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高考的影子跟上新高考的拍子

2021-09-17 11:49明正球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高考新教材

明正球

摘   要:新高考之下,教师如何引领学生更好地适应改革节奏,是一个重要且意义深远的问题。教师通过对比新高考与老高考题型、新老教材内容的异同,反思在教学中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不仅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应该根据新高考的要求做出调整,非毕业班同样也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改革,学习新教材,领会新思想。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高考;新教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0/23-0101-02

教师应认真研究新高考怎么考,这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化学课应该怎么教。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目前高一、高二年级迫切需要知道的,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

新高考的一系列变化对于学生而言,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单独考化学,时间相较以往宽裕不少。坏处是需要学生有更广的知识储备,以往的真题参考较少。虽然有一些适应性考试的卷子可供参考,但其毕竟不是高考,所以无法从中准确总结出一套规律,唯有学生拥有更全面的知识储备才能从容应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全面地教授知识。同时考题内容更加侧重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做素材,从中提炼化学问题,这需要学生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具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相关关键能力的学生才能正确解答,这启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一、新高考背景下,对非毕业班应该怎么教的思考

非毕业班应该密切关注新高考的动向,以調整目前的教与学,力求在高一高二阶段经调整使教学符合最新的高考要求,打好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

很多人认为自然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即便是改版,与之前相比也不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经笔者研究对比发现,新教材的课程体系和老教材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是同一个内容,也有一定的删减。笔者对比了必修一、二的新老教材,发现其中的差异,现将部分例子整理如下(详见下表1)。

选化学做高考科目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化学必修教材,还需要学习三本选择性必修教材,因为结构和有机都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即在老高考时只需学两本教材,而现在要学三本,这样的变化势必需要在高一时就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统筹安排课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对课标的学习应该落实在备课中,穿插在教学里

新高考不再有考试大纲,所以教学、学习、考试都建立在对相关学科《课标》的理解上。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将原有的知识课向素养课转变,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切实在每一堂课中将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之一。

(三)更加重视实验,利用好实验工具

不仅要对课本实验进行重复与落实,还需要借助网络、文献、听课等渠道,对实验进行改进,由此让实验发挥其原本就该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面对新高考的选科形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化学,选择化学作为高考考试的科目,是选科时代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知悉,学生是否选择该学科作为高考科目,主要考虑的因素除了目前该科目的成绩、对该科目的兴趣、大学心仪的专业对高考科目的要求外,是否喜欢该科目的教师、课堂是否有趣,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能否在课堂中获得快乐,成为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学好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唯有多学习、多积累、多思考、多实践,以身作则、趣味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新高考的要求。即以研究型教师的底气,成功应对改变。

二、借助新形势、新机遇,顺风成长

这既是新教材、新高考之下的契机,又是教师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躺在老高考的影子里安稳度日,是教师责任感的缺失,进而可能面临学生信任感的缺失。自然学科虽然和人文学科不一样,即便是改版改革,核心知识也不会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依然要顺应形势,在教学上做出必要的调整与改变,时代不可能只有挑战没有机遇,也不可能只有机遇没有挑战,改革让每一个人成为“新”教师,但是也赋予了更多的挑战,挑战便是机遇,也是成长的具体方式。网站、公众号、互联网、文献……都是可以获取知识的渠道,各级各类公开课、参与名师工作室等学科交流活动,也都比以往更加便捷。因此现在的教师更要善于学习、注重积累、积极实践,走出老高考的影子,跟上新高考的拍子,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具活力的“新”教师。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新高考新教材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聚焦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