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多糖对少乳仔鼠空肠形态的影响

2021-09-17 05:53肖传斌王春秀
养殖与饲料 2021年9期
关键词:板蓝根空肠绒毛

彭 婧 肖传斌 王春秀

1.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郑州450001;2.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郑州450001

中国传统中草药板蓝根性寒味苦,内含靛甙、靛玉红、生物碱和多糖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1-2]。板蓝根多糖(IRP)是从板蓝根中提取出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多糖,由于其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且天然、低毒、无残留等优点,成为近年人们研究的热点。郭新华等[3]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能显著增加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指数,促进B细胞发育,提高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Qiu 等[4]研究证实,板蓝根多糖能明显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进而提高雏鸡ND-IB 二联弱毒疫苗的血清抗体水平;许益明等[5]报道小鼠通过腹腔注射IRP 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张婷婷等[6]研究表明,在缺乳仔鼠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板蓝根多糖可以促进缺乳仔鼠免疫器官发育,增加正常小鼠的脾和胸腺指数;赵珊珊等[7]研究证明,板蓝根多糖可以促进无初乳仔鼠十二指肠黏膜IgG 和SIgA阳性细胞的表达,增强无初乳仔鼠的消化道黏膜免疫功能。目前,对板蓝根多糖的研究多限于其免疫增强功能,而对其促进消化道发育及增强黏膜免疫功能等研究甚少。贺琴等[8]报道酵母壁多糖能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促进断奶仔猪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发育;路万平等[9]证明,板蓝根多糖可以促进缺乳仔鼠十二指肠发育,增加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增强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本试验目的是探讨板蓝根多糖对少乳仔鼠空肠形态学的影响,通过为板蓝根多糖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器材及药品

BM-VII 生物包埋机,购自孝感宏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YD-A 智能型组织摊片机,购自金华益迪医疗设备厂;石蜡切片机,购自德国LEICA 公司;Leica 显微镜DM 2 000,购自德国LEICA 公司;图像分析系统Moticam 2 306 3.0 Mplexl,购自美国Moti⁃cam公司;板蓝根,购自河南省药材公司。

1.2 试验动物

40 只♀鼠、20 只♂鼠(2.5月龄SPF 级SD 大鼠)均购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3 试验方法

1)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板蓝根→粉碎→称量→乙醚脱脂→热水浸提→离心取上清液→残渣重复浸提2次→合并上清液→减压浓缩→透析→测含糖量→乙醇沉淀→有机溶剂洗涤→真空干燥,采用硫酸蒽酮法检测板蓝根多糖含量为89.89%。板蓝根多糖用去离子水溶解,常规高压消毒备用。

2)试验动物分组和不同处理。2.5月龄SPF 级SD 大鼠,♀40 只、♂20 只,按雌雄比2∶1 随机分20 组自由繁殖。母鼠分娩后,0日龄仔鼠按剪脚指(趾)甲法随机分为4 组:A 组(初乳组)、B 组(少乳组)、C组(少乳+板蓝根多糖中剂量组)、D 组(少乳+板蓝根多糖高剂量组)。A 组仔鼠正常饲养,B、C 组仔鼠每天08:00 与母鼠分笼,20:00 与母鼠合笼。A~D组仔鼠每天19:00 分别灌胃0.9% NaCl、0.9% NaCl、20 mg/kg 板蓝根多糖和40 mg/kg 板蓝根多糖,灌胃剂量均按20µL 配制,1 次/d,连续灌胃7 d。各试验组仔鼠均在21日龄断奶。

3)试验动物取材。试验结束后,分别在仔鼠7、14、21、28日龄时取材,小鼠断头致死,迅速取空肠2~3 mm,浸入新配制的生理盐水涮洗掉肠内容物,Boin,s 固定液固定24 h,石蜡切片,片厚7 µm,常规H-E染色。

4)测量指标与方法。组织切片置于Leica 显微镜下观察,利用Moticom2306/3.0 pixel图象分析系统拍照并测量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计算V/C值。每组选6 张切片,每张取5 个最高绒毛、最深隐窝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 11.0 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试验组空肠黏膜绒毛高度

由表1可知,各日龄A组仔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大于B、C、D组,各日龄B组仔鼠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小于C、D组;7日龄时,A、C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B、D组;14日龄时,A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B、C、D组,B、C、D各组仔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差异不显著;21日龄时,C组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大于B、D组;28日龄时,D组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大于B、C组。

表1 各试验组空肠黏膜绒毛高度mm

2.2 各试验组空肠隐窝深度

由表2可知,7日龄时,B 组仔鼠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小于A、D 组,与C 组差异不显著;14日龄时,C组仔鼠空肠隐窝深度小于A、B、D组,与A、D组差异显著,与B 组差异不显著;21日龄时,C 组仔鼠空肠隐窝深度小于A、B、D 组,差异不显著;28日龄时,D组仔鼠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小于A、B、C组。

表2 各试验组空肠隐窝深度mm

2.3 各试验组空肠V/C值

由图1可知,随着日龄的增长,V/C值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在初期仔鼠处于快速生长期,绒毛长度增大速度小于隐窝深度增大速度。0~21日龄时,C 组V/C值显著大于B、D 组;其中7日龄时,C组V/C值显著大于A、B、D 组;14日龄时,A、B、C 组V/C值显著大于D 组;21日龄时,C 组V/C值显著大于B 组,与A、D 组差异不显著;28日龄时,D 组V/C值显著大于A、B、C组。

图1 各试验组仔鼠V/C值

比较图2和图3可以看出,C 组21日龄少乳仔鼠空肠肠绒毛高度明显大于A组。

图2 A组21日龄空肠(10×40倍)

图3 C组21日龄空肠(10×40倍)

3 讨 论

空肠绒毛是由空肠黏膜上皮和固有膜呈指状突起突向肠腔而成,是动物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其发育状况决定着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和利用率。空肠是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最重要部位,空肠绒毛高度与吸收上皮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空肠绒毛高度的增加,使得吸收细胞面积增大,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提高,同时也有利于物质的合成。当空肠绒毛变矮时,表明空肠黏膜绒毛上皮吸收细胞数量减少,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肠隐窝是肠绒毛基部上皮细胞下陷至固有膜形成的管状结构,隐窝深度的变化反映小肠黏膜上皮吸收细胞的更新速率[10]。隐窝深度变浅则说明肠黏膜上皮吸收细胞成熟率上升,上皮吸收细胞更新速率加快,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值)是影响动物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形态学结构基础,V/C值增大,表明消化道黏膜面积变大,消化吸收能力增强;V/C值减小,说明肠黏膜面积变小,消化吸收能力减弱。

板蓝根多糖能增加空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V/C值,可能有以下2 个方面的原因:①许多研究[11-15]证实,寡乳糖、寡半乳糖、甘露寡糖等多糖均可调节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群系,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群,促进消化道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增长,故推测板蓝根多糖降解后能形成各种寡糖和单糖,抑制有害病原微生物群的黏附和繁殖,促进有益菌群的发育,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平衡,减少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对肠道绒毛上皮细胞的破坏作用,促进肠道绒毛的发育。②陈群等[16]报道,动物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更新是一个耗能过程,约占全身能量的24%,而植物多糖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影响糖代谢酶的活性,促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抑制糖异生,加速葡萄糖代谢供能,促进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和发育。有关板蓝根多糖促进肠道发育的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4 结 论

板蓝根多糖是从中草药板蓝根中提取的植物活性多糖,具有天然、低毒、无残留等优点。给少乳仔鼠灌注不同剂量的板蓝根多糖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板蓝根多糖能显著增加空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大V/C值,促进空肠的发育,增强空场消化吸收功能。使用中质量浓度(20 mg/kg)的板蓝根多糖对0~21日龄仔鼠空肠的发育效果明显,而使用高质量浓度(40 mg/kg)的板蓝根多糖对21~28日龄仔鼠的空肠发育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板蓝根空肠绒毛
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不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新疆某肉牛屠宰场空肠弯曲菌同源性分析及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窦直视法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应用
87例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特征和妊娠结局分析
板蓝根机械收获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板蓝根哪能当饮料喝
吹绒毛
夏日毛绒精灵
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