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1-09-10 05:13马印好高振文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9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

马印好 高振文

摘要:伴随着课堂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愈来愈关注德育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中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并不例外,必须始终坚持差异化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学习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合理地做好课堂教学,推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此文主要是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差异性地探究和解析。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差异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是绝大多数学生的起点,但由于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效果并不均衡,而且信息技术是一门以现代计算机为学习工具的抽象学科,大部分涉及到的程序操作都是数字化的,对很多学生来说,很难学习,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使其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能力与基本素质的差异,明确提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采用有目的性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对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一、差异化教学在中等职业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差异化教学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过去的信息技术教学深受应试教学方式的限制,许多信息技术老师更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的关键是培育学生的应试水平,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不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教學手段等方面,不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进行教学,这不但不益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也不益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发展,最后对学生的学习形成不良影响,不益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新课改的推进下,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建设科学的课堂,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实行差异化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渗透差异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都有差异,学生的内外要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形成相应的影响,这类差异间接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上有不同类别的学生。有的人学习动机强,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有些人对学习并没有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有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自信快乐,有的内向敏感,这类原因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相应的不良影响,乃至产生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改变因主客观因素差异而产生的问题,就必须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相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教学,获得不一样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有针对性

设计方案性教学的总体目标对有效执行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的实际意义,也是确保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步骤。中等职业学校老师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性和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各种各样课程目标,制订适合学生不同能力和要求的个人目标和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学有所成,课程目标的差别是确保差异课堂教学的关键性的前提和基础。这类多元化设计方案既能满足落后学生的课程学习规定,又能达到学生的发展和提升要求。这对全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取得成功和进步的愉悦,进而合理地激发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作为教师而言,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对于中等计算机水平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办公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并能用桌面来解决基本的办公需求,适当地降低需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水平学生,可以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掌握计算机方向更专业的知识。设计不一样的课程目标,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完成与其能力相一致的课堂教学任务和安排,进而感受到学习进步的愉悦。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最后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内容的设定应反映差异性

文化教育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如前所述,每一个学生全是独立的个人。在自学能力、知识库、掌握高效率等层面存有很大差别。假如全部学生都能做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那么在课堂上对全部学生选用统一的内容很有可能会使一些学生无法消化,有一些学生没法进一步提升,因而在教学环节中存有差别。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应有效地安排和设计内容,融合学生的水准和差异,有效地区分和分层教学内容、范围等。基础薄弱、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得到简单、基本的教学内容,而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扩展和拓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后工作安排应体现差异性

课后作业是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和巩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为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以在作业的安排上进行适当的差异化设计,作业要更加灵活多样。这将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为他们提供空间和选择余地,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以便更好地锻炼和提高自己。对于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的学生,有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践。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作业,巩固课后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中,老师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性情、兴趣、爱好、自学能力和发展环境。为了能全面融合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此文简略分析了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并明确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执行差异教学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1] 焦玲. 探索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实践策略[J]. 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19, 000(010):P.1-1.

[2] 任盈盈. 中职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J]. 才智, 2018(2).

[3] 董自军.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实践探讨[J]. 试题与研究, 2018, No.969(30):139-139.

作者简介:马印好(1974.06-),男,汉,天津人,大学本科,讲师

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 天津 301906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