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2021-09-10 22:44薛鹏宙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仔细观察

薛鹏宙

摘要:实验教学需要动脑、动眼、动手去操作仪器,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会观、乐做、善思,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

关键词: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善于动手;乐于思考

实验教学在物理课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教学需要动脑、动眼、动手去操作仪器,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知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在实践中受到锻炼,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以往人们对物理实验普遍重视不够,近年来随着物理实验成为中考科目,较前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大多在考前突击训练实验题目。平时依然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大多采用单个讲授演示法居多,加之多媒体进入课堂,使得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迷恋多媒体的模拟实验,让学生看看了事,不重视让学生看实物,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演示,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写得面面俱到……,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再说,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時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两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这个思维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针对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1.会“观”

在物理课中有很多实验需要教师演示给学生看,那么学生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会不会观?怎么观?一是观察要有目的。如滑动摩擦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围绕这个目的观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要重视实验过程。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除交代实验仪器,装置特点,实验原理之外,更应向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和方法,应教给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并且对每一项演示实验都应制定相应的观察程序和内容,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水平、经验和操作技能上的缺陷,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变简单的“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是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透过实验现象看到事物本质,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这样就会把积极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乐“做”

过多的演示实验,学生由于缺少参与意识,往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及创造能力也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培养。需要教会学生自己动手。

起初,适当变一些演示实验为师生并进实验。教师边讲,学生边做、边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澄清模糊的认识。在做串联和并联的实验时,设计两种不同的对比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分析、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分组实验,就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小组合作实验。对于那些操作简单、耗时少、易成功、观察能见度较差的演示实验而言,将其改为分组实验,通过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完成探索任务、增强了创造的体验,其效果一定比单一看教师的演示要好得多。

在学生已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与传统的实验不同,传统的实验是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而设计性实验不同于课本中学习过的实验。要做好设计性实验,首先要掌握实验原理,然后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性实验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给出器材,让学生选定完成规定的实验。二是给定实验内容,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合适的器材,完成实验。三是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任选一个实验。四是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同一个实验。这类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综合学习物理知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做一些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的特点是:器材不给定或问题不限定,只给定实验目的,学生选择自由想象,自由发挥,其目的是发展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及主动探讨的思维能力。开放性实验是初中实验的更高层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有意义的物理学习活动,经历观察、猜想、检验、表达的过程。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而且有利于提高实验观察的效果,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的全程参与,也增强其主体创造的意识,这种效果是单纯的演示实验所难以达到的。

3.善“思”

在物理学习中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很重要。如果在物理学习中,学生没有思考的习惯,那么实验往往会流于形式,抓不住实验的本质现象。所以,平时在物理实验课前、课中、课后都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形成思考的习惯。实验前可以就学生的生活认知误区,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实验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时,先启发思维:依据学生日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制成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取一支挤光了牙膏的扁瘪的铝质牙膏管,要学生思考:如果将这支扁瘪的铝质牙膏管放到水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般都会认为牙膏管会沉到水底。接着引导思维:把牙膏管放入水中,证实学生的猜是对的,然后问:“牙膏管是铝制成的,那么能否下结论:铝制的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下沉呢?”多数学生会说“是的”,也可能会有少数学生认为“不一定下沉”,利用这一思维异同,要求学生自己用牙膏管设计一个实验去证明自己的结论,学生们会纷纷思考证明自己结论的操作过程,有的将这支牙膏管展开成薄片,做成一只“铝片船”,放入水中就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直接放进水中沉下。最后思考实验结果:两个实验结果对比明显,学生不难知道“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不能仅看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可能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从而提高了学生探究“影响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的因素”的积极性。

总之,面对初中物理实验的现状,我们要有意识地转变观念,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实验的亲身体验,注重试验中的有效思维,激发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富有新的生命力。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仔细观察
找不同
这只狗属于哪里
动脑筋,仔细看
动脑筋,仔细看
动脑筋,仔细看
填空格
找不同
水果变变变
猜猜看
猜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