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类专业实践育人路径探析

2021-09-10 07:22黄科珂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社会实践

摘要:实践育人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引导学生正确导向以及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多语种+公益引领+能力培养”的社会实践工作管理模式,主張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健全体制等多途径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功能。以此为出发点,探索深化外语类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外语类;社会实践;实践育人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内涵和意义

(一)实践育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认为,社会实践是“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全面而客观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塑造,自我成长。

实践育人则是在遵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生自我塑造与自我成长的兴趣,开展与学生自身成长与专业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间接经验转化为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形成实践能力、家国观念、良好品质的育人方式。

(二)实践育人的意义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社会实践作为“第一课堂”课程思政育人的延伸形式,“第二课堂”素质育人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作为整合“外圈”资源的有效途径,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2.丰富教育内容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筑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走出教室,扎根祖国大地,走进工厂企业、田间地头、农村基层、社区街道开展田野走访、社会调查。在基层的实践中了解家乡、认识国情、培养作风、服务社会。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开放多元的课堂形式,让思政教育成为富有生机的活水。

3.增强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让教育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始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命题。社会实践,因架起了学校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意义日益凸显。如疫情期间涌现出的外语翻译类志愿者,他们在抗疫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体现着“最美逆行者”们的责任与担当,在实践中体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社会实践的开展引导更多学生投入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发挥当代青年学生在深化改革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风采。

4.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将学生投放到社会中实操锻炼,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认知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所学专业所在行业,检验所学知识,一方面能够主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激发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二、构建外语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一直以来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础之上,积极承担外语专业类院校的责任,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和专业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我院“多语种+”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努力探索外语类专业同学新型实践模式,回归实践育人初心,搭平台、建队伍、助推广,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发展。

(1)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模式,丰富内容

社会实践的内容应当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也赋予了实践活动本身更多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学院结合每年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在每学期策划社会实践工作重点。

2019年,结合建国70周年,脱贫攻坚与教育公平化等主题,学院组织筹划赴安徽旌德支教与调研的实践队伍“萤光支教队”,支教队在授课之余,了解“扶贫”政策,走访贫困户家庭,积极联系社会资源,让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与结对,成功探索出了“爱心夏令营+拟受助学生家访+红色基地调研”的模式。

2020年,学院围绕学“四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等主题展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将青春之花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返乡大学生通过直播帮家乡带货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探索了“多语种采写+实地走访+新媒体运营(微视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引导学生体察国情民生,学习光辉历史、讲述中国故事。

2021年,结合建党百年主题,从寻访抗日英雄老党员追忆革命道路上的峥嵘岁月,到追随当代青年党员驻村书记的脚步感受精准扶贫路上的累累硕果。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挥洒汗水中焕发青春芳华。

作为实践育人工作的主体,高校应学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社会实践的纽带,帮助当代青年学生搭建他们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在志愿服务项目的实践中发现自我,锻炼才能,服务家国。

(2)发挥专业优势,多语传播,创新形式

多语讲述中国故事。在实践项目中融入语言元素,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将视线聚焦小城常德,追寻城市在小康路上的奋斗足迹,感受非遗的历史脉动。通过制作“中-韩-英”三语推送和视频制作,将中国故事说好,这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推送宣传形式上存在的单一化问题。在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同时,用多语种讲好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故事,让世界更多青年人了解中国。

多语助力国际抗疫。在疫情防控的全球大考中,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为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国也亟需中国分享宝贵经验,东方语学院各语种专业同学运用专业所长,投身于海外抗疫的队伍中,翻译医疗用品、向国外友人科普疫情知识、消除因疫情带来的对中国的误解和民众的恐慌。这样的语言实践有温度,更有深度有意义,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上取得了积极成果。

培育优质多语种+实践项目。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东方语学院积极探索多语国情认知实践项目,与多所中小学建立课程共建关系,语言类专业的同学们走入课堂帮助中小學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深入理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做出贡献。

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外语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学外语,懂外语,用外语的学生,外语类专业实践育人的目的也是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脚踏实地,亲历躬行,在一次次用外语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多语种+的灵活应用也让实践形式生动起来,让中国故事丰富起来。

(3)整体谋划布局,拓展平台,健全机制

搭建平台,凝聚青年合力。学院党委及团委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回归实践育人初心,将社会实践作为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探索常态化、制度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学院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党委书记,副书记以及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带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指导社会实践队伍开展相关实践,建立社会实践核心团队,集合最优秀的师生力量,精心策划实践队工作方案,并全程参与和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抓好暑期社会实践平台、公益组织平台以及党员志愿服务平台三大平台进一步夯实实践效果。

联动资源,提升实践成效。牵头联合校内各部门进行统筹,发挥各部门优势;搭建校外各类实践资源参与高校思政的“立交桥”,形成良性的实践育人体系。如在“四史学习教育”等相关实践活动中,学院注重结合区域化党建资源,使实践项目具有更强的持续性。

完善机制,助力青年发展。在明确社会实践工作的大方向和导向,成功开展多次社会实践和调研,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多语种社会实践的长期效应,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首先,设立特色部门—公益实践部,作为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部门;其次,打通党建育人与实践育人,将社会实践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实践考察环节,在2020年组建的五个重点团队的过程中,入党积极分子同学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每个团队的主力,他们在实践中的表现也成为检验入党动机的重要参考。

在学校、学院的努力下,学院已逐渐形成了一套有特色,有计划,有体系的实践育人框架,且收效显著,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另外注重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向创新创业项目及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的孵化,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三、外语类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深化完善

1.打造更为专业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外语类大学的学生以语言见长,这是其特点和优势所在。语言是学生最好的沟通工具,极大地方便了学生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应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一优势,积极推荐学生参与各类国际展会、国际会议、大型赛事、交通医疗等社会服务,提升语言类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助力学生成长成为多语种+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人才。

2.打开社会实践新思维,开拓新领域。外语类高校需抓内力——依托学校各部门优势,寻外力——深挖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做到学有所用,开阔视野,提升站位。如社会实践平台可扩展至国际组织,区域协作,挂职锻炼,环境保护,红色文化传承,历史非遗传承等多种领域。突破传统的框架与思维,为社会实践带来新的活力。[1]

3.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点燃兴趣的火花。目前在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主动性不足,这背后的原因是实践能力的缺失。学校可以通过增设实践能力提升类通识课程或者工作坊,策划优秀社会实践展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高校社会实践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实践活动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4.完善育人机制建设,为实践育人保驾护航。机制建设上,应进一步完善对于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激励机制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行为进行的同时,更为深刻的感受到自我的主体地位与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在学生培育过程中坚持个性化输出与人性化的管理相统一[2],让学生认识自我的独特性,注重让学生关注自我成长与挖掘未来可能性方向,从而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契合点。

高校实践育人应当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为广大青年学生搭建磨砺自身,认识社会的平台。外国语类院校可以凭借自身语言学科特色为抓手展开社会实践,鼓励师生学以致用,深入基层,体察国情民情,走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与国际声音对话的实践成长成才之路,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正泉,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时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

[2]陈晨,对现行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的思考[A],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月第8期.

作者简介:黄科珂,1992.11-,女,汉族,籍贯:湖南岳阳,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亚非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社会实践
以“耕读会”为依托探索实践育人新思路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高等美术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分析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