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思路构建探析

2021-09-13 12:34王晓峰
学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素养

王晓峰

摘 要:为夯实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基础能力,教师要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应用中提升语感能力。将常识知识、阅读技法、写作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断构建语感培养思路,创新语感培养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就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思路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语感能力;语文素养;语文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79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其思维力、意志力、想象力,能够有效发展其语文综合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新理念下的教学任务。为了顺应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优质的教学活动。通过加强语感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对优化教学内容、培养阅读习惯、发展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感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之功,它需要学生在长期的语言训练中,体悟语气语素、感知修辞手法,并从语言文中吸取更多的养分,从而实现对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思想、意识等方面的把握。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沉淀,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能力。在良好语感的支持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困难将会变得越来越少,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也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二、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语感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重视开展朗读教学

随着小学语文教育事業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得到了更多教师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挖掘语感培养方式,创新语感培养方法,已成为每个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知识实践运用,导致语感训练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尤其是部分教师没有从最基本的朗读教学出发,致使学生语言意识薄弱,语感能力缺失,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长此以往,随着语文学习任务量的加大,以及教学难度的提升,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沦为语文学科中的学困生。这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二)学生难以理解词句含义

语文素养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前提。语文素养差,会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深入语言环境。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势必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语言思维习惯,这会对学生认知和理解知识造成极大的障碍。在中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词句含义,是十分明显的现象。教师只要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加强语文知识讲解,就能够使学生准确理解词句含义。但一些教师没有注重提高学生课堂的自主性,导致学生缺少思考空间,只能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套用,从而对于知识的理解过于肤浅,不能适应难度逐步加深的语文学习。

(三)学生语言感知力薄弱

由于缺少语言表达经验,知识底蕴不足,造成了学生语言感知力薄弱。为改善这一状况,新课改对如何开展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一些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新课改精神,依然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从而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一方面,学生自控能力差,在缺少监督和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将精力耗费在与学业无关的事情上,从而在上课时养成“开小差”的习惯,这对发展思维能力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注重创新教学,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书籍,导致学生养成惧怕阅读的心理,使学生语言感知力变得越来越差。

(四)缺少相对应的语感训练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语言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感知力,深厚的语言功底。但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对文字的理解力不足,需要借助更多的语感训练,才能改善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没有开展更加细致化的语感训练活动,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板块化明显,语文教学存有漏洞,以及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再加上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对语言艺术认知和理解不足,从而不能欣赏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这给学生提升语文素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语感的策略方法

(一)了解学生基本语况,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受个体素质的差异性、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语感能力各不相同的情况。因此,提高中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感能力,首要做的是掌握学生的基本语况,并利用足量的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感知力,增进人文素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成过程,掌握学生的天赋和特长。通过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发扬学生的个体优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语感能力。为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教师应利用“朗读”的方式,要求学生带有情感、流畅自如地诵读文章。通过优化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促进学生在朗读中把握字、词、句等知识。其次,朗读文章是熟悉文章的过程。由于小学生缺少语言表达经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加大对文章词句的借鉴,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结构,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第一步,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生词问题。通过对生词、特殊句式进行细致性地讲解,促进学生通篇诵读。第二步,教师应对学生容易“卡壳”的地方,进行重点的知识讲解,从而实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第三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章,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实现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以及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猜你喜欢
语文知识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知识教学创新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论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