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1-09-13 03:57唐劲兰
天津教育·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低段教学计算能力应对策略

唐劲兰

【摘  要】小学低段学生具有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的特点,所以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目前,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增强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本文围绕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展开叙述,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日后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低段教学;计算能力;教学策略;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4-0012-02

【Abstract】The students in the lower elementary school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young and poor in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Therefore,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in the lower elementary school should start with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in the lower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alcul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lower elementary school and improve the mathematics level of the stud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faced by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lower elementary school. It aim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study habit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study and life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Low-level teaching; Calculation ability; Teaching strategy; Coping strategy

一、小學低段数学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计算教学过于盲目,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各阶段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计算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优等生成绩越来越好,学困生成绩愈来愈差,甚至厌恶计算学习。由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年纪较小,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充分认知,如果得不到教师有效的引导,很容易放弃数学计算学习。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其薄弱的计算基础会增加日后升学的难度。

(二)算法指导方式过于单一

小学低段学生对数字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面对学生的计算错误只做到了基本的纠正,指导方式过于单一,并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抽象的算法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若想增强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侧面引入算法技巧。然而,受教师固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只会计算完全相同的题目,一旦换个数字或换个顺序,他们就会不知所措,这意味着学生没有掌握算法技巧,只接收了教师灌输的少量计算知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的评价过于宽泛

数学是一门以抽象性为主的科目,计算教学对低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有更高的要求,而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感受为主,所以教师需要把抽象的计算知识转变成小学生感兴趣的直观事物。在实地考察中得知,部分小学低段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转变思维的重要性,枯燥的计算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会彻底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概念化的数学知识相当于晦涩难懂的未知世界,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不仅会降低教学效率,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二、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改善措施

(一)完善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应该细化,将每个教学环节分离开来,让授课者知道每个教学环节会取得什么效果。按照目标领域大体分为三种,分别为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下文以乘法口诀学习为例。首先,认知目标要求低段学生对计算学习这部分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实现认知目标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数学教师需让每位学生熟读乘法口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中等生需要熟背口诀并用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优等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将经验传授给学困生,实现优带差。其次,动作技能目标需建立在认知目标的基础上。动作技能目标可以分为以下步骤执行:由于所有学生都具备了熟读乘法口诀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抄写乘法口诀,只有会写才能会用;中等生可以根据自己能力默写乘法口诀,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可以暂缓步伐,以熟练掌握抄写为目的;针对完成乘法口诀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对口诀”游戏,确保每位学生有事可做、有能力可做,不忽视每位学生。最后,情感目标是对上述学习的总结和拓展。情感目标可分为两个方面:让每位学生感受乘法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专心听讲;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自身为辅导的教学理念,让每位学生勇于提出疑问,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丰富引导方式,提高指导技巧

数学教师应该提高指导技巧,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授算法技巧,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多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教师给定题目:“1230÷30=?”,教师应该重点指导学生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知道“12”不够“30”除,所以在计算时需要用到前三位数,除后所得的“4”不应放在百位上,而应放在十位上,讲清算理才是计算教学的重点。随后教师应再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行笔算,为其日后计算复杂题目打好基础。

(三)激学学生计算兴趣,有效调整评价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培养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克服困难,不断提升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多种方式,例如设定趣味性的生活情境、设计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特点的小游戏、将学生遇到的趣事转变成教学素材等。例如,在教学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数字转变成生活中的物品,比如题目“5-1=?”,教师可以说:“这位同学有五个苹果,吃掉了一个后还剩几个?”巧妙地将数字转化为实物,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前一定要对每位学生做好调研,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等。针对内向或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让学生走出自卑。教师应该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动态,使每位学生都敢提问、想提问,并有兴趣提问。例如考试,教师不应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有效的评价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从而继续努力学习。教师的评价可以分为两點。第一点为诊断性评价。教师在教学前可以根据学生卷面成绩、平时回答问题的频率、课上表现等方面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大体的了解,充分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后续的学习。第二点为自身评价。自身评价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以学困生为例,教师可以将这位学困生近几月的表现列出表格,让学生知道每月自己解答题目的数量和速度及进步程度。自身评价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逐渐喜欢上数学计算学习。

目前,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计算教学过于盲目、算法指导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低下都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问题。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目标,采用丰富的引导方式及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每位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开香.试论小学低段数学计算题问题简单化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8).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低段教学计算能力应对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图文式板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