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遗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融合探讨

2021-09-12 04:48狄松菊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4期

【摘 要】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浪潮及文化转型等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举步维艰,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人才输出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重要载体的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发创新,使广西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融合,并提出具体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 本土艺术资源 高校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5-0150-02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卫华遗产公约》定义并且被各群体和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以及表现形式、知识体系、技能及其相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文化是见证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早在2002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就已经倡导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并在世界文化遗产年会议中明确提出将非遗文化引入高校艺术和人文教育当中。2017年1月,中国对外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之后,教育部在9月即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纲要》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将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传承项目纳入学校课程建设,开设校本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为非遗进校园和课堂以及课程提供了良好文化发展契机与传承教育环境。

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遗产特别丰厚,截至2019年,全区共有5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6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广西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虽然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是很多传统艺术传承依然出现了断层,年轻一代在外来文化和多元文化冲击之下对本土文化逐渐缺乏文化自信和自觉。尤其是广西文场、桂林渔鼓、彩调剧、越剧等广西本土戏曲曲艺类非遗文化的传承青黄不接,发展艰难。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融合民族地区非遗文化艺术资源,让年轻一代在了解本土非遗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审美水平和综合文化修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觉,同时也可以助推民族地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是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一)地方高校具备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的优势

目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已充分意识到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非遗文化纳入整体教学体系或者艺术人文教育相关课程当中,形成了汇集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的非遗文化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高校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研究决心和实践创新能力。地方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人才输出中心和教育高地,应该立足本地文化特色,充分保护、传承并发扬本土非遗文化。广西地方高校在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一是人才资源优势。广西艺术学院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以培養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为宗旨的民族艺术系,在教学和实践中积极融入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把本土化的艺术资源传承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目前,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相关专业在校生已近1.5万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二是科研资源优势。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就已斥资235.25万元建立面积216平方米拥有实物展示和演播系统功能的广西典型文化遗产实验室,可以通过视频演播系统展示桂剧、壮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侗族大歌等非遗音乐和戏曲曲艺。学校还以艺术表演系为主成功组建了“七玄乐府”,该项目已经成该校的办学亮点,其对少数民族乐器的收集整理和改良研究为广西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传播资源优势。地方高校的专家学者和专业师资队伍对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具有本地特有的敏锐思维和辨识能力,可以将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科学整理等科研成果更快更精确地转化为商业成果,通过多方面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本地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工作。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和本土非遗文化传承的融合,不同区域学生针对非遗文化进行学习交流也将自身地域非遗文化带入高校,无形中促进了非遗文化的多元融合发展,也形成了地方高校所在区域本土非遗文化面向全国推广传播的助推力。

(二)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源泉

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根植于民间,并具有草根性文化特质,这些贴近群众生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具有真、善、美三个维度的艺术教育课程本体价值,是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源泉。

“真”主要表现在具有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探究精神的课程价值。因为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具有文化形态的复杂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能充分体现出民族或群体历时态、跨地域的传统知识和文化现象和民俗风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正史”和“书史”的拾遗补阙或修正。

“善”主要表现在所蕴含的大量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对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意义。例如,桂林渔鼓和越剧中许多口述传说和故事富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教育内涵,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道德规范和引导作用。

“美”主要表现在具有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的美育价值。因为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不但是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的物化形态和集中体现,同时也包含了创造美的过程体现。

二、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本土特有的艺术教育资源体系

针对本土非遗文化资源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开发,扎根于本土的地方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西地方高校要构建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体系,可以对广西地区的戏曲曲艺艺术资源布局以及结构进行全面详尽的实地调研,构建本土戏曲曲艺艺术资源数据库,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非遗文化艺术资源融合到地方高校“艺术欣赏”等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通过器乐欣赏、学术研讨、实践演练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艺术教育框架体系。

(二)将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巧妙融入艺术欣赏课程

地方高校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和本校实际状况,将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中具有公共艺术教育价值的资源作为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制应该遵循统一性和民族性相结合原则,以国家统一编写教材为重点和基础,同时增加一定比例本土戏曲曲艺非遗艺术教育资源,让地方高校学生既能学习掌握国家统编教材知识,同时也能充分了解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知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资源时,应该处理好广西少数民族艺术和汉族艺术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还需要处理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艺术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同时也要避免民族极端主义的产生。

(三)充分利用高新信息技术

广西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艺术资源大部分都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區,具有广阔的民间艺术生存空间,但传播途径和媒介以及表现方式各有不同,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传播技术超越时空实现资源共享,让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资源成为开放共享的远程教育内容,让广西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的自主学习性更强学习内容更为丰富生动,从而促进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承担着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而且在人才资源以及科研资源方面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传承优势。由此可见,广西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传承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具有一定可行性。广西地方高校应该在构建本土戏曲曲艺非遗文化艺术教育资源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灵活教学方式,将本土戏曲曲艺文化融入艺术欣赏等艺术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飞丽花.小学“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重庆市Y小学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8.

[4]韩文瑾.作为文化传承的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以罗山皮影戏的实践为例[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

[5]黄小明,黄跃国.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研究[J].艺术百家,2005(5).

注:2019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野下本土音乐文化教材应用于艺术实践课程群的创新思考研究”(2019XJJGB001);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传统说唱艺术与舞台剧的融合—— 桂林渔鼓传承创新研究”(2020KY22022)

【作者简介】狄松菊(1980— ),女,汉族,辽宁盖县人,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与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责编 龚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