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视角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探究

2021-09-10 07:22吕慧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

吕慧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虽然有其封建和守旧的成分,但它是我们对汉语言特点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这数千年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色彩。本文通过对当今识字写字教学现状的反思,试图从传统蒙学教育中汲取和传承一些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来指导当今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关键词:蒙学教育;小学教育;识字写字教学

一、当今识字写字教学现状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各种教学方法方兴未艾,但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主要问题有:(1)识字和写字教学分开,要求学生大量的识字,却忽视识字质量。学生对二会字记得模棱两可,下次再学时是是而非的记忆阻碍了对汉字的正确识记,尤其是第一印象的效应导致学生很难改过。(2)重视字音形意的讲解而疏于写的训练。教师对字形、字音和笔画笔顺的教学高度关注,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来讲解,有时候还要组词、释意等,对于学生的书写指导也要讲解。如此以来,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占用了去。(3)关注写字数量,轻视写字质量。不少教师认为写字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会写”而不是“写得好”。因此在给学生布置写字作业的时候,常常以数量为标准,要求学生一个字写多少遍。(4)看重字写得对,不看重字写得好。在电脑普及的今天,电子文档已经代替了很多常规书写,书法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字如其人”的说法也变得遥远。在考试和听写评价中,教师批阅只关注学生字写得正确与否,写对了几个、得几分。(5)缺乏经典的识字写字教材和课程。前人编制了许多丰富实用的蒙学教材,内容涉猎广泛,语言充满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要求学生多识字、写好字却没有相应的课程训练,实乃过于苛责学生。

二、传统蒙学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传统蒙学教育在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能力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用集中识字和直观识字的教学方法。清人王筠曾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 王筠:《童子教法》。]古人在儿童入学前后,用一年上下的时间,集中地教儿童认识一批字——两千左右。由于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古人着重在造字的原则和字的结构方面帮助学生辨音析形。《教童子法》中提出汉字是依“觀物取象”的原理来构造,将文字与实物联系起来,还要裁纸为片,正反写字,让儿童辨识。

(二)传统识字教学有专门的识字教材,内容丰富实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作为主要蒙学教材,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礼仪、道德等多方面,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以韵文的方式,语言结构简单、句法整齐,便于孩童学习记诵,同时兼有“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的综合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统计,一篇《千字文》就具备了现行小学至初中语文课本中生字的三分之二。

(三)自隋代开始,写字和识字教材分开编写。为便于集中识字,教材中的字并非按照笔画多少来安排,而学习写字需要从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开始。集中识字的教材并非按照字的笔画多少编写,而学习写字需要从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开始。在今天的识字教学中采用方法是“识写一致”,教材也是三者结合的综合性教材,要求学生读、写、认同步进行。

(四)重视书写方法和学生书写能力的训练。写字是古代教育的一门主课,自儿童入学就要接受写字教育, 教学多用言传身教的方法,即讲述规则,书写范本。古人指导学生写字,从运笔开始,手把手地教学生书写基本笔画;接着是描红,起先把住学生的手,逐笔描写,然后学生再自行描写;接下来是影格,临抬头,临帖,学生写字的过程就是练字的过程。

三、对当今识字写字教学的启示

(一)小学低段以识字教学为主,多识少写。汉字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之一,如果识一个,懂一个,用一个,写一个,那这样的进度必将很慢很慢。如形近字、同音字、同义或近义字要“认讲用写”面面俱到,一多就要乱套,费时费力去辨别纠正,花费长时间学的字远远不够用,读不成书。小学低段要想尽早具备初步阅读的能力,必须要认识足够数量的字。多识字,就得在“讲用写”方面的要求就要放慢一点。

(二)以集中识字为主,多种识字方法并用。张志公先生阐释了低年级语文教育坚持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采用集中识字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还指出“不集中识字而过早地教儿童读书,其结果是识字教育和知识、思想教育两败俱伤。”自古以来,儿童入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认字、写字,而识字教学的最好的方法是集中识字。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生活中识字、跨学科识字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运用。

(三)重视写字教育,勤摹多练。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慢慢练习。汉字笔画复杂,结构复杂,还有不少字笔画繁多。写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相对较为复杂,更需老师的指引和示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耐心细致指导并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同时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写字水平,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在勤摩多练中领悟书写生字的技巧。

(四)注意对我国传统教育中教材编写精华的挖掘和提炼。教材内容要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考虑儿童经验,符合儿童日常生活的语言实际。不可一味模仿外国教科书的编写,太偏重于‘引起学生兴趣’,粗浅的学习。教材编写要依据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于传统和遗产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学习优秀识字教材的编写。在学习国外识字方法时要认真研究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总结其中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1]耿红卫,刘启蒙.传统语文教育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年,(8).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北京:中华书局,2013.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启示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促进一年级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