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校本科书法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

2021-09-13 06:20方克朋
文教资料 2021年16期
关键词:改进课程体系

方克朋

摘   要: 书法专业学生的培养关乎中国书法未来面貌与发展,书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关乎学生教育成才方向。书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书法专业所属管理部门多样,课程体系规划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考核方式片面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强化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等措施,弥补书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

关键词: 书法专业   课程体系   改进

一、书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书法专业学生的培养关乎中国书法未来的面貌与发展。

近年来,高校书法专业迅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开设书法专业的本科院校约130余所,培养了大批书法艺术教育人才,为当代中国书法学术研究、师资教育、技法创作等提供了强大的骨干力量,是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的保障与动力。

高等书法教育的迅速发展推动着整个书法界的繁荣,目前中国不缺少书法家,也不缺书法爱好者,最缺的是能够引领老百姓看懂书法作品好坏的书法鉴赏教育家,真正缺少的是对书法作品的品评与认知,是提高书写者和观赏者的审美素养。书法专业的学生作为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的保障和动力,肩负着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的希望。引领中国书法未来发展方向,是全民书法认识审美的重要指南针。书法专业学生将带动整个书法创作的大方向,在视觉审美上不断创造先锋;也是中国书法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最主要来源,教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启蒙的导向,关乎中国书法基础教育的面貌和发展。

2.书法专业课程设置关乎学生教育成才方向。

随着书法专业的迅速发展,书法专业人才方向的培养面临重要的挑战,高校本科的书法教育一定要确定科学规范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形成完善的体系,體现当代大学的教学定位。现招收书法的院校基本可以分为艺术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不同类型的院校都开设书法专业,都在探索课程设置标准。不同院校应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设置教学计划,构建出合理的课程模块,更有效地培养不同类型的书法人才。艺术类院校的办学资源与教学理念,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法的培养,比较适合培养“艺术型书法人才”,培养有创作能力的书法艺术家。师范类院校以师范生为主,师范生是准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法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深厚宽广的人文素养,才能以良好的艺术审美引领学生。更应当发挥师范资源优势,培养“师范型书法人才”,尤其是着力培养我国紧缺的中小学书法教师。综合类院校根据自身综合优势,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发挥集成创新优势,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书法人才。

书法专业课程设置关乎书法专业人才成才的方向,课程设置既要突出书法技能的重要性,又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既要符合书法人才的培养需求,又要体现高等院校办学的资源优势。成为优秀的书法艺术家,成为杰出的书法教师,成为全面的综合型人才是书法专业课程的重要目标。

二、高校书法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等书法教育的迅速发展,虽然培养了大批书法学术研究、师资教育、技法创作等优秀人才,取得了较显著的教育效果,但是从笔者作为高校书法专业教师的教学体会和对多所开设书法专业的高等院校课程设置调研情况来看,书法专业课程体系规划、教学方式、师资力量、考核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可共同探讨的问题。

1.专业设置所属部门多样,课程体系规划不合理。

目前国内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众多,且分别由不同所属部门管理,综合类院校中书法专业多归属于人文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师范类院校中的书法专业多归属于美术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类院校中的书法专业多归属于中国画系,还有多所高校成立独立的书法院系。由于所属院系部门多样,课程体系规划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书法专业课程规划只倾向于所在院系的师资资源,对于书法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和要求参差不齐。

目前书法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随意,缺乏整体规划而略显失衡,照搬“国美模式”“央美模式”而不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比例分配不合理。普遍存在偏重设置技法创作,文化通识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比重偏低的情况。难免缺少对不同人文学科门类的比较、通融、反思与批判,不利于书法专业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型全面人才的培养。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是办学之本,只有师资队伍建设搞得好,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①(67)。现阶段全国高校书法专业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某些院校仅有一两名书法老师就敢开办书法专业,没有学历学问,“因人设课”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领导出于对书法的业余喜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学习而进入教学课堂,把学生带偏了方向。

教学方式过于陈旧,一些书法理论相关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展示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且多采用大班制授课②。这种教学方式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课程的基本内容,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思考,最终造成老师无心去教学,学生无心学习。

3.课程考核方式片面,对学生的促进力不够。

考核是对老师教授知识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近期学习状态反馈的重要方式,也是督促学生高效复习的助推力量。书法专业学生的考核状况和其他普通文理专业有所不同,技法类课程考试主观性较强,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书法专业理论考试课程,考试内容片面,出题多停留于基础知识的问答,并没有广泛关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素养,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考试结束师生再无交流,最后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数字,而不知道哪些知识面不足,哪些需要改进,向哪个方向努力学习。

无论是以考试还是考查的方式进行测试,对于学生专业技法能力、理论知识修养等方面的评定都略显片面,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养,考核方式方法仍需不断探索。

三、高校本科书法课程体系的改进

1.建设专门机构,合理设置课程。

不同院校根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将书法专业归属到不同学院培养是理所当然的,无论如何划分,都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利用资源优势,书法专业应当掌握学习的必要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前文所述高校书法专业所属院系的问题,笔者建议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成立单独机构部门,组建文化通识类课程、书法理论课程专门管理机构,集中调动全校优秀师资力量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此部门的设置不仅针对书法专业学生,还是面对全校学生文化通识类课程、书法文化理论知识课程提供教师资源的公共部门,可借鉴国内外高校公共课程机构设置模式,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综合考虑课程门类的设置。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更应如此,可建立专门的公共艺术理论、文化通识理论的部门机构联合培养学生,优秀的艺术家不仅是对艺术技法方面的展示,更需要在文化滋养中提升内涵,艺术道路才会走得更远更长。

书法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可分为书法专业技法课程,书法相关理论课程,以及文化通识类课程。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汉字书写的艺术,因此书法专业必须开设汉字、文字、文学等相关课程,如:文字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献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书法专业作为艺术学学科,还需要学习艺术类通用课程如艺术概论、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中外美术史、艺术通史等相关课程。从书法学学科自身看,理论和实践都需要重视。书法理论课程如:历代书法论文、书法史论、书法美学、书法学概论、书法鉴赏、书法批评等课程;技法课程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及篆刻、中国画、刻字等课程。以上所述均为书法专业相关课程,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公共人文通识类课程。所设专门机构应遵从人才培养方向,考虑人文教育的诸多门类,并结合书法专业特色設置课程体系,采取必修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培养方向需求开设相应课程,培养出理想的书法专业人才。

2.强化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是办学之本,要搞好高等书法教育,必须强调师资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学术能力方面”③(216)。必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加大引进书法博士力度,提高博士引进待遇,由于目前我国书法博士人才紧缺,可引进知名院校的优秀书法硕士。要不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加强外界交流,提升教学、科研、创作水平。聘请其他院校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不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书法教育专家来校讲座或兼职授课,既可丰富学生学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可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学术交流。聘请社会上具有高水平创作能力的人才,辅导学生进行书法专业技法创作。加强兄弟院校之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技法学术之间的交流,院校之间定期举办师生书法联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丛文俊先生认为“设课必须服从于高等书法教育中学科建设的需要,不能因人设课,会什么上什么,以免造成长期的教学遗憾”③(219)。提高教师标准,制定严格的师资教学制度,杜绝“因人设课”的现象,只有符合高校教师教育资格、拥有高等书法专业教学能力的老师才能进入课堂教学,禁止“江湖书家”流窜于课堂。课堂教学方法要多样。书法专业理论课程,教师多以讲授知识为主,枯燥无味,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仅停留于一时,不能深刻记忆,建议尝试不同教学方法授课,如采用“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主角,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习更灵活、主动,将书法理论与技巧结合,亲自体验、思考、践行。

3.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我国当前书法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程相对于考查来说,算是较为正式的,考试方式为期末成绩加平时成绩,以期末成绩为主要依据,有的仅凭期末考试成绩就对学生的某一方面人文素养做出评价,这种做法极不科学。

考核要具有阶段性,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考核的次数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是成正比的,只有熟练掌握知识技能,才能使学生思维逻辑整体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增加课程考核次数,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至少6次以上课堂测试,加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学期下来大大小小的考试不低于8次,既督促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又保证了出勤学习的时间。

考核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增加过程性考核。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考核条件:课堂表现,课堂内参与程度,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氛围;课后作业,书法专业技法课程课后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想在专业技法上有所提高,首先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大量的书写是提高认识能力的必要前提,必须有量的积累练习,才能达到质的飞越,因此课后作业可作为专业考核方式的条件之一;论文写作,书法专业理论性课程,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定期规定学生撰写课程小论文,提高综合素养能力。以上等等可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条件。此外,技法课程考核可以以作品汇报展的形式进行,最终结课作品的呈现是对本学期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调动学生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展览效果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考核要具有反馈性。试卷命题应增加题型的多样性与灵活程度,避免对于机械知识点的记忆。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体现考核效果,必须加强考核结果反馈。要将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形成分析报告,从课程涉及班级再到每一位同学,对分析结果和问题做反馈处理,反馈一定要及时,趁着学生对于考试内容还比较熟悉,及时将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学生,共同分析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有助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

注释:

①首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编著.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

②如,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外语等课程因书法专业人数较少,而教学以大班大课堂为主,就出现了合班制,书法专业的学生由于文化功底较差,与其他普系学生合班就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节奏的现象。

③丛文俊.艺术与学术丛文俊书法研究题跋文集[C].2015.

猜你喜欢
改进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