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17 17:47覃方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6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慢性心衰情绪管理

覃方洁

摘要:目的 探析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0.1~2020.12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通过随机盲化法列为对比组与结合组,对比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结合组4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对其6min步行距离、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比评估结果。结果 与对比组比较,护理前组间6min步行距离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较低,P<0.05;与对比组比较,护理前两组焦虑(SAS)、抑郁(SDS)、生活质量(SF-36)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SAS、SD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结论 慢性心衰患者通过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护理能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建议采纳。

关键词: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情绪管理;步行距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6-146-01

慢性心衰指的是持续处于心力衰竭状态,老年人是该病好发群体,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乏力等表现,该病有较高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对于慢性心衰患者除了常规给予相应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极为重要[1]。运动康复护理属于以系统性运动锻炼为主的一种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该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而情绪管理是对患者情绪进行管理的一种护理措施,通过有效管理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协助其树立治疗与护理的信心,提升其配合度,避免不良情绪引发的应激反应。为进一步了解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展开以下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于2020.1~2020.12内收治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盲化法将所有患者列为对比组与结合组,各40例,本研究均取得伦理委员会审核且同意(批准文号:IRB-2017-289),对比组男女各23、17例,最低52岁,最高81岁,均差(68.54±5.46)岁,患病时长最短3年,最长8年,均差(6.24±1.3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13例,Ⅳ级15例,结合组男女各19、21例,最低51岁,最高80岁,均差(68.47±5.35)岁,患病时长最短3年,最长7年,均差(6.18±1.26)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4例,Ⅳ级13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组间年龄、性别、患病时长、心功能分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订同意书,P>0.05。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1.健康宣教:以患者文化水平为依据,向其讲解疾病知识、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及护理措施等相应内容,加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程度。2.环境管理:确保病房内环境安静、清洁,光线充足柔和,保持适宜湿温度,定期对病房内地面、空气、桌椅等进行消毒,限制探视人员,降低人员走动量。3.监测病情: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告知医生并作出相应处理。4.饮食护理:依照患者病情状况与饮食喜好为其拟定科学化的饮食方案,嘱患者摄入清淡、易消化类饮食,确保排便通顺。5.用药护理:依照患者病情状况指导其正确服药,并以此为依据遵医嘱调整药物用量。

结合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1.运动康复护理:对于心功能Ⅳ级患者嘱其绝对卧床,并每日协助其在床上展开4次关节被动运动,同时辅助其进行翻身、洗漱、进食等日常活动;对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嘱其卧床静休,待病情平稳后指导其下床活动,辅助其展开站立、行走等锻炼,每日锻炼6次,依照患者病情恢复程度适当加大锻炼时间与强度,在锻炼过程中密切监测其心率;对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嘱其保持充足休息,适当进行运动,如爬楼、散步等,依照其心功能恢复状况逐渐加大运动强度;对于基本恢复心功能患者为其拟定个性化运动计划,每次锻炼20~30min。2.情绪管理:待患者入院后全面掌握其生活习性、病情状态及经济状况等,对其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评估,随后拟定针对性情绪管理计划;每日与患者及家属沟通15min,保持耐心、热情的态度,针对患者及家属问题疑虑及时作出解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阐述慢性心衰相应知识;与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自身病情的影响,指导其学习缓解情绪的方法,如阅读书籍、听舒缓音乐及放空冥想等,予以患者心理援助、安抚等,协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与获得亲属的情感支持。

1.3 观察指标

(1)对患者护理前后6min步行距离进行评估。

(2)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2],共100分,<50分无焦虑、抑郁;50~75分中度焦虑、抑郁;75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同时以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3],总分为100分,其生活质量随评分增长而升高。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6min步行距离

与对比组比较,护理前组间6min步行距离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较低,P<0.05。见表1:

2.2 比较情绪状态与生活质量

与对比组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SF-36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SAS、SDS评分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通常给予抗心衰药物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但治疗效果具有一定限制,且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会受到身体、情绪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为此辅以相应护理措施极为重要。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比组比较,护理前组间6min步行距离、SAS、SDS、SF-36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结合组6min步行距离、SAS、SDS评分均较低,SF-36评分较高,P<0.05。运动康复护理是近些年新型的一种护理措施,其主要以系统性锻炼为主,通过指导患者展开运动锻炼以提升其心肺功能、身体状态及运动功能,促使病情得到恢复,当前运动康复护理已在诸多疾病的康复阶段得到应用。有研究显示[4],运动能促使机体血液循环,显著增加心脏输出量,使冠状动脉得到明显扩张,能有效对心肌供血功能进行调节,同时能显著增加血容量,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且运动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病情快速康复。但因慢性心衰患者多存在不良情绪,单纯运动锻炼无法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为此需辅以情绪管理,清除管理指的是通过探究个体对自身情绪与他人情绪的认知,培养其驾驭情绪的能力,继而良好的管理自身情绪,在对患者展开情绪管理期间针对其情绪展开探究,充分掌握、认识患者情绪,并培养患者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最终从根本上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可有效提升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能力,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蔡燕,张红.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运动康复效果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112-115.

[2]黄艳,滕林,席祖洋,等.慢性心衰患者对不同运动类型的耐受性[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5):96-102.

[3]王博,张英杰,李强.探究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RAAS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8,39(18):37-40.

[4]王锦能,何雪雪.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分析[J].河北医药,2021,43(8):1230-1232.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慢性心衰情绪管理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测价值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