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用语中中日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2021-09-10 19:24赵丽丽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赵丽丽

摘要: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寒暄语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高的典型性和准确性要求,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国家,对于寒暄用语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也通常相对较高。本文针对中日两国的寒暄语表达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以此为基础探寻中日两国文化维度的差异。研究可见,不同类型的寒暄语的应用在中产生中日差异有来源于文化方面、语言习惯、礼仪文化以及情感表达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寒暄语问候性质虽然反映着中日文化的差异,但同时也体现着中日文化的特色,对于跨文化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辅助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日文化;寒暄用语;影响因素;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5-0029-02

中国和日本对于寒暄用语都是非常重视的,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寒暄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也会产生相应的差异。从专业的角度对于寒暄语的表达进行分析,是进一步研究文化差异、合理应用寒暄语的前提条件。

一、中日双方寒暄语的内容特征

(一)中国寒暄语

在我国,由于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寒暄语的具体内容主要集中在饮食文化层面上。比较典型的寒暄语内容主要涉及的方面集中在询问是否用餐方面,在以此为开头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询问寒暄对象的身体和心情状态。这种寒暄语问候方式有典型的中国特征。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语言表达习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我国的寒暄语在内容表达的字数上也相比较少,一般通过简洁明快的方式将所要表达意思浓缩在内。

(二)日本寒暄语

日本的寒暄语则重视将询问的重点放在对天气情况的询问上,主要的寒暄内容是对当天的天气、季节等进行询问。从广泛的角度上分析,日本国是世界范围内国家中关于天气的各种类型寒暄语应用最广泛的国家[1]。从具体内容的角度上来说,日本的寒暄语在表达形式和含义的复杂性上是相对更高的,表达不同含义的语句在呈现长度上也是相对较较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日语寒暄语表达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复杂性较高的特点。

二、形成中日寒暄语内容差异的动因分析

(一)日本方面的动因

中日两国的寒暄语之所以在内容侧重点存上存在差异,主要与两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且两国表现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在形式上具有典型的客观性,是能够产生长期影响且特色性较强的因素。日本作为一个岛屿环绕的国家,不仅总体面积小,且可能受到外部环境中气候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这意味着不同的季节日本国所表现出来的地区气候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另外,由于受日本所在的地理位置因素影响,这个国家面临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极端天气情况的频率较高,这种出于安全维度的考虑也是提升日本国民对天气因素关注度的主要原因[2]。另外,恶劣的极端天气还有可能造成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部分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环境条件直接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状态。基于这种影响因素的深刻性和重要性,使得日本民众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度进一步提升。从历史文化角度上来讲,日本作为一个单一语言和民族的国家,民众在思想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遵从以和为贵的原则,这使得日本国民在语言表达上非常重视谨慎性,这种谨慎性也非常突出地表现在日本国国民的其他生活习惯方面。以对天气情况的评价为例,我国民众即使谈论到天气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也直接地表达出天气很好的意思,而同样形成交流的人则大部分情况下会以附和的语气表示赞同。而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一种交流的态度和方式,因此很有可能提出不同的意见作为附和的内容。

(二)中国的客观条件动因

为了体现研究的公平性,立足于我国进行寒暄语形成差异动因进行分析时,也需要把气候因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我国民众大部分生活在平原地区,这一地区不仅地势环境比较稳定,环境条件的优越性也相对较强分入。而且由于气候分布区域处在温带地区,气候条件也是相对更为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民众对于天气情况变化的感受程度在深刻性上略显不足,另外,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进程的角度上分析,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国家,我国国民对于饮食文化的敏感度相对更高,所谓“民以食为天”就是我国民众思想中非常深刻的认知状态。从思想层面的影响角度上分析,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同样坚持着以和为贵的原则,但同方向附和的方式其实体现出了我国民众更加注重通过寒暄增进对对方的进一步了解的目标[3]。

三、基于致谢与致歉语的表达分析中日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传统文化认知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在于行动,单一地利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并不能够充分地展现出其个人的情感状态,这一点从致谢和表达歉意的语言的应用频率上就可以体现出来。而通过对现实的观察不难发现,在日本,表达谢意和歉意的语言形式和语气状态则有非常详细的划分,即使是對于自己的家庭成员或工作伙伴,日本人也不吝惜通过寒暄的方式表达谢意或者歉意,这主要是由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认为致谢和致歉更好的表达方式都是通过行动来实践,且在亲友或同事关系背景下过多的使用寒暄词汇或语言显得非常见外,反而影响一种亲近关系的主观体验。正是这种对寒暄用语的内涵和表达意义在理解维度上的差异,才形成了中日双方在具体应用中对寒暄用语使用习惯和使用频率上的差异[4]。

(二)语言表达差异

寒暄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基于这种表达形式进行中日文化差异进行研究时,必然要涉及语言表达习惯层面的影响因素。日本人在表达感谢或歉意时,不仅重视其核心意思的表达,更注重不同场合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求,这种规范性使得日本人在表达歉意时,产生了专门的致歉短语[5]。关于这类短语的应用场合,通常是在造访一个朋友或者陌生人家庭时,会作为寒暄语进行应用。而在表达谢意时,日本人也会重视通过一种氛围和态度的营造,通过重复表达的方式让对方体会到其深厚的感谢之意。但从我国的角度分析,我们的寒暄语体系中,并没有形成基于谢意或歉意的规范性表达方法,因为在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中,无论是表达谢意还是歉意,都是存在进一步的思想和语言沟通需求的,即表达谢意时更希望得到对方正面的反馈,表达歉意则是为了取得对方的原谅,是在自身出现偏差和错误时才会选择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应用这类寒暄语表达应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目标上的差异性。

(三)礼仪层面的差异

所谓的礼仪层面上的差异,是指一种态度表达上的显著差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侧重人情世故,所谓情面,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直接承认错误还是表达谢意对于中国人来讲都会有碍于情面的问题。在中国人的思想认知中,只有获得了真实的帮助,才能发自内心的表达谢意。同样,只有确实出现了失误或者错误,才能真诚地表达歉意,如果在没有犯错的情况下去承认错误,则意味着自己丢了面子。

(四)情感表达差异

歉意和谢意在从本质上来说,除了传达既定的意思,也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因素,在我国,谢意和歉意的表达一旦需要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意味着其情感色彩是比较丰富的,即情感饱满度较强,而对于日本民众来说,这两种语言表达的方式更多地只代表语言本身的意思,是一种尊敬或谦和态度的体现,并不带有非常充分的感情因素。

四、中日寒暄语的致谢与致歉语举例分析

(一)致谢语例析

日本的致谢语表达中,无论是所得到的馈赠和帮助对于主人的影响是否重大,他们都会通过一再表示感谢与对方达成有效沟通,在日语表达中,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的意思是非常感谢,主要来源于大切なもの、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值得珍惜的,感谢的)。从这种表达的情感特征角度分析,可知这种表达方式在情感的强烈性上是较高的,表示非常感谢的意思,其中已经将多次感谢的含义涵盖在内,但中国人通常对感谢程度的界定不会以语言表达的强度作为指标,通常情况下,即使感情比较饱满,表达的方式也是用“谢谢”一词简单表达。但是中国人通常会在进一步的行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对想要感谢的人表达谢意,既表达谢意的出发点和形式会存在差异[6]。

(二)致歉语例析

关于抱歉情绪的表达,在日语表达中,すみません就表达出对不起的意思。但从宏观上分析可知,日本人应用这一词汇的频率相对来讲远远高于中国人,这主要是由于日本人如果在主观上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给对方以报答的情况时,通常也会用对不起来表达一种带着歉意的情感,即使部分问题并不是由于日本人自身的原因带来的不便,他们也会用表达歉意的方式作为情感表达的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讲,他们表达歉意的方式更多的是在内心的情感状态上,而且如果两人之间客观上的关系较为亲密,也不会通过直接说对不起的方式表达歉意。

参考文献:

[1]刘云.中日寒暄语与日语教学对策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3):217-218.

[2]郅锦,许珊珊.跨文化交际下中日寒暄语的对比[J].青年与社会,2020(02):238-239.

[3]周文霏.中日社交语言文化差异的分析[J].北极光,2019,255(01):118-119.

[4]沈凌波,焦丹.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现代汉语寒暄语的英语翻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39(04):73-75.

[5]梁丹彤,卜朝晖.中日体育文化来源流行语对比及日译汉分析———以中日2008~2018年十大流行语为例[J].现代语言学,2019,7(06):9.

[6]滕丹丹.淺析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寒暄语翻译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01):742.

(荐稿人:蒋卓君,鲁迅美术学院鲁美·文化国际服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