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9-13 05:58唐珊珊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唐珊珊

摘   要: 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何界定,终极目标怎样实现,实际教学通过什么方式有效实施,是当下语文学习需要思考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多样是指语文课程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多样化培育人才,就要以多樣的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同期待。主要基于如何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通过与语文学习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以阅读教学为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多元智力   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思想内涵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起源

多元是指多样化的,不单一的。加德纳最早对智能提出了新的定义:“一个人的智能必定会带来一套解决难题的技巧,使个体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困难,如果必要的话,还使个体能创造出一种有效应的产品;智能又必定会产生那种找出或制造出难题的潜力,因而便为新知识的获得打下基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斯腾伯格就提出了三元智能理论,他将智能、创造力和智慧综合起来,把微观层面的认知同宏观层面的价值观等相结合,完善了对智力的研究。加德纳在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和对不同领域的智力类型做了分析研究以后,在前人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1989年,他又把智能定义为“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加德纳在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人的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6年,加德纳在上述七种智能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说:“多元智能理论只是揭示了人所拥有的很小一部分潜在智慧……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慧潜能。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每一个正常人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每一种智能。”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广泛、更加完备的智能理念,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支持。

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才能,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多元发展智力,帮助他们更加有信心地投入社会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定位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核心素养”分为“核心”与“素养”两个方面,“核心”指主要方面,中心部分,也就是我们要集中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和关键能力。“素养”是指日常修养,亦即我们要培养的是既有素质又有修养的学生群体。素养的提升主要源自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紧扣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培养,教学目标是多样化的,如何有效又围绕核心培养学生的素养,是现行教学最大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的实施

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切合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学科自身特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培育学生在语言文字、思维逻辑、审美能力及文化传承方面的品质,具体教学以阅读、写作、表达呈现。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出现即使学了书本知识,依然在考试或者日常生活中无法运用的现象。相对于外语及数理知识的枯燥来说,语文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在目前注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依然无法摆脱,导致语文学习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学新课标出台、部编版教材出版以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课堂的目标要求,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更新的今天,面对智联时代的到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设备和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多样的教学资源中开阔视野,在实际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形成主动、自觉学习的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及增加课外阅读量,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和指导学生学习。

三、多元化切入的阅读教学——以诗歌为例

(一)多元智力理论与阅读教学的整合

多元智能课堂教学环节要融入各个方面,即多元化导入、多元化理解教材及作业的多元化。我们以“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为例,探讨问题学习的必要性。阅读教学旨在“读”,有读必有思考,有思考必有问题,有问题必定要解决。这样,传统的教学“一言堂”模式就无法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起到作用。教师面对的是问题课堂,问题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并且是师生、生生交互作用才能共同完成的任务。对于课堂上不能够解决,即当事先预设的问题与实际教学不符时,教师如何将问题情境转化,顺利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多元化理解教材,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从不同层面照顾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智力水平。其次,师生要平等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关系直接影响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否积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都要以教师的态度为基础,教师不应以严峻的姿态示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互动。最后,问题的提出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脉络和整体架构,认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才能充分解读文本。

(二)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诗歌教学分析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中学生学习诗歌偏重于背诵方面,对于诗歌的字词句做不到深入细致的解读和鉴赏,对于诗歌的理解往往只流于表面的浅层次分析。多元智力理论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力,促进学生发展各方面才能,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又是多元化的,在教学时,要注意在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即诗歌解读的三个方面:语言美、韵律美、画面美(意象)。

首先,诗歌的语言属于文言体,文言体讲究句式言简意赅,语约义丰,即语言形式简练而情感丰富。在这里我们以诗歌《锦瑟》为例,《锦瑟》是众多诗歌中情感意味最丰富、最朦胧又最耐人琢磨的一首,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历来千古传诵的名句。本诗的情感之所以耐人寻味、意味无穷,是因为其意象迷离、情感朦胧所致,这也是文坛上对此诗的情感存在多种解读的原因。《锦瑟》一诗最大的特点是典故的运用,以典象化象征作者的怅惘之情,并突出作者失落的情绪是本诗的成功之处。在《锦瑟》中,作者共用了五个典象,五个典象的连续使用使诗歌意味扑朔迷离,充满不可言说的怅惘情绪。首先是“锦瑟”,锦瑟代表美好的瑟,瑟一般多为二十五弦,在诗中,作者却说瑟有五十根弦,一说与作者当时的年龄有关,李商隐当时正处于年近五十的阶段,但其实不然。为什么是五十弦呢?“无端”表明没来由的,没有原因的。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里只是想表达瑟的弦之多,引起了对以往美好事物的回忆,弦柱越多,曲调越丰富,越能衬托作者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怅惘,以乐衬悲,突出作者的失落情绪。接下来的典象“庄周梦蝶”“望帝化鹃”“沧海珠泪”“蓝田玉烟”是对首联的具体阐释,即对“思华年”的具体化释义。“庄周梦蝶”“望帝化鹃”是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迷恋及热忱的心向。“沧海珠泪”“蓝田玉烟”是心中失落的怅惘,亦即对一切美好事物幻灭的惆怅。

诗歌的情感离不开对意象的运用,意象的使用是对诗歌情感的丰富和升华。对诗歌情感的丰富解读能够让学生在感受诗人内心情绪的同时,体会诗歌语言使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其次,诗歌讲究韵律,无论是在音节还是韵脚方面,都讲究平仄相对、音律和谐。诗歌讲究音乐美,主要是为了方便弹唱,体现在词上。我们以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为例,《声声慢》一开始就以音乐的节奏拉开序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双声叠韵,读来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十四个叠字的连用是这首词的高超之处。但叠字的使用不单单达到音韵和谐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李清照使用叠字的目的是引出个人的情感,使情感与文字产生共鸣。为诗者作诗,就是要读者明白“我”想要表达什么,所以情感是诗词的灵魂所在。李清照开篇就在寻觅,寻觅什么,还不知道,寻到了没有,好像并无着落。下句便由于这寻觅无果而冷清,进而凄惨了。说明作者也不知道自己在寻觅什么,并非一定要有个结果,寻觅是作者情感迸发的源头所在,这不可名状的凄惨也许是由于青春已逝而产生的悲戚之感,或许是对生活的无奈而产生的失望之情,总之是无法排解的若有若无、飘飘忽忽的迷茫。

诗歌的情感分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散布在诗词的每一个角落,教师要让学生在感受词的音韵美的同时,让学生清楚诗词的每一个修辞和技巧都是为情感服务的。学习词能够让学生在感受诗词韵律美的同时,间接地让学生获取音乐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诗歌的学习重点在于对意象的分析,意象是编码符号,是所有诗歌中必然存在的主体,一首诗不存在意象,自然不会存在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景,何谈情?我们以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五句话运用了九个意象,而且是连续使用,当文本中出现多个意象连用的时候,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单独的意象,而是要将意象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意”就是文本中的语境,结合语境对意象进行理解。首句三个意象是灰色暗淡的情调,符合断肠人的内心愁苦之状,接下来便是小桥流水的安静和谐,但这里看似柳暗花明,实则表现了作者对安静和谐的家的渴望,也是作者内心孤寂的反映,并不是作者的心境由愁苦变为平淡乐观的跳跃。后一句实则是对前面写景的延伸,色彩基调依旧是对首句的呼应,不同的是在这里不但有景,亦有人,有人才会有情感的抒发,才会借景体情,达到情景的高度和谐,即文本编码的一致性。

教师要让学生在感受曲子的情感的同时,有意识地唤起空间意识,注意不同意象在诗句中的意义,体会意象的跳跃感,感受诗歌的整体画面,并通过对意象的解读,锻炼学生的空间感,培养空间智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诗歌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除了诗歌外,小说、散文、戏剧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的多元智力相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婷.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7.

[2]丁悦.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的高中文学类文本教学方式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3]罗华杠.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J].课堂教学,2020(7):57-58.

[4]李双丽.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法实践课堂,2020(8):155.

[5]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14-216.

[6]罗晓晖,冯胜兰.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6-12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