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报道中的战争隐喻现象分析

2021-09-10 07:22王四帝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认知

摘要:本文以虎扑体育论坛中的篮球报道为基础,探究篮球报道中存在的战争隐喻现象,分析战争隐喻广泛使用的深层原因,并揭示使用战争隐喻术语对读者造成的影响。分析表明,战争隐喻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受众对赛事的关注度,激起球迷的观赛热情,但也存在局限性,易传播敌对、暴力等负面情感。

关键词:认知;战争隐喻;篮球报道;报道用语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056-03

一、战争隐喻的本质

20世纪80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率先提出了隐喻与认知的理论,并通过分析研究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出了语言的本质便是隐喻这一观点,自此,隐喻研究从传统的修辞学研究转向了认知研究的新领域,隐喻是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系统对应的观点被提出。王寅(2001)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和思维的方式,而不光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在人类概念的形成和推理认知的发展方面都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束定芳(2000)指出隐喻的产生是隐喻意義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意义是在两种不同类别的事物之间,源域事物特征向目标域映射的结果,这种映射的产生是以源域事物和目标域事物的相似性为依据的[2]。隐喻形成的内部机制较好地解释了人类认识不同领域事物的过程和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并揭示不同领域中语言的特征与联系。篮球比赛作为一种体育活动,是人类认知范围内的一个领域,且一场篮球比赛的报道语言也带有人类隐喻认知的现象。

二、篮球报道中的战争隐喻现象

我们可以将战争理解为一种原型行为事件,其中的战争架构由战前、战时以及战后组成,涉及交战双方、交战地点、交战过程,以及最后分出的胜负。同样,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两支球队的队员、教练组、球迷,甚至媒体都会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赛前媒体会发送相关报道进行造势,吸引更多球迷观看比赛;比赛的直接参与者球员也将在赛场上直面对手,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球队获胜;双方教练组会根据赛场上的实时情况制定相应战术。以上种种,构成了一场篮球赛的比赛架构。故可将“战争架构”的源域映射到目标源的“比赛架构”,理解“篮球比赛就是一场战争”的概念隐喻,其具体映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篮球报道领域,“篮球比赛即战争”的隐喻现象十分常见,体现出了战争隐喻在篮球报道中的主导性。例如,比赛前会用“出征”“备战新赛季”“士气大振”等词语给予各队球员及球迷信心。比赛中的进球会用“弹无虚发”“远程发炮”等词语展现球员精湛的进攻技术,会用“鏖战”“轮番上阵”等词语对比赛过程进行生动描述,以此体现比赛的激烈。比赛结束后有“××队首战告捷”“××队遭遇连败”的说法。球员根据篮球场上不同的位置和作用被分为前锋、后卫等。描述比赛过程中战术策略与方法的词语也尽显战争元素,如“防守”“进攻”“反击”“快攻”“阵地战”等等。

关于战争隐喻的语言现象在篮球报道中比比皆是,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下文主要从战争参与者、战争过程以及战争结果三方面入手,通过对具体语料的分析进一步展现篮球报道中战争隐喻的突出作用。本文语料选自在篮球报道中具权威性的虎扑体育,笔者利用word等文字处理工具,从官方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发布的篮球报道中,筛选有关战争隐喻的例句并进行分析。

(一)战争参与者

在篮球报道中,比赛的参与者的叫法体现着战争意味,例如,广大球迷及媒体会将篮球教练称为“主帅”,会根据效力年限的长短,将篮球运动员称为“老将”“新锐”“青年军”等。将战争军事用语直接用于篮球比赛的参与者,能够进一步体现篮球比赛的竞技性与残酷性。

例1:总决赛王汝恒神兵天降,飘逸三分助川军登顶。(虎扑体育2020.6.15)

例2:广厦小将篮下爱无人防守,抛投直接三不沾。(虎扑体育2020.4.19)

例1中,“川军”多指抗战期间的四川军队,其参加了抗战中的多次战役,战斗力强。在篮球报道中,将四川篮球队称为川军,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两者一致,其次用川军代表四川篮球队,能够体现出四川篮球队敢于拼搏与英勇无畏的精神。例2中,“小将”原指古代带兵打仗的年轻将领,在篮球报道中,“小将”多指初入联赛不久的年轻运动员。在篮球报道中利用战争术语中的称谓来指代球队或球员,充分体现了战争隐喻对其的深刻影响,说明运动员要像作战人员一样“冲锋陷阵”。

(二)战争过程

在有关篮球比赛的报道中,战争隐喻的现象贯穿始终。赛前准备是“备战”,比赛开始是“开战”“交锋”,比赛的进行是“进攻”和“防守”,比赛中的策略是“战术”,比赛的结果是“战果”,对比赛结果的报道可以称为“战报”。

例3:三节结束前,塔特姆面对杜兰特的防守命中压哨跳投。(虎扑体育2020.6.22)

例4:新疆4∶1轻取辽宁,第五次与广东会师决赛。(虎扑体育2019.4.18)

例3中,“防守”原意指在斗争中抵御对方进攻,而在例句中则表示对持球进攻者的一种干扰,防止对方进球得分。例4中,“会师”原指行军时各路部队人马于一处聚集,在例句中则表示两支球队即将在总决赛中相遇。这进一步说明了参赛双方都有自己成熟的防守与进攻体系,将比赛的竞争与对抗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战争结果

篮球比赛的结果无非为获胜以及失败,这也与战争中的胜负结果相对应。小比分获胜或失利是“险胜”“惜败”,大比分获胜或失败则是“大胜”或“惨败”。

例5:决胜时刻,西热力江上篮准绝杀,同曦1分险胜广州。(虎扑体育2020.11.1)

例6:伊朗男篮热身赛30分惨败希腊。(虎扑体育2019.8.12)

例5中,“险胜”原意为在战争中己方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勉强获胜,在例句中则表示以微弱优势获得比赛的胜利。例6中,“惨败”在战争中指损失惨重并战败,在例句中意为大比分落后输掉比赛。强调了篮球赛场也如战场一般胜负有别,比赛获胜或失利,犹如战争胜利或失败。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一场篮球比赛与一场战役在性质上类似,均存在较强的竞争性,所以一些在战争中常用的军事术语如“迎战”“进攻”“胜利”“会师”等便会直接映射在篮球报道的用语中。使用此类战争术语词汇,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篮球比赛如战争一般,具有极强的竞争性与残酷性。董晓波(2016)指出,将源域战争映射到目标域体育活动的这一隐喻认知手段,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竞技性[3]。在篮球报道中采用战争隐喻,能凸显篮球比赛的激烈,并且能够提高观众的参与度,使之对篮球比赛产生更切身的体会。

除上文提到的有关战争参与者、战争过程以及战争结果的战争隐喻现象以外,职业篮球队的队名也颇具战争色彩。例如,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中有“山东王者队”“八一火箭队”“北京紫禁勇士队”“深圳领航者”等。“王者”“紫禁勇士”“领航者”能让人联想到战争中运筹帷幄的主帅与冲锋陷阵的战士,而火箭也是現代战争中的一种强力武器。地名结合战争术语的起名,能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球队的活力,表达出球队奋勇追求胜利的精神面貌。

三、篮球报道中战争隐喻凸显的原因

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篮球报道中,战争隐喻之所以得到普遍应用,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战争与篮球比赛的相似性

从本质上说,战争与篮球比赛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活动,相去甚远。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两者也有诸多相似之处,篮球比赛本身的目的性与战争类似,作为一种以竞争和对抗为主的活动,一个球队的终极目标便是获胜。与战争一样,篮球比赛的参与双方都有一定的战略战术;战争有先锋部队、预备部队,篮球比赛也有主力球员与替补球员之分;无论是战争还是篮球比赛,都存在攻击与防御,会呈现对垒的场面,并且结果都有胜败之分。

(二)人类认知规律的惯性

篮球报道中的战争隐喻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认为,人类日常的思考与行动在概念系统的本质方面具有一种隐喻的特性[4]。隐喻是用其他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说明某一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

上文提到,战争与篮球比赛有一定的相似性。战争自人类诞生便存在,并在人类历史上频繁发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其十分了解。故相比篮球比赛的概念体系,战争的概念体系更为显著。侯学昌、卢卫中(2018)认为,人们通过映射,用自己熟悉的认知领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领域,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简化了认识概念的复杂性[5]。

隐喻现象能够使人们更快速、直观地了解某一类事物。所以,在篮球报道中使用战争隐喻,能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到比赛的魅力,激发起球迷的热情。

(三)战争隐喻的情感性

战争隐喻能够使篮球报道具备一种独特而强烈的情感。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篮球报道具有时效性,并且描述得形象、生动、具体,可以给观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切身体会到篮球比赛的精彩。而使用战争隐喻的描述更能够激发受众强烈的共鸣,引起对相关比赛事件和语境的无限遐想。

因此,篮球报道中使用战争隐喻能够凸显篮球比赛的竞争性,并快速调动起观众的热情。这是战争架构向篮球比赛架构映射的结果,产生了“篮球比赛即是一场战争”的概念隐喻。

四、篮球报道中使用战争隐喻的利弊

(一)战争隐喻的优越性

战争隐喻能够使篮球报道中的文字更加形象生动,能够使观众联想到战场上热血、紧张、激烈的场面,从而激发起观众甚至是球员的情绪,吸引更多的关注。

例7:西决天王山!激情战斗到比赛最后一刻!(虎扑体育2021.3.13)

例8:一路过关斩将,周瑞拿下新赛季首冠。(虎扑体育2021.4.22)

例7中,“天王山”原指在日本发生的“山崎合战”,后来这个战争典故得到了引申,人们通常用“天王山之战”来形容关键场次的比赛。而例句中出现的“天王山”“激情战斗”的战争隐喻,则将比赛的激烈程度体现得淋漓尽致,能让受众感同身受。例8中,“过关斩将”出自《三国演义》,意为在对阵中不断攻克城池,斩杀敌将,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该例句中则表示运动员克服种种困难与阻碍,最终获得冠军。战争隐喻的表达方式,使文字更加形象生动,进一步突出了球员在比赛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战争隐喻在篮球报道中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战争隐喻的使用,能够进一步突出报道的主题,渲染报道的氛围,提升报道的情感性,使其具有动感美,为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二)战争隐喻的局限性

一些篮球报道中会出现消极的、负面的战争隐喻表达,诸如“杀人诛心”“死亡隔扣”“一剑封喉”“大屠杀”“碾压对手”“勇士屠龙”等充满暴力、仇恨、血腥意味的战争隐喻用语,当读者看到此类字眼时,很难不会产生强烈的仇恨感及负面情绪。此类战争隐喻的表达,只会煽动球迷、球员的暴力情绪及对竞争对手的敌视,而没有宣扬体育竞技中应有的友爱与尊重。

例9:詹姆斯12年总冠军含金量被严重低估,雷霆在西部屠杀了三个卫冕冠军。(虎扑体育2021.1.18)

例10:哈登死亡缠绕伦纳德杀死比赛!(虎扑体育2019.11.14)

例11:杰瑞米格兰特血腥隔扣!(虎扑体育2020.3.12)

篮球报道中出现“屠杀”“死亡”“血腥”等负面的战争隐喻词时,往往会激发报道受众的暴力情绪。一场篮球比赛被比喻成充满屠戮血腥的场面,会使两支球队对立,激发球员及球迷之间的仇恨与蔑视。一场篮球比赛是两支球队之间技术与友谊的交流,但错误或过度使用战争隐喻便会宣扬语言暴力,使得球迷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对体育精神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篮球比赛就是暴力”的错误认知。这样的战争隐喻报道,俨然已超出了报道受众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成为一种语言暴力,成为暴力情绪的宣泄点。袁德玉(2017)也指出,在体育赛事中,语言暴力会激发政治化与极端民主主义倾向,过度或者不恰当地使用战争隐喻,极易地给新闻阅读者造成狭隘的政治观与民族观,使体育新闻语言失去原有的纯洁性,也会对传递的体育精神造成偏差[6]。

隐喻往往是一种平行的投射,即源域会直接映射在目标域上。在战争中确实存在着大动干戈、刀光剑影的场面,但更不乏战友之间团结一致、情同手足的积极情感,以及队伍雷厉风行优良作风。

篮球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若只强调战争的敌对性、竞争性,而忽略团队协作性,以及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无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对受众造成有关体育比赛认知的负面效应。换句话说,隐喻在帮助群体认知某一事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者固化着群体对现实的理解。在一场篮球比赛中,胜负固然重要,但更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现着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竞技精神,展现着球队奋斗与团结的良好风貌。从战争的角度看,篮球比赛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和竞争性;但从人文角度来说,篮球比赛更存在这一种温暖,表现为对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和关切。

五、结语

战争隐喻的认知手段运用到篮球报道中,不仅可以将篮球运动这一体育赛事生动形象且直观地呈现给读者,而且能将篮球比赛中一些少见、陌生的专业术语转变成受众熟悉的话语,起到更好的修辞作用。战争隐喻在篮球报道中的使用已成为一种常态,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特色。但战争隐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认知思维。篮球报道最重要的功能便是传播体育精神,报道比赛信息。绝不能单纯地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而进行负面、敌对、含有暴力色彩的信息傳播。因此,鉴于战争隐喻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相关体育专栏作者应该更加谨慎地使用战争隐喻,避免过度渲染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2-36.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2-94.

[3] 董晓波.中文足球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的分布及其价值[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02):44-47.

[4]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4-6.

[5] 侯学昌,卢卫中.汉语体育解说词战争隐喻认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9(1):37.

[6] 袁德玉.论战争隐喻在体育报道中的运用[J].新闻战线,2017(24):49-50.

作者简介:王四帝(1995—),男,新疆哈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认知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高校学生干部对自媒体的认知及利用策略研究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