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索

2021-09-13 17:00周光海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全体教职工的职责和义务。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多、时间跨度大、受众面广、师资队伍壮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语言教学是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面临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承载着知识文化传授与思想道德培养的双重责任。该文以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为具体案例,结合“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要求和大学英语课程特色,摸索新的教学理念,尝试更合适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把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阅读教学设计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周光海(1984-),男,海南儋州人,琼台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为一门教育通识类的基础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要比其他一般通识类必修公开课和专业课程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周期。由于具有课堂时间充足的优势,在好几个学期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势必会更加深入地影响和培养学生。在时间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可以让师生在思想领域和价值观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和研讨。在语言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各个单元选择的内容和主题都会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涉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领域。这些内容可以作为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出发点,特别是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这也是符合大学英语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需要的。

在大学英语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文本英语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外,还应该深度挖掘文本思政元素,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核心素养背景下,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要求下将文化意识的培养纳入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评价中,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严格的实施,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需要的西方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大学英语课堂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阵地,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让学生更加认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让英语不仅仅成为一种工具或技能,更重要的是成为当代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宣传美好中国的手段,从而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有担当,肩负自己的使命,把自己融入社会的发展中,成为实现中国梦中的一份子。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阅读教学设计范例

语言和文化互为一体,密不可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媒介,透过語言分析可以了解其中隐含的文化信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不例外。过去我们更多重视在英语课堂中隐藏在英语这门语言中的西方文化信息,却忽略了自身的文化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之一的文化意识培养,不仅包括西方,更包括中国自身的文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在设定文化意识培养这个目标时要学会平衡,做到中西结合。

1.基于理念,明确原则。下面以复旦大学出版社《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Unit one Text A “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为例,就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作初步探讨。这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智慧,将其融入语篇的学习和理解中。不仅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结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强大,尤其让学生明白,这些文化并不会受时空的限制,而是超越时空,在当今时代也还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2. 阅读教学设计思政化(Reading Analysis)。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古语。2015年9月22日,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他指出:“‘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意是说,历代圣王先后继起,会通过改变前代的典章制度,使百姓进取不懈,神妙地化用变通之理,使百姓各得其宜。

语言学研究表明:“ 如果能够得知文章的结构, 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可见学会分析篇章结构在英语的学习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创新性地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和记叙文按时间、空间顺序或情节发展语篇结构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教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语揭示了中华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带给世界的重要精神财富。在教学设计中结合这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文章的结构,还有作者在大学时代的人生经历,能让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作者的意图,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从作者的经历联想到自己的现状,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以下将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经典的名言与文章的段落一一对应起来展开分析与讨论:

Part 1 :“穷”(Para.1)

穷,古人认为,“穷”与“无”在字义上是相通的。穷,可以理解为“无”,“无”一般指的是物质方面的,不包括精神方面的,不包括改变现状、谋求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无在先,有在后,有是从无中来。正因为穷,穷到极限,一无所有了,没有退路,要不就沉沦下去,自我自灭;要不就下决心改变,只要改变才有生存的可能,才有发展的可能。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谈到自己作为一名一年级新生初进大学时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害怕自己在学业上搞不好;害怕独自一人在外;害怕周围都是一些彼此不认识的人;害怕会与同学们在考试上竞争等。也忧虑同学们会比我更智慧吗,我能赶得上他们吗,他们会接纳包容我吗等一系列问题。

Part 2: “变”(Para.2)

改变自己从哪里开始?要从自身思维模式改变开始,因为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思想通了,行动就有了准则,有了指导明灯,前进才有方向,学习活动就能顺势而为了。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变,才能找到通向成功之路。

在语篇第二部分中,作者在困境中做出积极的调整和改变。作者很快就领悟到,现在的大学生活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如果想在生活和学习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就必须树立目标,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学习计划。必须珍惜时间,规划好学习上和社交上的时间,对于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什么时候吃什么,什么时候喝什么,对什么人表示友好等一系列问题,自己要亲自思考并作出回答。

Part 3: “通”(Para.3-4)

“通”是运动变化的连续性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共性的。例如,我们难免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与磨难。有人面对困难,会沉浸在悲观失望的情绪中,无法自拔。相反,有些人却把不幸当成天赋和力量的源泉。他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语篇第三部分中,虽然开始时作者生活有点艰难,也犯了一些因为缺乏经验造成的错误。例如,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结交朋友;选择第一批大学朋友时出现错误;然而过不了多久,作者的大学生活就在自己的控制下步入正轨并且建立了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常规,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常规。经过自己的努力按时上课,提前完成第一次作业并准时交上,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此外,幸运地交上了一些真诚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非常的开心和舒适。

Part 4: “久”(Para.3-4)

“久”是事物运动变化后的相对稳定状态。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对自己的情感、情绪和行为负有完全的担当,也情愿为他人负责。我们还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需要,事实上损人的行为最终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利己的。

在语篇第四部分中,作者變得成熟,明白成长就是要勇于担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作者看待自己的方式发生变化,看待自己的角度变得开放多元,开始对自己的家人以及朋友有了责任心,也有了担当,成了一个对自己负责,对朋友负责,对家人负责的人。从此不再依靠他人,任何事情都能独立做决定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虽然未来依旧是不确定的,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该往何方,更不知道在以后的几年中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但作者十分肯定自己有能力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因为自己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飞跃:“从一个依赖情感支持的人蜕变成为一个家人和朋友值得信赖的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语篇结构分析里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能够使学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众所周知,每个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每个国家也都会遇到自身发展的困难期与瓶颈期。在今天的中国,我们面临纷繁复杂,形势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也正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途中向全世界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们只有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汲取智慧,通过继续不断深化改革与开放来面对国际政治日益多极化的挑战与机会,才能在充满合作,充满竞争,甚至是充满冲突的国际环境中长久地屹立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活力和生机。当代中国年轻学子要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宣传中国特色文化和制度”;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要借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传播出去。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需要全国各个高校同心协力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课程思政”作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坚持不懈地、多方面地加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李波.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04-105.

[3]谢玟玟.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1):154.

[4]沈轶.课程思政融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有效途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4):121-122.

[5]杨勇.浅谈大学思政教育的改革方向——以专业英语教学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2):155-156.

[6]朱冬碧.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教育理论研究,2019(4):92-94.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