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图形——求解几何问题的脚手架

2021-09-15 02:20郭新俊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思想方法

摘  要:對数学试题的研究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出处理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复杂图形中隐藏的基本图形,从而使学生“知一形,晓一类”. 笔者通过对一道几何题的解法研究,总结出利用不同的基本图形而衍生出的5种解法,并且对这些解法进行比较,从而引发对一题多解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角平分线;基本图形;思想方法

笔者曾经在一次区级教研活动中听了一节“一题一课”中考复习课. 该节课的执教教师主要讲解了一道关于圆的几何题的多种解法. 题目如下.

题目  如图1,半圆O的直径[AB=5,] 弦[AC=3,] 将半圆O沿着AD折叠后弦AC恰好落在AB上,则折痕AD的长为      .

在听课后,笔者也对此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如果能够准确识别和构造出适当的基本图形,不但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甚至还可以一题多解. 于是,笔者继续研究此题中隐藏的基本图形及对应的解法,与同行分享,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解法分析

此题属于求线段长问题. 求线段长的方法有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 如果将折痕AD看作是半圆O的一条弦,则还可以利用垂径定理求解. 但对于此题,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不太容易求解. 笔者曾经利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仔细聚焦此题条件“有什么”,并不断将条件重组,从而获得了不同的解法. 但是当笔者在课堂上讲解时,只有小部分学生能根据提示想出一种解法,再想引导学生提出其他解法时发现很困难,一度出现了台上教师着急而台下学生茫然的局面. 究其原因,是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加上圆中隐藏的条件比较零散.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条件重组的能力,而提高这种能力的方式之一就是积累基本图形. 林崇德在《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一书中就用三个水平等级来划分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其中第二等级就是能够由较复杂的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图形,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并能够将图形及其特征联系起来.

接下来,笔者将从基本图形的角度来谈谈此题的几种解法.

1.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此题属于折叠问题. 由折叠可以得出AD是[∠CAB]的角平分线. 关于角平分线,最为常见的就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由此,如图2,连接CB,交AD于点E,过点E作[EF⊥AB,] 垂足为点F,从而可以求出[△ACE]和[△AFE]的各边边长,最后通过三角形相似即可求出AD的长.

解法1:如图2,连接BD,CB,交AD于点E,过点E作[EF⊥AB,] 垂足为点F.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CE=FE.]

易证得[△ACE≌△AFE.]

所以[CE=FE,AC=AF=3.]

所以[BF=AB-][AF=2.]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

设[CE=x,] 则[FE=][x,] [BE=4-x.]

在[Rt△EFB]中,由勾股定理,得[EF2+BF2=BE2,]

即[x2+][22=4-x2.]

解得[x=32.]

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E=][325.]

由[∠CAD=∠BAD,∠ACE=∠ADB=90°],

得[△ACE∽△ADB.]

所以[ACAD=AEAB,]

即[3AD=3255.]

解得[AD=25.]

对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也可以过点D向[∠CAB]的两边分别作垂线DE,DF,如图3所示,再通过[△DEB]求出AE的长,最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求出AD的长.

解法2:如图3,连接DB,CD,过点D作[DE⊥AB]于点E,过点D作[DF⊥AC,] 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得[DF=DE.]

由已知条件,易证得[CD=DB.]

从而可证得[Rt△CDF ≌ Rt△BDE.]

所以[BE=CF.]

设[BE=CF=x,]

则[AF=3+x,AE=5-x.]

由已知条件,易证得[AF=AE,]

即[5-x=][3+x.]

解得[x=1.]

所以[AE=4.]

由[∠EAD=∠DAB,∠DEA=∠BDA=90°,]

得[Rt△DAE∽Rt△BAD.]

所以[ADAB=AEAD,]

即[AD5=4AD.]

解得[AD=25].

2.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由题目中给出的角平分线,学生还会想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如图4,构造等腰三角形EAB,得到[DE=DB,] 以及线段AE和CE的长. 再通过三角形相似求出DB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

解法3:如图4,连接BD并延长,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CB.

则[∠EDA=∠BDA=90°.]

因为[∠EAD=∠BAD,AD=AD,]

所以[△ADE≌△ADB.]

所以[ED=BD,] [AE=AB=5.]

所以[CE=2.]

由[∠E=∠E,∠ADE=∠BCE=90°,]

得[△ADE∽△BCE.]

所以[EDEC=AEBE,]

即[BD2=52BD.]

解得[BD=5.]

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AD=25.]

3. 利用角平分线和平行关系得到等腰三角形

在初中几何学习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一些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构成的图形. 如图5,AF为[∠CAB]的平分线,[AC∥BF],由此可以得到[BF=AB.]

解法4:如图6,连接BC,BD,过点B作[AC]的平行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

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AD是[∠CAB]的平分线,得[∠F=∠DAB.]

所以[BF=AB=5.]

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BC=4.]

設[CE=x,则BE=4-x.]

由[AC∥BF],得[△ACE∽△FBE.]

所以[CEBE=ACFB,]

即[x4-x=35.]

解得[x=32.]

以下步骤同解法1.

4. 通过角平分线和圆,利用垂径定理求解

垂径定理是圆这部分的重要定理之一. 与垂径定理相关的基本图形也有很多,其中任意一个圆周角被平分时出现垂径定理的基本图形较为常用. 如图7,连接OD,BC,CD,BD,OD与BC交于点E. 由点D是[BC]的中点,易证得OD垂直平分BC. 所以OE是[△ABC]的中位线. 从而易求得OE的长,进而得到DE的长. 在[Rt△DEB]中,易求得DB的长. 最后,在[Rt△ADB]中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

解法5:如图7,连接OD,BC,CD,DB,OD交BC于点E.

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BC=4.]

由已知条件得[∠CAD=∠DAB.]

所以[CD=DB.]

易得OD垂直平分BC.

所以[EC=EB.]

因为[OA=OB,]

所以OE是[△ABC]的中位线.

所以[OE=12AC=][32,BE=12BC=2.]

所以[DE=OD-OE=1.]

在[Rt△DEB]中,由勾股定理,得[BD=5.]

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AD=][25.]

二、几点思考

1. 抓住解题关键,建构方法体系

以上5种解法各具特点,又殊途同归,找到相应的基本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有的解法根据基本图形可以直接获得解题思路,有的解法需要适当添加辅助线,将多个基本图形组合来求解. 例如,在解法2和解法3中,除了先分析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外,计算线段的长时还要借助直角三角形相似. 在遇到难度稍大的几何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题目条件,识别隐藏在其中的常见的基本图形,进而建构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系.

2. 辨析解法优劣,优化解题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一题多解练习一定要适当. 前面给出的5种解法中,前3种解法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而解法4需要作平行线来获得基本图形,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解题后优化解法也是很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方面,教师在讲解之前要认真备课,不仅备题目,更要备学生;另一方面,在师生共同探究出题目的多种解法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思考,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3. 寻求方法本质,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要具备整合、归类的能力,寻求题目的本质,指导学生“知一形,晓一类”. 对于这道几何题,获得多种解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带领学生寻找这些解法的本质,即隐藏在其中的基本图形. 学生若理解了图形的本质,便能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揭开难题的神秘面纱,不再对几何难题望而却步.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基本图形就是求解几何问题的“脚手架”. 学生通过加深对不同基本图形的认识,就能在无形中提升几何直观能力,从而养成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的习惯,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郭新俊. 例谈波利亚解题理论中的“弄清问题”[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7):35-37.

[3]林遂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基本图形法的案例分析[J]. 数理化学习,2011(8):26-27.

猜你喜欢
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高中数学函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的本质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例谈高中数学中“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