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2021-09-15 02:08龙晓虹梁精泉黄鹏潘敏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青少年

龙晓虹 梁精泉 黄鹏 潘敏

【摘 要】本文阐述青少年死亡教育开展的基本原则,指出面向青少年的死亡教育有别于医护专业人士的死亡教育,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认知、体验与实作相结合原则,自助、他助与援助结合原则,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力原则,干预、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和面向全体与关照特殊相结合原则;采用主动教育、循序渐进、体验先行、结合困境教育等策略,才能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与自主建构生命的目的。

【关键词】青少年 生命教育 死亡教育 困境教育

死亡教育并非指向死亡,而是通过对死亡的认识和思考,关注生命,审视人生,促进自身价值的构建。死亡教育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列入教育大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但在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却是短板甚至空白。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虽然对青少年生命教育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单调,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必要的情感体验与学习实践;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社会基础,学校、家庭和社会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因而探寻有针对性的教育准则与策略方法成为有效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青少年死亡教育开展的基本原则

死亡是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死亡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个体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的质量。中国教育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死亡多采取回避、隱讳或敷衍的态度,导致部分青少年不但对死亡的认识是错误的,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也是曲解的,因而生死观偏激、畸形,漠视生命现象突出,校园霸凌、伤害他人、残害生命及至自杀时有发生。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与实践发现,青少年死亡教育开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出于不同的目的,死亡被神秘化、被恐怖化、被政治化、被游戏化甚至被美化,以致不少青少年受误导曲解生命,对死亡的认识模糊、片面、偏激甚至畸形。有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无法对网络游戏中的死亡概念和现实世界中的死亡概念进行完全正确的区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死亡的神秘面纱也慢慢褪去。关于死亡的研究和述著涉及生物、医学、宗教、哲学和文学多个领域。《死亡心理学》的作者卡斯滕鲍姆认为,人们对死亡愈了解,对生命的看法愈积极,进而能创造并统整生命的意义。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客观真实反映事实的原貌,消除对死亡的误解和偏见,理解生死的本质,才能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死亡作为生命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死亡教育需要帮助青少年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看待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生死困惑和矛盾,消除对死亡的过度恐惧与焦虑,接受生命终有消亡的现实,理解不可抗拒的生命规律,培养安全意识及应对死亡的技能等。

(二)认知、体验与实作相结合

死与生虽然是对立的两极但却成就了生命的完整,它们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死亡教育不仅包括与死亡有关的知识、文化和伦理问题,面对和处理与死亡相关的事件的能力,也包括生命知识和求生避险的技能,同时还要让青少年获得生命觉醒的体验。知识的学习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生与死的认知教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可以使青少年对生命、对生死有所体验。通过实作活动学生能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模拟情境中学。在实作中体验生命、感悟生命、认知死亡和践行生命价值,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实现对生命的升华。因此,死亡教育既要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他们体验生活,在实作中融知、情、意、行于一体,使青少年拓宽生命认知的边界,丰富人生体验,领悟生命意义,提升生命掌控感,认真对待生活。

(三)自助、他助与援助结合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生命历程始终需要在社会系统中完善和发展。死亡教育的实施必然要与个体相关的其他个体发生关联。首先死亡教育需要唤醒个体的生命警觉意识,引导个体增强自身抗挫力,提高自救能力,使个体在遭遇危险时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自我保护。自助旨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救助,以此将个体受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其次提倡他助。当个体遇到危险时,其他个体能意识到生命求援的信号并开展有效的帮助。最后不同的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积极引导青少年提高求援意识和应对技能。使自助、他助与援助的有机结合形成死亡教育的互动互补效应,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守护生命的平台。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力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青少年开展死亡教育、普及生死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和生存技能的重要职责。家庭是个体成长能量来源的重要场域,家风家教的影响和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不可忽视。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制定、科研经费提供及教育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支持是死亡教育得以长足发展的宏观推手。社会系统作为外围场域,文化的影响、大众的观念以及舆论媒体的导向都将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学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机构指引推动、统筹社会力量的作用,调动家庭、社区、社会资源共同构建强有力的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施教氛围是死亡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

(五)干预、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干预、预防与发展是死亡教育的三个层次。对出现死亡倾向心理问题和行为的青少年来说,死亡教育是介入干预,如针对心理问题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有自杀倾向者进行自杀干预。干预是针对少数出现问题的青少年。对大部分没有出现问题征兆的青少年来说,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干预和预防的死亡教育都是为了防止生命问题的发生。对生命而言,死亡教育更高层次的意义在于帮助青少年认清生死的本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使他们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面向全体与关照特殊相结合

从人的生命发展来看,死亡的必然性决定了死亡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一个人都需要正视自己有限的生命,思考人生的发展问题。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和提升,死亡焦虑表现有所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死亡教育不仅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教育也是持续终身的教育。死亡教育在特定情况下还是面向少数特定人群的教育,如生命发展出现问题的特殊人群(如有暴力、自残、自杀倾向)和容易出现问题的弱势群体(如留守儿童、农村女童)。对这些需要关照的特殊群体,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死亡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二、青少年死亡教育开展的基本策略

面向青少年的死亡教育有别于针对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旨在帮助青少年破除传统死亡禁忌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树立科学生死观,珍视生命,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因而在实施的策略上需要以学校为主阵地,主动开展死亡相关的生命科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社会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更是青少年接受死亡教育的溫情场域;社区宣传活动、社会舆论正面导向和各界团体的支持都可以为青少年死亡教育的开展营造和谐氛围。

(一)主动教育

第一,青少年的死亡认知业已成熟,死亡焦虑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回避的态度,反而会促进青少年对死亡更普遍的无知和曲解:认为死亡是不幸的终结,是通往极乐世界的路径,是报复现实的手段。这种无知和曲解使个体的死亡焦虑处于潜隐状态,一旦遭遇危机触发则将陷入更大的焦虑和恐惧。被动的死亡教育往往着眼于缓和当下的冲突,并不能使人真正观照完整的生命。第二,死亡教育的干预性、预防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它必须以主动方式实施教育,这对自杀是一种未雨绸缪的预防。第三,个体成长中的危机和意外往往不期而遇,青春期的自我和叛逆、行事冲动不计后果等特点使青少年容易走极端,主动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事前提醒,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当青少年的死亡知识增加时,其危险行为出现的比例会随之减少,对死亡的焦虑亦会大大减轻。从儿童的死亡概念发展理论来看,儿童在4岁左右开始形成死亡概念,9岁以上的儿童“对死亡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解”,“10~11岁,想法近似成人,知道死亡是永久的、不可避免”,12岁以后对死亡“已具逻辑性和现实性的思考,对死亡可作出推测与分析”,将“死亡认为是自然的过程”。因而有必要从10岁开始对青少年实施死亡教育,如利用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等第二课堂认识生命过程,了解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对青少年进行防毒、防艾、防溺水及消防逃生、地震自救等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对新闻中的天灾人祸、伤及生命的事件进行讨论,启发青少年从不同角度思考死的含义与生的价值。

(二)循序渐进

死亡教育包括四个层面:了解与死亡相关的知识、与死亡相关的文化;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感;理解死亡与生命的意义并探索与死亡相关的伦理问题;珍惜生命,有意识地合理安排生活,规划人生和职业,即从认知生死到内心产生触动,进而思想上形成认识,最后落实到行动并内化,实现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由外及内的升华,这不仅是教育过程的一般顺序更是生命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死亡焦虑作为人类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的焦虑会悄无声息伴随人的一生,并在人生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或是转化成不同的症状呈现出来。从死亡焦虑发展特点来看,死亡焦虑随着年龄增长呈“山”字形曲线,在成年初期时(18~35岁)达到顶峰。青春期时死亡焦虑大规模爆发呈显著上升趋势,少数人有自杀想法。一些人借助暴力电子游戏中的重生体验来掌控生命;一部分人通过赛车、翼装飞行、跳伞、蹦极、徒手攀高楼等冒险行为来对抗死亡;更多的人通过叛逆行为来排遣死亡焦虑。根据死亡焦虑发展特点和青少年对生命的理解,循序渐进地开展死亡教育,有利于唤起他们对死亡的觉知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价值,从而获得生命的感悟更加清醒有觉察地生活。如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季节更替、植物的生长周期引入动物的生命周期再到人的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在教育方法上可考虑从观展、观影、演出和听音乐等直接体验开始感受情绪,进而引导同伴之间分享感受、追问思考、讨论辩论再到通过文字、绘画和音乐等形式进行记录和创作;在形式上可以从绘本故事、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到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再到社会、哲学和伦理视角的思辨。

在死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免会涉及以往传统观念中的教育禁忌以及刻意回避的话题,这不但要遵循知、情、意、行的教育规律,更要考虑到从破除固有陈腐思想到树立科学新观念的心理过程。一些学校通过让学生写遗书、给自己写墓志铭等活动试图引起青少年对生与死的思考,但由于后续缺乏系统性的指导,青少年在当下短暂的心理震动过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对一个长期避讳谈及死亡的国度来说,无视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完全照搬西方死亡教育模式,过分理性解读死亡,反而欲速则不达。

(三)体验先行

学习者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其自身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多数意义学习是在做中学到的,在切身体验中学会解决问题是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死亡教育的核心不是死亡知识的灌输,而是对生命的态度和情感的教育。葛力在主编的《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中指出:“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与体验来把握。”无论生与死对于人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而意义需要诉诸体验。对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来说,死亡更多是一个词。传统教育对死亡的回避阻碍了青少年探索生命的正常进程,弱化和降低了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感受。缺乏相关经历和体验正是青少年难以被传统正面说教触动的主要原因。当青少年对生命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理解死亡的内涵。情感触动引发态度上的转变,进而逐渐影响行为发生改变,这远胜过教师反复说教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进行相关的提示、说明和引导,打消扮演者的心理顾虑;活动结束后,须对相关角色扮演者进行角色脱离和心理疏导,与全体学生分享活动感悟,把具体事件归纳为普遍规律,将个人情感升华为人类共通的情感特性,消除学生由此产生自怜自艾的孤独感。

(四)困境教育

人生挫折与困难不可避免。事实证明,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对困难的心理准备越充分,遭遇到困境的时候克服困难的信念越坚定,应对困难的能力越强。当下青少年物质条件丰富,成长条件优越,但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也使得他们娇生惯养、心理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当理想与现实出现巨大反差时,他们难以适应甚至出现阻抗行为,导致悲剧发生。从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青少年的困扰多来自学业受挫、失恋打击、家庭矛盾和人际问题,而这些也是造成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耐挫能力的培养,死亡教育也不应仅局限于生死问题,可以结合人生困境拓展为抗挫教育,在提高青少年抗挫能力的同时丰富死亡教育的内容。

保罗·索鲁说过,“审视死亡是如此痛苦,但它却使得我们热爱生命并充满激情地珍惜它”。只有当青少年认识到死亡的真相与本质,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才会思考如何度过这一生。青少年死亡教育的推行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卡斯滕鲍姆.死亡心理学[M].刘振中,邓搏文,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2]葛力.现代西方哲学辞典[M].北京:求实出版社,1990.

[3]冯珊珊.帮孩子正确认识死亡[J].山西教育,2014(4).

[4]邹宇华.死亡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5]IRVIND.YALOM.直视骄阳[M].张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冯建军.生命教育教师手册[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

注:2014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广西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究”(2014AA064)

【作者简介】龙晓虹(1974— ),女,广西玉林人,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馆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生命教育。

(责编 黄 煌)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