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光影路”一起乘上“初心号”,沉浸式体验百年风云

2021-09-11 10:55编辑邱骊吉
东方电影 2021年2期
关键词:一师陈望道巴士

编辑/邱骊吉

亲手推开望志路106 号(现兴业路76 号)的那扇大门,亲口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加入反帝爱国的队伍中;亲身站在新新公司门口、亲耳聆听“大上海解放了”这令人血脉贲张的“第一声”;亲眼目睹上海解放第一面红旗,在永安公司楼顶升起……

身为共产党人,身为中华儿女,如果能穿越回到百年前,成为这段波澜壮阔、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中的一员,该是如何的心潮激荡!

为庆祝建党百年,拍摄了大量红色经典影片的上海电影集团,激活车墩影视基地内一大会址建筑群等10余处标志性红色影视建筑,从《开天辟地》《建国大业》《1921》《望道》等等红色影片中撷取场景、打磨剧本,打造上影党史教育巴士课堂。

双层车窗、铜质把手、木质座椅的“初心号”巴士,完全复原了“老上海”的公共汽车的造型,乘上它,穿行在百年前的上海南京路,下车踩着弹格路摸进石库门,抬头看到《新青年》编辑部,转身能走进望志路106 号,听一听“一大”代表们热烈的讨论声……

作为一项由电影企业设计的党史教育活动,活动举办团队在“身临其境”这四个字上下了功夫,力求让学员们产生“代入感”,实现“入景入境入理”,让学员们通过“亲身经历”,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固根守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现在,让我们一起搭乘“初心号”,一起穿越“红色光影路”。

“开课”前,大家可以先走进“鸿翔服装店”,换上“五四学生装”,行至南京路帐子公司,历史仿佛在身边上演——高台上演讲的革命代表、群情激奋的抗议人群,以及手持棍棒的巡捕,瞬间将时空拉回峥嵘岁月。

石库门是上海的城市标志之一。为了拍摄电影《1921》,上影集团在上海影视乐园“1:1 复刻”了渔阳里2 号、望志路106 号、博文女校等建筑。行走在这些清水砖墙的小巷中探寻红色起点,仿佛与党的先驱们擦肩而过,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的光辉岁月。

100 年前,13 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党代表在18平方米的房间内,酝酿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在影视乐园还原的“会议现场”,一尊座钟的时间被设置在8 点,学员们能听到取材于电影《开天辟地》中一段代表们热烈讨论的音效,其中藏有8 声钟响。

浙江一师,五四运动后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20 年,“一师风潮”中走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几名党员——陈望道、俞秀松、施存统等。上海影视乐园内的“浙江一师”,是电影《望道》的取景地之一,“巴士学堂”在此为学员们讲述陈望道先生“蘸墨水吃粽子”的故事。

在“浙江一师”的门口,幸运的学员还有机会得到“1920 年发行的第二版《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先生翻译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是一本不足2 万字的小册子,当年由于时间紧张出现了排版错误,书名被错印,即便如此,初版时刊印的1000 册书也很快销售一空,一个月后再版,书名的错误自然更正过来,加印的1000 册书又迅速售罄。截至1926 年5 月,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已重印达17 版之多。

电影《八佰》真实再现了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惨烈过程,上海影视乐园内的“四行仓库”,还原了1937年10 月保卫战打响前的战备场景,向所有“誓以我命固我土”的将士们致敬。

在“巴士课堂”结束前,“初心号”抵达“上海大戏院”,在这里可欣赏短片《红色光影录》,该短片根据《开天辟地》《建国大业》等六部红色电影剪辑而成,带观众重温1921 年至1949 年的革命记忆。

上影车墩团队将“党史教育”设定为“巴士课堂”的功能定位,以学习形式的“活”吸引人,以教育内容的“实”打动人,团队从精选红色电影入手,请来了党校的专业力量,反复斟酌场景布设,保持场景与历史事件的一致性和严肃性,同时,运用影视行业专业的置景和道具技术设计,再配合生动的引导讲解,让大家身临其境,沉浸其中。

猜你喜欢
一师陈望道巴士
植物巴士
到底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希望巴士
陈望道: 误把墨汁当红糖吃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人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巴士上的座位
我的自然笔记(二)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