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究

2021-09-10 21:59田余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

田余华

摘要: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唤醒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让好的习惯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基于此,本文章对农村小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072

引言

小学阶段是整个学生时期形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一年级更是行为习惯养成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因年龄较小、自制力弱,所以自我认知和养成习惯都需要老师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借智慧的培养方式、共育的家校平台,以培养常规习惯为目标,让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乐观心态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养成教育的兴起

养成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儿童的童蒙教育,提出了“蒙以养正”或“养正以蒙”的教育理念。在儿童早期阅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读物中包含了丰富的养成教育因子。如《三字经》中的“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就要求孩子从小要学习各种礼仪和孝顺自己的父母;《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更加要求儿童从小要遵守各种礼仪和社会等级秩序。“养成教育”这一概念最初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以“知、情、意、行”为主要内容形成一套新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对西方现代教育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养成教育这一概念,一般研究者认为:“所谓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及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农村小学生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建议

(一)明確养成目标,训练层次分明

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需要科学有效的目标系统来维持。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为指导,将培养小学生习惯养成的训练目的分为了不同的目标层次,使训练目标能形成横纵交叉的训练体系。例如,从横向上看文明礼仪的训练目标,其主要包括了公共方面的卫生、交往、环境以及生活和交通这几个方面。从基础的训练目标来看只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待人处事礼仪,要从更高级的训练目标来看则需要培养学生更深刻的处世礼仪,如尊老爱幼、待人接客等多种公共场所的礼仪。层次分明目标体系的建立能把训练目标逐渐分解,使目标能由小到大、由远及近逐个解决,有利于教育训练的有效开展。

(二)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在小学的教育中,教师以身作则是教育小学生最好的方式,小学生一直视教师为自己的榜样,并且在不觉间就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教师的所有行为都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们,即使学生们将来走进大学的生活、走进社会进行工作的时候,他们都还会记得小学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见得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教师在进行小学礼仪课程的教学时,教师自己要做好带头作用,教师必须遵守文明和礼仪的相关规范以及要求,为学生们做一个好榜样,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学校领导视察的时候一定要展现出对上级领导的尊重,对待自己的同事也要讲礼貌。

(三)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小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需要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不断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帮助小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才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样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家长和小学生教师的共同努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小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孩子制作“红花墙”,对孩子表现良好的行为可以奖励一个红花,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自豪感。另外,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这就需要小学生教师指导和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讲明道理,适当进行鼓励和表扬等方法,使得小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鼓励小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学校发展多样性的校园活动同时,也要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强化活动的指向性,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既要保证各种活动实施的相互协调,又要使活动相对具有独立性。例如全校班级开设主题班会,在此基础上,各个年级组织相关主题的学习讲座、文体活动、社会活动等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育与教师最根本的目的与任务,但它更需要在体验中,在老师和家长慧爱、善爱的陪伴中,在润物细无声的书香晕染下慢慢滋养而成,最终在鼓励中内化为每一个孩子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责任感以及成就感的终身财富。

参考文献

[1]李勤.农村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J].文学教育(下),2019(09):184.

[2]张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8.

[3]陈军辉.论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中心校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