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仕女画”研究

2021-09-11 09:04
大众文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仕女画仕女油画

王 丹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260)

一、油画“仕女画”的概念

(一)中国画中“仕女画”概念的由来

仕女画是指描绘女性形象的人物画。大部分综合词典对“仕女”的解释是:1.贵族官僚家庭的妇女;2.画家画的美人,宋以后多叫“士女”,后又作“仕女”。“仕女”一词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其发端于中国古代,最初的“士”是指未婚男子,而“女”则指未婚女子。汉代郑玄在《毛诗传笺》为《诗经•大雅•既醉》中出现的“女士”一词所做的注释提到“女而有士行者,谓生淑媛,使为之妃也”,其中“士、女”的意义就不再指向男子而专指女子,且是贵族女子。秦汉以后,“士女”逐渐合为一词,指代贵族女子。在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清代版中,“士女”作为一个画科专用名词多次出现,在其所列画家目录及画家评述中提到周昉、陈闳、张萱等人都善画“士女画”。到了宋代,在画论、画史等著作中,频繁出现“仕女(士女)”一词。宋中期,“仕女(士女)”成为画科专用名词被普遍使用,但其概念范畴里仍指“贵族妇女”。南宋时期,仕女画的范围扩大,不再单一指向贵族妇女,也开始泛指“美人”,即姿色出众的女子。明清时期,仕女画作为一个画种得到极大发展,专指贵族有德行的妇女局限被打破,仕女与美人混淆为同一画科,且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宫廷贵族都被扩充进仕女画题材。如:清•彭蕴璨在《耕砚田斋笔记》中称余集“尤工士女,有‘余美人’之目”等。所以,“仕女画”一词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见证了女性形象的变迁。

(二)油画“仕女画”概念的界定

仕女画最初是中国画人物科的一个分目,所以,文章在界定油画仕女画的概念时,对中国画的仕女画有所借鉴。将油画仕女画的概念界定为:归类于油画人物画的范畴,以油画材料为媒介,油画绘画语言为表现手段,着重展现细腻的女性美、丰富的内涵美。从表现题材方面,广义来讲,油画仕女画以描绘女性题材为主;狭义来讲一般以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宫廷贵族女性为主。但随着时间的迁移、时代的演变,加上大众审美的变化及市场需要,仕女画中常常出现美人,美人画也因此被界定在概念中。

二、油画“仕女画”的出现及其发展

(一)清末民初的仕女画艺术

1.明清时期的宫廷油画仕女画

最早由中国人绘制的油画仕女画是清康熙年间的作品《桐荫仕女图》,此作品是八联屏风,绢本油画。画中仕女形象与中国工笔画中的仕女造型颇为相似,体型修长,用色简洁,用笔光华但技法生疏,画面呈现出明暗和透视的影响。17世纪,以郎世宁为代表的宫廷内的传教士不断地对中西融合进行探索,其所绘绢本油彩《圆明园四宜堂隔断贴画,西洋仕女》,或者是为嫔妃所作肖像,虽然是以“西法中国画”的面目出现,但见证了油画仕女画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油画仕女画体现了皇帝的审美及皇家的贵气,同时也深受皇帝想法的制约。

2.广州“外销”仕女画

“外销画”时期的仕女画风格一方面受西洋画家及其徒弟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中国外销画画家的影响,他们既掌握了西画技法,又能根据中国客人的审美画“中国样式”的油画。鸦片战争之后,外国雇主减少,“外销画”销售受到影响,只得转向国内市场,并加入了文人仕女画的因素,以迎合中国客人的需要。

我们从一张清朝老照片(见图1)可以看出,一位佚名外销画家身后墙上挂了三幅画,其中两幅是描绘的仕女肖像画,可见油画仕女画所受欢迎程度及其在外销画市场中所占地位。这一时期作品的特点均以中国线描为主,佐以写实的油画描绘,画中人物的服饰及周边环境和背景较为考究。另外,外销仕女画作为一种贸易商品,其商品性必然大于艺术性。

图1 清朝老照片

(二)近代留学运动时期所绘东方仕女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国人意识到“改良社会,首重教育。欲轮世界文明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留学欧美或日本是清末留学生西画学习的两大选择。油画作为欧洲传统画种根基深厚,加之诸多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陈列着大量不同时期大师杰作,这些是日本所不及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人留学欧美的动机更加明确。油画仕女画也伴随着这些艺术家学成归国有了跨越性发展,这一时期画家对西画技法和理念有了一定的系统学习,在学院派教育体制下扎实了功底。但仍有部分人在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艺术影响下,将目光放在东方仕女题材以反映社会氛围和时代环境。这时期仕女形象与以往中国传统的仕女画有所不同,不再是弱不禁风,也不再是男性视野下的闺阁尤物,而是对女性美的有力塑造,是对女性生活的现实表达,更是一种经典、抒情、有意境的画面传达。

林风眠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画仕女题材的艺术家,他彻底放弃了传统艺术样式并创造出“风眠体”以表现若干抒情、悲凉、空旷的戏曲仕女画人物,他是“中西合并”的开拓者和中国绘画现代化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在造型上由简单的二维和变形的形象代替了复杂的三维空间的表现形式,所绘仕女一般是瓜子脸型,秀发乌黑,五官恬静,身材纤瘦,着装靓丽,均用圆滑的弧线构成,仕女形象含蓄得体,摇曳生姿。如《中国戏曲系列——白蛇传》《宝莲灯》等。

(三)当代油画家笔下的东方仕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时局及政策变化,直接影响画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艺术家受到约束(油画作品的色彩、比例等基本要素受到严格限制)。这一时期油画中的女性形象大多以劳动者、激情建设祖国的女知青、工农兵的“铁娘子”为主,承载了一定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再往后的“伤痕艺术”多是艺术家对知识青年“伤痕”题材的表现。而回归现实的“生活流”艺术则是画家将目光转向与自己生活环境相去甚远的偏远山乡,这一时期女性形象转向淳朴,表现平凡生活。这几个时期的女性题材不符合文章对油画仕女画概念的界定,所以未对其深入探究。可见,仕女画在这一时间段几乎出现了断层,直到多元化发展的艺术主张提出,艺术家迎来了创作上的春天,自然,仕女画创作也迎来了春天。

1.新古典风潮下的美人画

新古典油画是一种以学院为基础新型的具有古典风格的油画。新古典风潮并不是流派的概念而是一种风格。这一时期的仕女画作品,艺术家多以“美人”为表现题材。呈现出一种理想、唯美的东方仕女倾向的古典审美趣味。

艺术家杨飞云的“美人画”中透出生命的纯净之美,且承接着古典精神的内在灵魂,传达出纯净、典雅的意境之美,是画家理想中的中国大家闺秀式的女人。陈逸飞的仕女画以“静谧”美为代表,借助古典诗词的典故和意向,运用娴熟的油画技巧表现清末民初的传统仕女,极其细腻、唯美、精致,尽力表现古代华夏文化的遗风。当代油画家姜国芳以油画作为表现手段描绘“紫禁城系列”,他以独特的视角再现宫廷仕女的与世隔绝、神秘悠远,细腻地描述了充满古典美的女性世界。这一时期画家多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与西方油画技法紧密融合,使人物与情景完美统一。他们作品中的女性,或美丽、或端庄、或静穆、或纯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给人以洗涤心灵感悟和宗教般的温暖。

2.其他油画家笔下的东方仕女

在当代油画家中还有一些画家也在关注、表现仕女题材,且表现手法、风格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吕建忠,他的作品中女子身着夸张的晚清民国服饰,显得清瘦纤弱,其端坐于古椅上,神态平静,背景色调简洁高雅,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思古情绪,他以娴熟的表现主义写实技法直抒胸臆的沉着与无畏。刘宝军笔下的仕女虽唯美却一反常态,体态丰腴、慵懒闲暇,少了些大家闺秀的沉稳气质,多了几分俏皮,使其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强烈的表现和感染力。朱守信的油画中的东方仕女,拥有媚意明显、温柔迷离的线眼,精致的樱桃小嘴,雅致中多了些许香艳。总之,仕女题材作为女性题材的一个分支,必定会受到众多艺术家的关注,加之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必然会影响艺术家们。

(四)女性油画家笔下的东方仕女

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她们大胆走出闺阁参与到社会变革,产生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女艺术家,女性画家的艺术创作日新月异,成为不可忽略的群体。作为女性,她们对同性的观察排除了欲念的干扰,更集中放松地表现仕女的美。女性画家往往将自己对生活的关注或对生命的体验倾注于作品中。其笔下的东方仕女,有的是走借古开今的道路,有的是走中西融合的道路,有的两条道路兼而有之,但都是从民族艺术中去开发、吸收、发展。她们注重传达自我背后的独特精神世界,以女性视角去观察、描绘,注重从自身的性别经验中采集艺术创作灵感,探索艺术的本性。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如:潘玉良、方君璧、贾鹃丽、夏俊娜等。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演变,仕女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已洗尽铅华,它以女性题材入画,通过专画“美人”的途径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绘画风格独到。在中西合璧的多元发展形势下,中国油画家更趋于以油画的方式来表现仕女画这一题材,从而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圆融交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思维意识、审美观念及趣味的影响下,油画仕女画的绘画风格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出现了风格迥异的类型、画风,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造就了东方绘画特有的艺术景观,以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了人们对东方女性美的认识和赞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所以,研究油画仕女画的根源、演变过程、前人优秀的仕女画作品有利于我们用历史观的眼光去看待当代语境下油画仕女画的美学意义和艺术价值。我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

猜你喜欢
仕女画仕女油画
江南佳丽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
万类霜天(油画)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油画去哪了
“礼教下的光斑”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唐代人物画述评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油画《惊涛拍岸》
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