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现状与展望

2021-09-10 21:16郭焱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同性研究者对象

郭焱霜

摘要:目的 了解当代高校女性性少数群体的自我认同、生存现状、未来展望,为实现更加和谐、平等的社会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对一的深入访谈。 结果 高校女性性少数群体有清晰的自我认同,主要面临家庭压力,对未来有明确规划。

关键字:大学生;女性性少数群体;性别;同性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同性恋者的社会环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1997年我國在法律上废除了同性恋的“流氓罪”,实现同性恋的“非罪化”;2001年,第三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删除,实现了同性恋的“非病理化”。在大环境的促进之下,中国的性少数群体开始更加积极地活跃起来。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电视节目等媒介,公众对于性少数群体也开始了逐步的了解。

本文把目光聚焦到武汉某高校的女大学生性少数群体之中,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她们的自我认同、恋爱经历、对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对于未来的展望等,以试着窥探在新时代中这一群体将会开启怎样的生活。

1.目的、对象与方法

1.1目的

性少数群体是一个值得被关注和研究的群体。其表现出突破传统分工模式的特征,难以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在生活、工作上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就业歧视、形式婚姻、校园欺凌等,正是这一群体处于弱势地位表现出来的社会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回归到这个群体本身,了解其生存现状,提供可靠的研究材料,促进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普通民众的意识转变、相关教育的实施,为这个群体打造更加公平、阳光的生存环境。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法。选择深度访谈的原因在于,话题的敏感性,涉及到个人隐私,难以保证问卷中、网络调查中的回答者进行真实有效的作答,很可能获得单一、无差别的信息;研究者能接触的性少数群体有限,难以满足抽样调查的样本规模的要求;研究者与被访谈者之间提前建立了网络上的联系,对被访群体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取得其信任,以其为中心,更加容易展开讨论。有学者认为,女性同性恋者在属于边缘群体,长期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早就习惯在交谈中隐藏自己的观点,访谈时的一对一的模式会令她们更受研究者的影响,会对去表述真实想法产生干扰 。而在本研究中,一方面研究者和访谈对象较为熟悉,另一方面在于营造了安全、放松的访谈氛围,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

1.3研究对象

研究者通过现成的人脉关系,以及一些访谈对象“滚雪球式”的推荐,一共访谈了八名女性大学生。为了综合运用不同的视角,研究者在计划中选取了五名性少数女大学生分别标记为,三名非性少数女大学生。但访谈后发现,研究者选取的三名非少数女性中,有两名都曾有过与同性交往的经历(一名归为了性少数群体,一名仍然为非少数)。

八位女性访谈对象的主要信息见表1。

其中,A1-A4的 正在的相处伴侣都为女性,即本访谈对象中恋爱情况都是处于女同性恋的状态之中。A3、A4已经向部分好友“出柜”,异性恋C2的伴侣为男性。在选择访谈对象时,尽量考虑到了不同的年龄、成长环境、是否“出柜”等可以提前判断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2.主要发现

2.1自我认同

研究发现,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下女性性少数群体实现了自我认同的转变。并且发生的越早,在自我认同上越清晰和明确。

2.1.1内因

有学者以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从基因上解释同性恋。在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同性恋的人可以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生育子女,导致其基因被留了下来而不是被自然选择淘汰掉。在性少数访谈对象中,她们表示,同性对她们的吸引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倾向于从基因本质上去解释自己的性少数原因。一些女性同性恋会不由自主地对于男性会产生肢体接触的厌恶感、或者表现出对于男性的厌恶感。

2.1.2外因

外因范围更加广泛,主要包括家庭、经历、文化。

在访谈对象以及访谈过程中她们谈论自己曾经的女性伴侣时,在非常令人震惊的程度上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的影响。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遭受到父亲的语言暴力、目睹父亲对母亲的家暴、对于母亲的过度依赖、父爱母爱的缺失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因素在她们的成长时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影响。而从另一个方面思考,在成长时期身处的失败的家庭模式,弱化了这种二元性别的传统分工对于她们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家庭的影响在早期的成长中影响较大。

经历,是指在家庭之外的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来自男性的隐性的性侵、行为和语言上的骚扰、性侵、以及其他的场景中与男性相处的失败经历和挫败感。这些过程不会直接改变自我的性别认同,但会极大地影响其与男性的相处,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文化,是指接受到的关于同性的文学、影视等的影响,作用是非常直接的。大多数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种不知道还有同性恋存在的状态,一旦接收到这些信息,在一些外因和内因的铺垫之下,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认同此种相处模式,这种认同发生地越早,就会更加清晰和坚定。在访谈对象中,A4和A6 就提到,在初中就了解到相关知识,并对这种自我认同表现得非常肯定和乐观,应对外界压力、未来的打算也表现得更加积极。

在所有的性少数访谈对象以及有同性恋经历的异性恋访谈对象中,可以看出她们对于自我认同并没有产生激烈的矛盾,也没有产生明显的性别认同障碍。有学者提出“同性恋意识越早,性别认同障碍越早”,但经过研究者的分析和观察,并没有在A4和A6中,以及其他人身上发现明显的认知障碍。究其原因,很大可能是其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成长中,受到二分性别框架的影响较小,在同性恋身份认同上较为轻松。因此其“她们仍然按照传统异性恋家庭男女角色分工框架来定义她们同性家庭的角色分工”的说法也显得不恰当了。

2.2生存现状

2.2.1大部分的压力源自家庭与伴侣

就选取的访谈对象的大学生身份来说,大学作为一个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场所,和她们接触和相处的同龄人居多,她们感受到的歧视或者不尊重较少。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家庭,特别是自己的父母。

在访谈对象以及她们的伴侣、曾今的伴侣中,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同性恋的占比例极小,大多数都是未“出柜”。父母对于同性恋,仍然有存在认为同性恋是病的看法,或者停留在知道有同性戀,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是的状态之中,再者知道自己的女儿可能是同性恋但是坚信其最终还是会接受世俗的安排、和异性结婚组成家庭。家庭的态度主要还是消极的,研究者认为这也与家庭的经济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有很大联系。总得来说,访谈对象年龄分布主要是18至22岁,家人的压力主要还来源于是不敢告诉其现实,还没有到达“催婚”这一阶段,目前来说表现出的矛盾是比较有限的。

除了来自自身家庭的压力,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女性伴侣的。一方面,当她们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时,在社会潜在的阻力因素之下,关系的维持会表现出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伴侣的自我认同出现障碍,或者不坚决时,也会让另一方缺乏安全感,失去信心。

2.2.2 拒绝二元性别色彩称呼

女同性恋之间如何称呼?在访谈对象中,她们表现出明显的对“老公”“老婆”称呼的反感,更加倾向于亲昵的小名、或者直接叫大名。对于“希望自己的对象如何称呼您”这一问题,A5回答道;“我希望他们叫我的昵称,比如xx(小名)。不会想叫老公老婆之类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标签。”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对于带有明显的二元性别色彩的称呼,她们潜意识表现出的拒绝也是对这种二元性别的抵抗。在日常的相处中,与之对应的也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社会性别和性行为性别的分工追求。访谈对象对于自我的性别认同都坚定地表现为女性,在和同性之间相处时没有强调彼此的性别分工。在穿着打扮上表现出男性特征的女性,也表示拒绝性别体系。可以看出的是,当社会更加多元,宽容,且信息充足时,同性恋的气质也会出现多元化,而非在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之间徘徊。

2.3未来展望

虽然只是作为少数群体,但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群体的不断壮大、更多人更加勇敢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性别倾向与性别认同是一个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经过访谈,研究者从婚姻、家庭责任、法律期望这三个方面总结了访谈对象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2.3.1婚姻观

就婚姻观来说,除了恋爱中的异性恋C2,均表现出对婚姻的排斥,以及对生育子女的消极态度或是坚决的拒绝态度。首先,对婚姻的排斥,一方面由于她们之间的同性婚姻无法得到法律保障。对于同性恋之间的“形式婚姻”,认为情况复杂、冒险,难以信任。另一方面,对于生育子女,考虑到女性的高昂生育成本与抚养孩子的巨大经济成本,表示不愿牺牲个人的时间精力、发展机遇与前途。可以看出,在思想上表现出更加独立自主的特点,拒绝依附他人或者为生育牺牲个人生活质量,体现出主导自我生活的坚定的控制欲。

2.3.2家庭责任

作为子女,在家庭的抚育之下成长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她们要如何过父母这一关呢?对于改变父母的态度,不少访谈对象会去逆向灌输同性的相关知识、观点,不断地有意无意地跟父母谈论相关话题,以期望提高父母的接受度。大体上她们都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只是时间问题。除了对于父母的观念上的转变关注,她们不得不考虑的还有父母的养老问题。拒绝生育,意味着父母的养老很大程度上靠她们。在女性性少数群体的6名访谈对象中,有4名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位的父母已经接近退休年龄了。对着这个现实的问题,她们都表示有考虑到,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工作,在实现经济独立之后,证明自己能不用依附于男性生活,让父母放心的同时,也凭借个人的力量帮父母养老。

2.3.3法律期望

李银河学者很早就提案同性婚姻合法化,她们对此表现出什么态度呢?她们都给予了非常客观的评价,认为时机尚未来到。婚姻虽然能够保护同性恋者的权益,维持社会的稳定,但就中国而言持续几千年的婚姻传统,突然受到打破,也会很容易造成不稳定因素。再者,对于同性恋,仍然有很多人持有反感、恶心的态度,没有对同性恋维建立起客观、全面的认识。要建立一种制度,在社会有一定的接受度、认可度之后才能更为稳妥地实施。

总结与讨论

在访谈与分析过程中,高校女性性少数群体都具有较为坚定明确积、极的自我认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家庭。整个性少数群体表现的核心特点是,在社会生活中可见度很低。对于大学这一特殊的阶段,还没有走进职场、社会,同龄人与老师的包容度比较高,家庭成为最大压力的来源。一方面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在面临家人对于自己结婚生子的期望、对于性少数身份不予理解、反对或歧视;对于未来的婚姻、家庭责任几乎达成一致的看法。对于相关法律的出台,表示期待但没有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反观两位异性恋者,对同性恋群体都表现出极大的包容和支持。

在研究中也发现,访谈者对于同性知识的了解,都并非来源于学校的教育。在中学的教育阶段,应该将性别认同、性取向的相关知识通过课堂进行讲授,让学生建立客观的认识,更加正确、公平地对待性少数群体。并逐步通过教育、传媒等把这种影响从学校扩大至社会各界,为性少数群体提供更加友好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东平.中国对同性恋以及同性婚姻立法的必要性和思路.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62-166+170

[2]. 栗晓红.女同性恋性别认同和身份认同研究.中国性科学.2007年:8-11

[3]. 宋素凤.《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激进性别政治思考.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93-98

[4]. 陈亚亚.女同性恋者的婚姻和家庭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社会.2009年:113-135+232 [5].

[6]. 王晴锋.生存现状、话语演变和异质的声音——90年代以来的同性恋研究.青年研究.2011年:87-97+100

[7]. 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25-31

[8]. 汪萱;赖小林;徐霄扬.祝福、观望抑或遏制?——浅谈女大学生同性恋.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55-59

[9]. 韩大元.人的尊严、宽容与同性恋者权利的宪法保障.法学论坛.2016年:27-33

[10]. 汪新建;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医学与哲学.2002年:2-5

[11]. 刘靖;王伊欢.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3-141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

猜你喜欢
同性研究者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报告
作为美女,压力山大
美国六成地区同性能结婚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