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的悲情美

2021-09-10 15:55崔延克
启迪·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

摘要:通过对于音乐悲情美的认知,通过对于《葬花吟》的分析來展现音乐的悲情美。葬花吟是以一首比较悲情的作品,主要描写林黛玉的悲惨命运。是一首很具有代表性的悲情作品,通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旋律、节奏、以及暗淡的羽调式等这几部分来研究表现音乐的悲情美。

关键词:音乐;艺术;悲情美

一、音乐悲情美的认知

悲情是指使人产生忧伤的情怀。音乐艺术的悲情美,简单来讲是通过音乐来表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悲情性色彩的真实情感的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来抒发感情,使人的很多情绪得到了释放。

在中国含有悲情音乐的作品当中,大多都是一种悲伤,哀怨的情感。就审美意义上悲情性来说,它讲究对主体深刻的感情体验。在音乐的作品中所展现的“感伤、哀怨”的情感被称为悲情。为什么有些作品能够深深的打动人,能够让人深有感触,那是因为音乐的悲情美。它通过作品的各种创作手法来表现音乐中的悲情美。

二、《葬花吟》中的悲情美

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的《葬花吟》,是女主角林黛玉所朗诵的一首诗。诗中那种悲伤和凄凉的画面,无可奈何的悲惨命运,展现了林黛玉在酷冷无情的黑暗社会的摧残,表达了她的爱情和黑暗的封建社会作斗争的复杂心里和生活的迷茫。

歌曲《葬花吟》是王立平所作。它是《红楼梦》的音乐作品中比较伤感的一首。每次自己听到或者自己亲自演唱这首歌曲都让人感动落泪,心中的悲伤突然涌现出来,真的让人回肠百转,引泣动魂,可悲可叹呢!《葬花吟》主要是塑造林黛玉的身世的形象及生活中的遭遇,听到这首《葬花吟》就能理解林黛玉生命中的无奈和凄惨,述说了林黛玉心中全部的哀音。反应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同时也反应了林黛玉复杂的心情和不幸的悲惨命运,真的很让人心痛。在原著诗中有这样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种悲伤的问式,对一个柔弱女子在感情和人生命运中,悲苦的表现描写淋漓尽致。《葬花吟》是曹雪芹用来描写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的,借助于诗来表达林黛玉的悲惨命运,诗中以景抒情,以花的衰败感触到人生短暂,千变万化,冷酷无情。

《葬花吟》运用比拟的写作手法,把花比喻成人,把人比喻成花。花和人的鲜明对比,充分表现了社会的黑暗,看上去是在写花,其实是在写林黛玉。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有力的表明了,林黛玉的命运就如这花一样悲惨,形象、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

(一)波浪起伏的旋律

破浪起伏的旋律,在作品《葬花吟》的旋律中运用了五个基本音来表达所需的感情,是do—si—la—sol—la,如例一:

随着情感的变化和发展,旋律和节奏上也有不同的变化,旋律走向一上一下,跌荡起伏。表达了林黛玉生活上的艰辛和坎坷,以及复杂的心情。如例二:

(二)悲哀无奈的节奏

《葬花吟》是一首比较悲哀的歌曲,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忧伤的旋律,附点切分运用的较多,使旋律更有表现力。长音的运用,使情绪变的很低落,似乎是在述说,在倾述。中间一句有一个二分音符do,接着si dou si la la这几个十六分音符为一组,节奏有缓慢到较快的进行,把整首曲子的感情发展推向了高潮,表达了林黛玉的无奈和绝望。接着诗中有一句“一掊净土,旋律的节奏运用了长的切分和前十六音符后八分音符的节奏,诗与旋律,节奏三者的结合更能表达了林黛玉,无助和悲惨的心情。

(三)伤感动人的配器

《葬花吟》运用民乐伴奏的乐器主要是古筝,二胡、琵琶、竖琴、定音鼓、贝斯、钢琴片、镲等,一开始前奏出来的时候古筝,二胡、琵琶、竖琴、贝斯和最后的钢琴片,萧、来引出主旋律,使人的情感突然就转入了低落,悲伤的状态,表现了一种愤怒的心情。中断二胡和旋律齐奏,和模仿旋律的后半句,加强了旋律的伤感,把人与花的对比,表现的很生动形象,同时也表现出林黛玉的悲惨的命运。中间高潮的部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加了定音鼓,增强了悲伤的气氛,把这种伤感和无奈推向了高潮。

三、结束语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语言、行为,人际关系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音乐艺术的悲情美的分析主要从音乐作品的故事背景、歌词、创作手法、旋律节奏等等。

参考文献:

[1]高畅著,《调性和声基础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M]。

[2]吴延,《影视剧《红楼梦》的音乐特色》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12月,第29卷第四期[N]。

[3]贾阳果,《论筝乐悲情之美》贵州大学学报,2011年12月30日,第1期[N]。

昭通学院 崔延克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
奇妙的“自然音乐”
纸的艺术
“音乐之国”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