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堂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2021-09-10 01:13王雷鸣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审美情感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王雷鸣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学生个人审美情感及能力的培养也到得了各学界广泛的重视。本文则基于对审美情感与美术学科之间理论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之上,对其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情感;教学策略

引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18周岁之前是人格形成和塑造的重要阶段,18周岁以后,人格将相对稳定和成熟。因此,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意义非常重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描写美、抒发美。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统一,无论哪种方式的美,只要做到内心的理解和发现,都可以通过画笔去描写和表达。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除了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学科的教学之外,其全面化、素质化的教育及发展也十分重要,而审美情感的教育则也是高中学生素质化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不断突破传统的美术教育及教学理念,不断适应对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需求,是目前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改革方向。

一、美术与情感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持续发展,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多种形式的出现也逐渐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类主体的意识性因素,而美术及其作品的出现和发展作为艺术的典型形式之一,也越来越多的承载和包含了诸如事物形态、人物造型、色彩等文化与意象性元素,从而给予美术作品的观赏者以不同的心理及精神感受,并且能够依托于美术作品进行相关文化思想的传播与表达,并最终对人的情感和意识带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基于此,美术作品与人类情感就建立起了密切的关联。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是十分必要性的教学举措[1]。

二、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理论教学基础

审美情感是人类基本情感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情感的产生、教育和培养需要立足于科学化的理论基础才能够得以进行。在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知理论

所谓感知理论,就是指人们在进行完对客观事物特征的美术鉴赏之后,所产生的心理感知,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了客观事物与其思想认知之间的关联。因此,在高中美术的教育及教学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美术技能教育以往,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情感认知理论

所谓情感认知理论,是指建立在学生对客观事物特征的审美感知的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认知层面的思想升华。举例来讲,当学生看到或者欣赏到一幅静态化的美术作品时,通过内在思想及情感的认知,可在其大脑中构想出动态化的更加生动的画面形式,这种基于静态作品赏析下的动态化的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情感的组成部分之一。然后在以往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及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三)视觉理论

视觉理论是美术审美情感教育和培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和阶段,是学生个人审美情感得以完善的重要理论基础,此次理论的基础之下,任课老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看到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所有的表面化以及深层次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思想理解与美术作品中的美学意境相融合,不断提高美术审美情感的培养。

三、当今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高中美术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和表面

尽管在素质化教育改革的今天,美术课程已经被正式地纳入到了高中的教学要求之内,但是由于其在高考升学中所占的分值影响较小,与诸如数学、语文、外语等科目相比相较甚远。因此,仍然有很多高校大量占用美术科目的教学时间,使美术教学流于形式和表面,进而影响了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能力培养。

(二)缺乏在审美情感教学中的针对性

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之中,由于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人数众多,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的美术基础、审美认知能力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层次差别,因此任课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教学时,就会面临一个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是否能够适用于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问题[2]。但是,这一问题,在过去的高中美术教学中往往会被任课老师所忽视掉,从而使得高中审美教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缺乏应有的针对性。

四、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培养的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学场景的多元化设置

当今的高中美术教学基于对学生审美情感能力培养的目标基础之上,要不断建设和构建除美术教学课本中所已有的教学场景外的,更加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场景的构建,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熱情。举例来讲,任课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风光和美丽的山水世界,美术教育工作者既要注重课堂教育,更要重视课外教育。到户外去观察和体验自然美和社会美,从而使学生在立体化的审美意境中感知审美情感。

(二)差异化教学理念的贯彻

由于高职阶段每个班级内的学生在美术基本技能、审美认知和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层次上的差距和不同,因此高中美术任课老师在进行审美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地改革和调整,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3]。

差异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贯彻,除了循序渐进化的教学内容的调整之外,还可以运用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当中。举例来讲,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任课老师就可以在每个合作小组中均衡化的搭配水平高低不等的学生,从而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审美概念,或与审美紧密联系的美育、美感教育、审美心理等概念,其探讨的领域更多地指向了人内在的审美体验的层面,指出了审美活动的特点在于心理体验,而衡量一个人审美能力水平的高低,主要考察的是个体审美体验的丰富程度,即个体能否积极主动地调动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充分地参与到审美活动中来。审美情感的教学是当今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课题任务,需要任课老师不断的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王海鹏.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19-220.

[2]刘惠.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142.

[3]张君.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135.

猜你喜欢
审美情感高中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谈色彩中的色调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