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09-17 09:27钟志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博物馆

钟志诚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不断加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历史文明重要载体的博物馆,获得长足发展。然而其在运营管理中没有注意人才资源匮乏、管理体系缺乏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博物馆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影响文物的研究价值。因此,文章以华侨博物院为例,对当前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化工作理念的先进管理模式,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信息技术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历史中,遗留众多文物。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长期缺乏管理、保护,损坏严重。因此,人们要运用专业的技术与手段对其进行修复与保管,确保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 现阶段我国文物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

1.1 人才资源匮乏

博物馆内的文物管理工作极为严谨,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目前,国家虽然对博物馆管理建设工作投入了足够的支持,然而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认为与文物管理相关的工作属于冷门职业,很少有人专门学习此专业内容,相关的从业人员较少,博物馆很难招收到专业的管理人才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博物馆内工作任务繁重,人们不仅需要针对文物进行烦琐的编档管理工作,而且需要针对不同的文物进行分类维护保养。

例如,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珍藏文物展中有陈嘉庚先生耗费毕生心血从全国各地收集的文物,在经过漫长岁月侵蚀后较为脆弱。因此,这些文物对于存放环境有着特殊要求,在进行日常保养工作时要极其谨慎,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此工作环境下,不仅工作任务繁重,同时收入值也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预期值,许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都不愿意到博物馆参加工作,进而导致博物馆人才资源匮乏。

1.2 文物管理制度落后

现阶段博物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条令来作为日常工作的执行标准。而这些法规确立的主要目的大多在于确保文物在展览过程中避免受到损坏,以及防止我国宝贵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这些法规虽然对文物形成了完善的保护作用,却没有考虑到文物作为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所携带的文化属性,导致当前部分博物馆在开展文物管理工作过程中,还是沿用“重保管轻展示”的管理工作模式。

例如,华侨博物院为了呈现出华侨先辈们拓荒开发的伟大历程,不光收集了当时人们的一些开采工具以及生活用品,更是参照历史记录仿制出“铁皮屋”等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建筑物。为了避免其中的珍贵文物遭到损坏,展厅内一般都使用仿制品为人们进行展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无法更加真切地了解这部分历史文明,没有将文物的应有价值体现出来②。

1.3 文物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虽然促进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然而就当前的工作成果而言,依旧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目前博物馆的数据系统缺少独立的分析管理功能,并且对于数据的采集处理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还依赖人工操作,无法实现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这样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博物馆对于文物的收集整理工作仍然是以人力作为主导。仅仅实现从手写编档转变为键盘输入,对于人力的解放并不明显,依旧是单纯对文物信息进行记录,没能实际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此外,文物的日常管理、展示等工作数据也需要通过人工统计来进行整理,使文物循环展示的筹划工作不够合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博物馆展示的藏品种类单一,或是在进行文物征集工作时收入重复藏品①。

2 博物馆文物管理的优化对策

2.1 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思想素质,不单单是要加强对文物方面的知识学习,同时还需要了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如此才能够在接触文物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物的人文内涵,进而更好地将其社会效益开发出来。以华侨博物院为例,在为参观者介绍某样馆藏文物时,管理层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能够详细地介绍该文物的历史背景,更要为参观者说明该文物蕴含的人文价值与历史价值,并在工作过程中坚持“双语讲解制度”。同时华侨博物院建立了“华侨博物院之友”服务平台,每年招收一部分志愿者团队协助博物馆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其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注重不断地自我提升与充实,通过了解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了解各种类型文物的保养与修复知识,培养具有修复技能以及保护设计的双技能型人才,同时完善当前博物馆修复设备,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硬件支持。

再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观念,积极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侨务论述提出的核心内涵,确保博物館的管理工作围绕“根、梦、魂”三项概念全面展开。并将工作的目光投向如何向人们阐释华人华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上,特别是强调干部群体,需要在此过程中坚定信仰以及认识,体现出新时期勇于担当的全新干部形象。

最后,博物馆需要重视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养,定期为员工组织培训活动。特别是针对基层管理工作人员,博物馆要为其提供丰富的培训和轮岗机会,引导其了解各种类型的专业技能,并最终根据员工的发展状态来帮助其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从而促使自身管理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②。

2.2 完善相关资产管理制度

博物馆在进行文物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从藏品的购置成本方面进行考虑以外,同时还应当从文物自身的文化价值与传承价值方面进行思考。就这两方面的价值而言,文物代表着一个特定时期的精神文明,其价值远远不是简单地征集成本所能衡量的。因此博物馆需要对其单独建档,将博物馆藏品与具体文物区别开来,避免与馆内其他资产并列,造成管理模式的混乱。

首先,博物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地规划每年文物收藏计划,不但要保证文物藏品的数量逐年增长,同时还要保证文物收藏质量也随之获得提升,并不断扩充馆藏体系,向人们展示更丰富的文物类型。

其次,博物馆还应当遵循国家对于文物保护性研究的具体制度,合理地安排文物展出时间,确保能够体现文物的人文价值。例如,当地政府部门可以针对博物馆制定一套成熟的绩效考评制度,根据博物馆日常工作中珍贵文物的展出时长与频次来对博物馆进行绩效打分,以此来量化评判博物馆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出的具体作用,并将此作为下一年文物征集经费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办学术委员会以及学术讲座等科研性组织活动。如华侨博物院为提升自身管理工作水平,坚持每个季度举办一次有关文物修复、馆学研讨、华人华侨、藏品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座谈会,以此提高自身在文物管理以及学术研究方面的专业性。

再次,在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专项调拨资金方面,博物馆也应当坚持透明化管理模式,并合理规划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坚持用最小的投入成本,来换取文化保护工作最大的回报,在促进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博物馆自身在文物管理工作方面的实效性③。

最后,随着博物馆馆藏种类的不断增加,还应逐渐地增加原有馆址面积,以此确保博物馆能够妥善地对各类文物进行管理收藏。例如,华侨博物院在陈嘉庚先生的主持下,原计划是建立四个馆区,一共有5座展览大楼。但最终由于先生离世,仅仅在1959年建成1座大楼。其余用地受到他人挤占,需要有关部门对此提高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促成华侨博物院的原有建设计划。

2.3 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现阶段,博物馆数据管理工作已经具备了初步规模,大量的馆藏信息资料统计得相当完善,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实现管理系统与资料系统之间的对接。截至目前,大部分博物馆内的信息管理系统依旧单独形成一个体系,与馆藏文物资料之间的对接依旧需要人工进行衔接。这种模式不仅低效并且容易出现疏漏,因此当前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原始档案的建立,将文物的征集记录、文物说明、原始发票等数据规范化处理,建立高度统一的业务流程。在相关资料入库之前由人工进行核对确认,保证数据资料与馆藏物品之间相互吻合,并且在统一原始数据基础上,根据国家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规范流程来为文物进行建档管理,自动针对文物生成唯一编号。

其次,博物馆的内部管理系统之间要网络互通,能够做到根据馆内藏品的调动轨迹进行实时记录,而不是需要人工输入藏品动态数据,以此实现对馆内展出信息的真实记录。并根据藏品类别来自动生成更加合理的展出计划,从而促使博物馆业务流程更加规范,不仅实现登录系统查找文物资料的简单功能。在此基础上,加强馆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定期引入不同类型的主題特色展览活动,并以自身馆藏文物为基础,与其他博物馆之间进行对外流展,以此增加华侨博物院在文化宣传方面的影响力。

最后,博物馆还应当借助管理系统,建立群众服务平台,加强博物馆自身的文化普及功能,便于民众开展文物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渠道来实现自我的宣传与推广,以此增加博物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①。例如,华侨博物院以官方网站作为平台,对外开设了专门的群众访问端口,使得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同时借助当前丰富的新媒体渠道,在抖音、微博、微信等多个社交平台成立自身的门户网站,充分整合文字、图像、音频、影像等多种资源来扩展自身文化传播功能,进而有效促进“数字华博”计划的顺利实施。

3 博物馆文物管理的信息化的具体建设途径

3.1 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博物馆需要以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基础,将馆内的安全责任制度、岗位培训制度、应急预警制度等管理条例输入到数据库当中,促使信息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严格依照博物馆的规章制度来执行管理条例。监督工作人员需要规范自身的职能行为,避免违规操作的现象出现。以华侨博物院为例,场馆内的清洁人员在进入特定区域进行清洁作业时,需要在规定时间进入,并且作业时间受到严格限制。一旦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段进入到相关区域,那么系统便会启动警报程序,并自动识别工作人员的身份标牌进行记录,从而真正实现岗位责任制,为文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

3.2 建立文物数据档案

档案是文物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以往的博物馆展出计划通常都是根据人工进行制定,但是博物馆内的藏品规模庞大,其中包括各种类别的文物器皿,同时还含各种珍贵生物标本、地方的文化象征物品等。因此,依靠人工制定展出计划不仅不科学,同时在博物馆整理自身馆藏的过程中也会带来诸多的不便之处。

以华侨博物院为例,截至2017年统计,该馆内便已收藏了7000余件藏品,面对这样庞大的文物储备,博物馆可以建立数字化管理档案,将文物的三维图片、尺寸规格、物品说明等信息统一录入档案当中,并在对应位置上留下代表产品编号的专属标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仅仅需要通过扫码器识别便可以生成与文物相关的文字说明,不仅提高了人工管理效率,还可以借助系统来辅助人工制定管理方案②。

3.3 建立博物馆群众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要保证信息的通畅性,因此博物馆需要安排专人来对服务平台进行维护与更新,并在平台上实时答复民众的一些问题。例如,华侨博物院可以定时将自身的一些展出计划更新到网络中,使群众能够及时获知博物馆的最新动态。

除此之外,华侨博物院还可以在平台中征集民众意见,了解民众对于哪方面的藏品更感兴趣,从而推出主题展会。还可以在平台中针对民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包括文物知识、日常维护工作细节等内容,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从而让民众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应当加快信息化建设进度,保证自身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并加强文物博物馆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促使博物馆更好地向人们展示自身,从而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博物馆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博物馆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