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交互体验设计探究

2021-09-17 01:18马兰谢媛
设计 2021年16期
关键词:内容情境用户

马兰 谢媛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学习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满足用户碎片化情境下的学习需求,提升移动端碎片化学习服务的用户体验。文章对移动端碎片化掌习产品的使用情境和用户的学习交互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产品交互体验中存在的问题点。结合用户的交互行为和产品体验现状,从功能和情感两个层面提出了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产品交互体验设计的策略。为设计更加合理、高效的碎片化学习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学习交互用户体验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1) 08-0134-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people's life thythm , fragmented learn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learning.ln order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in the context of user fragmentation and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of mobile fragmented learning services. This paperanalyzes the usage situation of mobile fragmented learning products and the learninginteraction behavior of users. On this basi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product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re summarized. Combining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of user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duct experienc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strategy of mobile fragmented learning product interactive experience design fromtwo aspects of function and emo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designing more reasonable and efficient fragmented learning applications.

Keywords: Fragmented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Interaction of learning

UserExperience Interaction design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面临两项重大的挑战:信息爆炸和资源碎片化。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时刻都在接受新的信息和理念,但是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无形之中形成了“碎片化”的学习常态。“偶尔打开手机看一看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学到了几个新名词;工作学习间隙利用有道学到了几个英语单词;坐公交时看了几个简短的科普视频……”不得不说,碎片化学习已经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碎片化学习在为学习者带来便捷、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知识太过零碎不成体系、易受界面干扰注意力难集中等,这些特性导致碎片化学习往往止于表层、无法促进深层次的学习,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交互设计来优化用户的学习体验,提升碎片化学习应用的用户体验,变得尤其重要。本文对移动端碎片化学习情境和行为路径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产品交互体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产品交互体验设计策略,以推动碎片化学习产品的体验优化。

一、移动端碎片化学习

(一)移动端碎片化学习的概念与特征

关于碎片化学习,虽然在教育学领域已有较多研究,但其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分析大量学者们的观点和查阅文献,可以得出:移动端碎片化学习即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多样化的应用学习并挖掘有意义的知识碎片,并对知识碎片进行主动加工、存储、应用的过程[1]。

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时间地点随意性。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被分割成许多零散的碎片,很多“在路上”的時间往往被用来“充电”学习,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受约束。二是学习内容碎片化。“互联网+”背景下,微课、短视频等“微形态”媒介的出现导致了当下人们的“快餐”式学习方式,大量的信息被拆解为独立、零散、不具有逻辑结构的小片段。三是学习工具多样化。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人们可以借助多种媒介来获取知识,例如微信、微博、短视频、数字广播等,它们不仅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和单一性,还实现了音频、视频、文本、图片等多形式的融合[2]。

(二)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交互行为分析

1.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产品使用情境:设计需要满足产品使用情境下的用户目标,在移动应用的设计中,使用情境决定了用户在什么情况下对产品产生期望,而满足用户期望正是用户体验的基本要素。在不同情境下,用户的感受不同,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同[3]。碎片化学习这一行为涉及到了多种使用情境。表l以用户一天的活动为轴线,将具体场景下的学习需求和情境需求进行了一般性总结:

通过以上碎片化学习产品使用情境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场景下用户的需求有明显的差异。例如碎片化学习最常发生的情境一通勤路上,这一情境具有拥挤、移动的特性,设计要注意考虑碎片化学习过程的快捷性与简洁性,媒介选择一般为视频或音频。而工作和学习的情境下,操作环境比较安静、稳定,这种情境下的碎片化学习多是基于学习或工作中所遇问题的搜索学习,此时用户对知识的关联性需求和工具辅助需求是最重要的,设计则要考虑关联性内容的连接与碎片化内容的管理整合。只有与使用情境适配,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2.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交互行为: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而不同的目标则导致了用户行为的不同。辛向阳教授在《混沌中浮现的交互设计》中将交互设计中的动作进程分为三种模式:渐进式交互、往复式交互、随机式交互[4],如图l。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中的学习交互也可以此划分。

(1)渐进式碎片化学习交互:渐进式行为发生的前提是用户拥有明确的目标。即进行碎片化学习时,用户知道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主题,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根据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的知识学习,用户的行为路径是直线型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图2 (a)。(2)往復式碎片化学习交互:往复式行为是用户有具体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行为。往复式碎片化学习是基于具体的问题进行搜索,之后根据所获内容解决问题的程度,前后往复的进入和退出页面,路径是来回重复,不断选择的,如图2 (b)。(3)随机式碎片化学习交互:随机式碎片化学习是一种没有目标,跟随式的学习。高热度的内容、APP内的推荐广告等都可能成为用户的学习对象,此时的路径是不具有方向且杂乱的,如图2 (c)。

二、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产品的交互体验

交互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与产品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后的主观感受[5],包含功能上的体验和情感上的体验两个方面。

(一)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交互的功能性体验

1.资源获取与交互体验:碎片化情境下用户通过主动搜索和无目的浏览来获取内容,这一过程中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触点有两个方面:搜索导航和内容分类导航。

用户期待流畅的搜索体验。成功的搜索导航不仅能使用户快速获得想要的内容,还可能激发用户对其他相关内容的兴趣,从而拓展视野。各大搜索引擎中即时热门搜索、历史搜索记录等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一点在碎片化学习中有极大需求,可使用户在不断被打断的学习中避免重复地搜索相同内容,减少操作时间。但目前学习产品在搜索时缺少历史记录、筛选等功能,模糊匹配不够人性化,内容定位难(如图3),降低了用户在碎片化时间内获取资源的效率。

用户在碎片化情境下的学习通常是从无目的浏览开始的,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的注意,并引导其获取当下所需内容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产品提供给用户必要的内容引导,将学习资源进行清晰分类并展示给用户,以预设的分类引导用户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需求,准确地找到需要的资源。现有碎片化学习应用多是以推荐板块来满足用户的被动浏览学习行为,内容分类导航缺失,用户无法快速区分和理解分类框架,产生混淆之感,浏览体验差。

2.知识吸收与交互体验:碎片化情境下用户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吸收内容,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触点主要是标记内容和提取重点内容,以备学习回溯和知识内化。

用户在学习随时可能中断的情境下,通过收藏、为知识点归类等方式来标记所学内容,为再次学习回溯提供便利。但目前典型产品中这方面的功能还只是一键收藏全部内容或者通过文件夹形式进行归类,不支持用户对详细内容的收藏记录,碎片化情境下的学习要求内容更精准操作更快捷,而现有产品的收藏和标记方式会对用户后期的学习回溯带来较大的问题,如图4。

学习的过程并非仅仅学完内容,后期的知识总结是用户碎片化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过程中的交互包括记录笔记和历史内容的整理等。在移动端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往往会造成看了很多但记得的很少的状况,因此对碎片化内容的总结管理便显得格外重要。现有的产品中整理和记录等工具辅助功能缺乏,深度学习体验低于传统课堂学习和纸质记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效果,影响学习体验。

3.知识交流与交互体验: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分享交流能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促进辩证思考与扩展联想。目前学习应用中的交流互动主要是内容下的实时评论。用户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退出学习页面即可随时在内容下发表评论或是回复他人评论进行交流,这一方式虽缩短了用户的操作路径,但极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影响独立思考,造成学习状态中断的风险,同时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低质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用户学习交流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减弱了群体互动在个体知识建构中起到的正向促进作用。

(二)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交互的情感性体验

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中的交互体验不只是可用性层面的功能体验,更要落实于用户的情感诉求[6],用户对产品交互的情感需求是由良好的交互界面和流畅的交互流程来实现的。

1.交互界面的情感化:现有移动端学习产品的界面设计以简约风为主,引入扁平化插图、三维卡通等形式,将日常的学习场景与产品界面相结合,使人们在使用产品时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共鸣,可以有效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情感依赖。但是对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方面仍有欠缺,不同的用户在不同时期,对学习的需求也不同。所以设计针对不同的用户,要考虑不同情境下的切换,满足多种情境下的情感需求。

碎片化学习的时间地点较为随意,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随时可能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在界面设计中还要考虑添加趣味性元素吸引注意激发兴趣,使用户保持学习状态。

2.交互流程的情感化:在产品设计中,符合用户行为与体验期望的交互流程可以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距离,使用户在情感上对产品产生依赖性。

碎片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其有效学习的完整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选择、学习吸收和分享交流,以此形成学习闭环,这一完整路径之后感知学习成效,从而产生对产品的正面或负面使用体验。现有的碎片化学习产品在设计中多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忽略了用户产生正向成效感知的完整路径,不符合用户的学习行为过程,对于学习内容的连接以及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引导,产品与用户之间缺乏情感交流,降低了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三、移动端碎片化学习产品交互体验设计策略

(一)功能層面

1.交互界面一关联性与明晰性设计提升浏览体验:碎片化学习的内容往往简短且相对独立,这些片段化的知识不具有逻辑结构,学习者难以进行深层的知识挖掘,不利于知识的记忆与内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碎片化知识的关联性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交互设计中可利用线条、色彩、卡片等元素划分不同类型的内容,通过多级属性标签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关联起来,使用户自觉地把这些内容归为一组,引导对关联性知识的浏览。同时对于关联内容之间的连接与切换要尽量避免对用户学习的干扰,在不干扰原页面的情况下进行关联内容的拓展,如以浮窗的形式显示拓展内容。

碎片化情境下的浏览对内容的丰富性有很高的要求,通常产品包含的信息繁多,因此碎片化学习产品的界面设计中明晰性尤为重要。一方面,在界面中要控制呈现适度的信息量,对页面内容进行层次分类实现内容整合,降低页面的冗杂度;另—方面,明晰性还体现为层次明确的内容分类,为用户展示完整的框架建立信任,并引导用户明确其所需内容。

2.交互操作一学习引导与流程简化提升学习体验:在具体的学习交互中,行为引导直接影响用户的学习体验,此处的行为引导即根据对用户碎片化情境下的学习行为分析而形成的学习流程引导。内容从展示到被获取,是通过学习行为来实现的,用户在进行碎片化学习时,遵循怎样的逻辑或是怎样的流程能更加便捷、高效,这应该是交互设计中要考虑的核心内容。它应当是通过对用户在碎片化情境中的渐进式、往复式、随机式三种模式下的学习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以促进深度学习为目标,通过预设好的学习步骤引导用户更深度的学习,提升学习体验。

碎片化情境下,用户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学习随时可能中断返回主页或退出应用界面,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进入和退出学习界面的操作应尽可能简化。最少的操作流程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完成学习或搜寻目标,如增加产品内部的学习快捷入口、对较长的学习内容添加索引、页面内容整合等方式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学习效率和体验满意度。如图6为网易云课堂和腾讯课堂进入学习界面的步骤对比,腾讯课堂的交互方式大大降低了操作复杂程度。

3.工具设计一知识管理与内容社群促进深度学习:知识碎片孤立、缺乏系统性是移动端碎片化学习的特征之一,要实现有效的学习,需要提炼散乱内容并进行整合来完成碎片的“拼图”。因此,产品设计中引入工具进行知识管理以促进个人的知识内化,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内容。产品设计中可引入快捷摘录、卡片工具、思维导图等多种工具来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整合,促进深度学习。如图7中得到APP的“笔记”功能,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可进行摘录或记录感想,添加至个人笔记中,个人笔记也可作为社交动态发布,虽工具还较为单一,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用户建立自己的知识库,促进知识内化。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会产生强烈的表达分享和寻求共鸣的需求,渴望与具有共同目标的群体进行交流互动。群体性互动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还可以提高用户对群体学习的归属感。碎片化学习产品作为一种知识传递的工具,最大的特性为其内容属性,学习者希望交流互动围绕内容进行,因此建立内容社群对于具有精准和快捷性需求的碎片化学习者来说是最适合的互动方式。内容社群以一个话题、一本书、一个事件为中心,讨论围绕单一的主题,社群内的学习者具有相同的学习目标,组织目的更明确,内容传播速度快,成员之间的紧密度更高,能够促进个体更高效地深化理解,激发用户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感层面

1.产品形式一情境适配与趣味设计激发情感联接:移动端碎片化学习具有随时性和偶发性,发生的情境多种多样,设计中要根据用户当下的学习场景进行课程推荐,将内容与使用场景相匹配,提升产品的亲切感,使用户产生信赖感。与此同时,基于多样的学习情境,用户对媒介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在时间充裕、环境安静的情境下用户偏向于文字学习以更好地理解吸收;在移动情境下用户偏向视频学习以加强沉浸感减少外界干扰;在学习目的性较弱的情境下则偏向音频内容的学习以解放双手和双眼。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应为用户提供适配的内容和学习媒介,满足用户当下场景中的需求,拉近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由于碎片化学习的时间较短且零碎的特点,用户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无关内容吸引,因此产品设计还要重点考虑如何以趣味性的形式短时间内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使用户保持注意力集中。学习类产品的趣味性可通过闯关、卡通形象陪伴式学习等方式来实现,将有趣的元素和机制应用在产品内容中,激起人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如语言学习产品“多邻国”中的游戏闯关、情景故事和“Duo”的卡通形象,陪伴式的学习可使用户与产品之间产生情感联接,促进持续的参与和使用。

2.学习交互一成果反馈与实践引导激发成就感知:反馈是用户成功理解产品和使用产品的必要因素[7]。学习活动中,成果反馈会直接影响学习的热情和是否持续使用。碎片化学习的过程是多种操作行为的组合,用户希望每一项学习操作都有收获,因此需设置多渠道的成果反馈,构建多链路的成长路径,激发成就感知。将学习记录、参与情况等多项内容反馈给用户,使用户直观感受到成果,同时可生成图片或图表进行分享,提升个人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得到APP的“学习成就”版块,对笔记、听书读书、阅读文章等内容生成学习数据,以图表进行可视化呈现,同时根据学习数据以发放勋章、证书和累计学分,给予用户多链路的成果反馈,激发用户的学习成就感,如图8。

知识的实践应用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实现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但碎片化情境下的学习往往缺少实际的应用场景,长时间的快速浏览与被动接受造成遗忘程度高,内容留存率低。为碎片化学习者提供知识应用的机会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并在成功的应用过程中激发成就感知。在产品设计中可参考用户学习过的内容记录,当出现同类型内容提问时引导其解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引导用户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这对于用户自身的知识建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不断的解答与提问中深化自身知识理解,同时获得满足感,激励其持续参与。

结语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人们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发展到电子设备支持下的网络化学习,再到如今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碎片化学习,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了移动端碎片化学习的发生情境和用户行为,从功能和情感两个层面分析碎片化学习应用设计中的交互体验,创新性地从碎片化学习的特征和学习行为出发提出优化碎片化学习产品用户体验的设计策略,为今后的产品交互升级、优化学习模式和学习体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承博,李小半,赵丰年等人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 (10):26-30

[2]贾娟探析“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46-47

[3]刘永翔,欧婧移动支付平台设计中的交互体验研究[J].设计,2015 (01):106-109

[4]向阳.混沌中浮现的交互设计[J].设计,2011 (02) 45-47

[5]谭亮用户体验的设计[J].中国金融电脑,2009(10):55-58

[6]刘永翔,欧婧移动支付平台设计中的情感诉求[J]现代装饰(理论),2013(12):26-27

[7][美]唐纳德A诺曼未来产品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9: 136

猜你喜欢
内容情境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信用卡资深用户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