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百年回响
——评张沛、张源译《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2021-09-14 07:08李欢
社会科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译介人文主义文学

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在上世纪20年代经学衡派的译介传入中国。徐震堮曾以《白璧德释人文主义》一文译介《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的第一章。2003年,王琛以《什么是人文主义?》为题再次译介《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第一章,但依然未及全书。因此,张沛、张源的译书终偿学衡派的百年夙愿,填补了目前白璧德译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的空白。

白璧德知识渊博,撰写著作时喜欢旁征博引,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梁实秋曾言,白璧德的思想“被《学衡》的文言主张及其特殊色彩所拖累,以至于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吸取学衡派的译介经验教训,为了便于读者进入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张沛、张源添加了大量的“译者注”,解释白璧德原著的例证。此外,他们还使用了大量的口语、俗语,增加译书的趣味性,如将“common rout”译为“普普通通的乌合之众”等,且并未因此损害整部译书的严谨性。首先,对于白璧德的核心概念及学术名词,如人文主义 (humanism)、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等均以英文标注其后,方便读者理解查阅。其次,对于白璧德在原著中所使用的拉丁文humanus、humanitas等,他们都选择沿用原语,以保留白璧德使用拉丁文的特殊用意。

从学术史的角度而言,张沛、张源的译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百年前,吴宓等学衡派知识分子高举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旗帜,选择儒家术语翻译其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从而使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呈现出儒学化的意蕴。正如张源所言,“经过‘学衡派’阐释的白璧德,已不再是‘美国的’白璧德,而成了中国的、特别是《学衡》中的白璧德”。然而目前学界仍然普遍存在以学衡派译文为白璧德原意的循环论证模式。张沛、张源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地还原白璧德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原意,此举无疑有助于纠正目前学界的循环论证现象。

总体而言,张沛、张源延续学衡派、梁实秋等前辈所未竟之事业,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严谨的语言译介白璧德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从而使学界得以窥其全貌。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曾因学衡派的失势而沉寂百年。时至今日,新文化派与学衡派的论战硝烟早已消散。面对《文学与美国的大学》译著的出版,我们正可以一颗公正平和的心重审白璧德的人文教育理念,或许可为解决当下中国教育的弊病提供新思路。

书名:《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作者:[美]欧文·白璧德 著;张沛、张源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是欧文·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奠基之作。书中首先厘清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人文主义”概念,把它与极易混淆的“人道主义”概念区别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不同精神对大学的不同要求:后者相应地分别体现为专门性大学(College)与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作者由此进而讨论了文学与大学的关系,大学博士学位获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古典研究方法,古今视野的不同观照,以及创新概念和大学教学的闲暇等方方面面与大学人文教育相关的话题。

猜你喜欢
译介人文主义文学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我们需要文学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