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2021-09-22 10:21王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教育

王黎

孩子一生要经历的三种教育,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深远。有好的家庭教育,就有好的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初接触和连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关系,直接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兴趣等人格特征的养成,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第一步,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支柱。亲子关系作为一种情感方面的因素,虽然不能直接介入孩子认知结构本身,无法直接决定孩子的学生成绩,但它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情绪、性格等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亲子教育,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该如何正确有效的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呢?有效的沟通是一种不错的途径。沟通,泛指人际交往过程中使双方关系相通连,疏通彼此的意见。在沟通过程中,受到双方文化背景、专业知识、价值取向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所获得体会理解的信息往往有所不同,导致在沟通中产生诸多障碍。中国人为人比较含蓄,多数时候并不会直接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直白的表述出来,而是使用暧昧的沟通方式,说话讲究听音,从而造成了沟通障碍,最终导致沟通无效。

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指责抱怨”、“唠叨”是常见的、错误的、无效的沟通方式。家长经常会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指责抱怨。“谁让你玩游戏了?作业写完了就去看看书,没事儿就知道玩游戏。”家长的本意是你不应该看电视、你应该去学习和看书,家长会用这种指责抱怨强迫孩子们按照他思维中的“应该”去做。这种听话不代表孩子同意父母的想法与做法,这仅仅是一种屈服。但是有压迫就有反抗,而且还会以更强大的力量进行反抗,这是非常可怕的。也许孩子们不在当着家长的面看电视了,但是他会找各种各样的机会看电视,偷着看,去别人家看,甚至去网吧看,这样的指责抱怨不仅没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还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后患。

唠叨也是家长常用的一个方法,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家孩子不唠叨他就不去做,一定得多唠叨几句,我唠叨我自己也知道,但我是为了他好啊,这要不是我的孩子我能说他吗?他要是向某某的孩子那么听话,我也不至于唠叨他。”很多家长唠叨的初衷都是——我为你好,这是一个杀伤力非常大的词语。当你给的与孩子的要求不一致时,孩子虽然不想要,但面对如此真诚的家长,听到父母伤心的说“我是为你好啊,我是你妈妈啊,不是你妈我能管你吗,我不会害你的”孩子会因为这样的话感到无措,感到纠结,听从家长的就要违背自己的内心,想要拒绝又不希望家长为自己伤心。一般情况下,当人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会选择逃避,最严重的逃避就是逃避这个世界,有些孩子面对家长过高的期望又达不到时甚至会因此选择轻生。

因此,想要实现有效沟通,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特别是与孩子的沟通中,重要的不光是父母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有效沟通多数被称为一致型沟通,需要既关注自己的感受,也关注他人的感受,同时还能照顾当下的情境。

下面将以一个常见的案例进行分析,分别解读大多数家长常见的做法和“一致型沟通”所采用的做法。

案例:上初中的孩子在学校打架了,母亲在跟老师沟通后,又给对方的家长道了歉,看望被打伤的孩子后,疲惫的回到了家中,开始和自己的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面对这一情景时,首先会在与孩子谈话之初,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妈妈知道这件事挺难受的”,“妈妈听说你打架了,挺伤心的”。这样做是正确的,但很多家长表达的自我感受是“伤心”、“难过”等负面能量。其实绝大多数母亲心中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在担心孩子,怕孩子在打架的过程中受伤,但家长们往往传递给孩子的只是一个自己很难受的负能量,没能将自己的关心传递给孩子,未能给孩子一个正向的支持。

其次,有些家长在谈话中,会不断的询问“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你是不是愤怒了”、“你是不是……”这样看似很用心,但实际却没有产生希冀的效果,因为这样的问题本质是在判断孩子,给孩子下定义,这是孩子们天然所反感的地方。

同时,家长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本质是在让孩子找理由。找理由是向外看的,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模式,遇到问题就会向外找理由,不会反思自我,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如果孩子面对家长的询问,又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就只能通过撒谎来应付家长。家长询问事件的过程是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习惯,这是不可取的。如果孩子拒绝找理由,不说话,很多家长还会开始指责、唠叨,甚至会谩骂孩子,在唠叨的过程中,家长会把孩子以前犯下的错误拿出来再说一遍,这就变成家长的情绪宣泄,不但不能解決问题,更会让亲子关系产生裂痕。

若采取一致型的沟通,在这种孩子面对困惑的情境中,家长可以在情境允许的情况下,在考虑到孩子尊严、心理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焦虑和担心直接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处理办法,具体的方法如下。

第一,客观描述当前的事实。如“今天我被老师叫到了学校,因为你把别人打伤了,我挨了老师一顿训说。”

第二,说出自己的感受,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我很生气,你怎么可以打架呢?当然我也很担心,你如果受伤了怎么办?”

第三,探索孩子的需求,找到他这么做的需求在哪里,做了这个满足了什么,这是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如“听老师说,是因为对方当着很多人骂你,你才打的他,儿子你想过吗?他骂你是伤害到你什么了?”(等待回应)“儿子你长大了,你为了维护尊严而做出了努力!”

通过这样一致型的沟通,母亲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做到了真正的共情,同时帮助了孩子认清错误、找到处理类似事件的好办法、树立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事实上,孩子是否听你的话取决于孩子和你之间的关系。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如果你的爱没有恰当地表达就是问题,收到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亲子关系中的大多数问题在于不平等、少沟通和家长作风。

因此,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基础.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密切、平等和建设性的亲子关系。我们以孩子们能感受到的方式给予孩子们爱。当一个孩子感受到爱时,他就学会了爱自己和他人。小学阶段是亲子相处的黄金时间,孩子各方面发展的可塑性强,家长应该珍惜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光,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陪孩子共同走过健康、快乐的小学时光。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