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21-09-10 07:22
现代苏州 2021年15期
关键词:皮下脂肪心血管冰箱

双下巴越厚,心脏代谢风险越高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发表在《国际肥胖杂志》一项研究表明,颈部脂肪积聚与内脏脂肪的积聚,在预测心脏代谢风险和炎症状态方面(尤其是在男性中)一样,都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健康成人的颈围,男性应小于38厘米,女性小于35厘米。如果颈围超过正常值,意味着颈部皮下脂肪或呼吸道周围脂肪沉积增多,反映出人体上半身皮下脂肪蓄积异常增多。

能完成40个俯卧撑的男人心血管更棒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与完成不到10次俯卧撑的成年男性相比,能完成超过40个以上俯卧撑的成年男性,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会降低96%。研究显示,俯卧撑能力是一种免费、迅速且简单的测量方法,可作为临床评估工具,来评估身体功能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饭菜应该趁热放冰箱

4℃-60℃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细菌在这个区间内会大量繁殖。饭菜做好后,當温度开始下降,细菌也随之开始“入驻”:超过60℃,绝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当食物的温度降到60℃,就有细菌开始生长;温度降到30℃-40℃,细菌们繁殖旺盛;降到4℃,细菌增殖速度会明显缓慢。因此,要尽量减少食物在4℃-60℃这个温度区间的存放时间,放冰箱时要把握两个关键——趁热+密封。推荐用带盖的、容积较小的方形或长方形保鲜盒,可以充分利用冰箱空间,减少串味,还能防止水分蒸发。

吃肉少的人夏天更能抗热

很多人一吃完饭就会浑身热起来,这种现象可以用“食物热效应”解释: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种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让人感觉身上发热。不同的食材,吃后产热的效果不同。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会觉得饭后发热特别厉害。而吃淀粉类,或者蔬菜类,效果就差得多。这是因为,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至6%作为热量散失,而脂肪则是4%至5%。

猜你喜欢
皮下脂肪心血管冰箱
精细护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不必恐慌的皮下脂肪团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冰箱是谁发明的
吃坚果可降糖友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阳光帮你减减肥
注射胰岛素, 警惕脂肪增生
肩上冰箱
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