形成加上前进的动力。

一、结合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小学的科学教育内容很多都是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时要结合生活进行教育。小学生可以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知识后的成就感,增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以小学生能否通过在科学教育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衡量小学科学教育课堂的教学水平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过于深奥的问题小学生无法理解,生活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比较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通过对生活中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学习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光和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师的灯熄灭打开一个手电筒,让学生可以看到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通过用手电筒进行手影的表演,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影,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教导学生火的燃烧需要氧气,让学生了解炒菜时通过盖上锅盖可以灭火。

二、培养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在科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动手,但是却不是很愿意动脑。当需要动手实验的时候,学生的操作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却不能真正在实验中有所收获。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既要养成动手的习惯,也要养成动脑的习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开展探究活动,设计好实验的步骤,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提前预测。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运用自己的多个感官,对事物发生的微小变化进行及时的捕捉,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探究出事物的本质。

比如,在学习“电磁铁”这一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电磁铁,知道电可以转化成磁,知道制作电磁铁所需的材料,知道电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向学生提问:“电磁铁是怎样构成的?电磁铁是怎样制作的?什么决定了电磁铁的词性强弱?”。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和预测。然后,各个小组要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预测结果。在学生动手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记录的习惯,将实验现象以及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想法都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于科学探究中比较新奇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较重,教师不妨利用这种“好奇心”,开展有效的探索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教师要通过激发兴趣,从学生感觉到“好玩”“新奇”层面到主动探究、深入探究活动的过程之中,让他们带着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探究活动,将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为“科学的研究中心”,从而提高课堂探究的质量。例如,引导学生感受“混合身边的物质”这一段内容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苏打和醋为素材,创设一个奇妙的小魔术,将小苏打和醋分别倒入烧杯,先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再试验,学生对“为什么会产生气泡?”“火柴为什么会熄灭?”等现象感到莫名其妙,这时不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在进一步进入对教材内容的探索。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强烈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发展。

四、丰富科学实践活动形式

科学实践活动不同于课堂上的科学教学,要特别突出实践性这一特点,利用丰富多样和开放自由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积累的经验应用到科学实践中,提升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素质。在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整体的活动形式要力求多样化,避免单一化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从而制约科学实践价值的发挥。因此,教师设计的科学实践活动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化,并且与学生实践探究的内容保持一致,增加活动的变化性。

例如,在教学“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科学制作的实践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于这项活动涉及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比较,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撰写科学论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实践研究,升华实践成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而且是心智不成熟、很童趣的一个成长阶段,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运用有趣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自觉地去探索科学,通过有效的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全面地培养学生们的生活意识,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涛.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幻画报,2020(05):244.

[2]张岚.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培养[J].学周刊,2019(31):36.

[3]曾昭辉.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128.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马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