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医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1-09-10 05:43陈维滨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环境

陈维滨

摘要:现代医学在研究对象的层次上开始上升到整个群体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对生命活动和致病因素进行宏观综合研究,由此形成一门新学科—环境医学。同样,动物医学在研究对象的层次上也会上升到整个生态环境水平。例如现在报道比较多的大象北迁事件,15头亚洲象群体离开了保护区,一路逛吃,光临人类居住的村庄与城镇。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动物医学;保护;环境

引言: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动物的生态环境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一个整体。因此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产及疫病防控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一、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概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动物医学,课程设置有生理学、遗传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等。可以应用到对患病宠物的治疗以及农业生产中所使用动物的免疫及治疗。

动物医学外科手术学主要是应用手术的方法诊治家畜疾病的一门科学,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变动物机体的代谢,从而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对役用家畜则能增强使用能力和繁殖优良品种。动物医学内科学是关于动物内科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从大的方面来讲,包括动物医学内科和手术学,动物医学内科学总论,动物医学内科学各论的内科预防学。

二、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地选择了动物的进化方向和动物的种群结构。如牦牛和麋鹿的饲养就体现了这种选择的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其内部畜群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直接干预品种内部的公母比例、配种过程、妊娠过程、分娩孵化过程及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直接影響了动物的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

动物致病因素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就可以看出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季节、气候、温度、湿度等影响较为明显。人们的生产活动对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等影响很大。快捷的交通运输使动物快速频繁地流动,导致传染病在传播时间、传播范围等方面发生了相应改变,我国几次全国性大规模传染病的爆发主要是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对动物疫病在防疫时间、防疫程序上就应该相应地调整才能更好地防控疫病。

三、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意义

生态的平衡是依靠动植物等生物群体共同组成的,而生物的多样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是在绿色城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加关注并强调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架和功能,多样活跃的动物生态系统是彰显城市生态健康运行的重要表现,可以为更长远的城市生态规划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利用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畜禽圈舍的选址、水源的净化、排污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生产管理过程上都要充分考虑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及需要,使畜牧业经济建设取得既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又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存量的最大化,从而达到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现阶段来看,我国开设动物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约有七十所左右,通常以农业院校为主,培养畜牧业、饲料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同时也培养动物养殖、疾病控制预防方面的一线工作人员,但是其培养目标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举个例子来说,在海关机构中有专门负责动物进出口的部门,该部门的工作不仅仅包括动物检验检疫,还包括动物制品的检验和核查,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对野生动物制品也有深刻的了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拥有这种能力的动物医学人才非常少,一旦需要进行动物鉴定就需要与林业部门进行沟通请求协助,整体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我国目前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际需求不相符。

结束语:

传统动物医学的目的是控制并治疗好疾病,而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的目的是怎样不让动物及其群体生病或尽可能少地生病,因此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动物医学在研究对象上应该从宏观角度把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才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方式,才能综合采取措施,做到既能防控病症,又能保证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畜牧业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畜牧经济存量及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震乙.家畜育种学(第一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11

[2]张存根,王晓霞.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

[3]刘雪兰,孙 伟,孙 裴.素质养成教育在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OL].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01)

[4]王文龙,王瑞,宏强,周伟光,包福祥,刘大程.动物医学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8,39(05):89-92.

[5]王宏娟,饶家辉.开放式创新创业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16-117.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生物科技系动物医学C 265200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保护环境
环境清洁工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