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姓名文化异同

2021-09-22 09:29丁程陈诗周莉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西方比较分析姓名

丁程 陈诗 周莉

摘 要:中西方两种语言在姓名的命名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迥异点。本文通过剖析中西方姓名的共同点以及主要差异,试图从姓名中蕴含的意义、思想文化背景、命名结构、姓氏来源等方面入手,对中西方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西方姓名的文化异同,揭示中西方姓名的丰富内涵,从而对人类姓名文化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

关键词:姓名; 中西方; 异同命名;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167-002

1.引言

姓名作为一种简单符号,亦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用以互相区别的一种文化标识。因其受到人类文明演进中历史、地理、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各个地区的姓名都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及特点。比较中西方国家的姓名,可以了解中西方在习俗、历史、情感、宗教方面的异同[1]。姓名的给定与中西方的社会习俗、宗教背景、情感愿望以及承载的志向有着密切的关系。简而言之,姓名是文化的反映,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的内涵,不仅有助于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区别,也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英语。

2.中西方命名的相似之处

中国俗语有言:“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这足见很早之前人们对于姓名就很重视,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都非常谨慎。研究发现,中英姓名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2.1姓名蕴含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待和美好祝福

人的名字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同时也是其存在于社会之中并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父母都希望将美好的含义添加进孩子们的姓名中[2]。俗话说:“儿女的名字就是父母的希望。”在中国,人们通常喜欢用吉祥寓意的字样作为孩子的名。给男孩取名时常用天、涛、伟、峻等较为恢弘大气的字眼,给女孩取名时则更偏向于淑、婉、颖、怡等象征美好品质的字眼。

同理,在西方国家,人们会使用诸如Alice(高贵的)、Ruth(美丽)、Nancy(文雅的)等词汇为女孩取名,为男孩取名时则会使用如Peter(坚如磐石的)、France(自由的)、Brian(力量与美德)等字眼。

2.2姓名中的男尊女卑

在过去的中西方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均在姓名中有所体现。毫无疑问,这与人们在其民族发展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及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在中国,随着父系社会的逐渐发展,按照封建伦理规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女性的姓名文化也因此為这套约束化的封建宗法思想所深刻影响。例如某女子在娘家称为吴氏,出嫁后则随刘姓丈夫更名为刘吴氏。英语姓氏中也是同样如此,女子婚后也需要改为男方的姓。Alice White的丈夫姓Smith,那么婚后就需要改叫为Alice Smith。这便是男尊女卑观念在姓名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女权运动不断高涨,女性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如今出嫁随夫姓的习俗已基本被取消。但在西方国家,婚后改姓夫姓的风俗基本上沿用至今。

2.3姓名具有指代意义

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某些科学家、历史人物、发明者等的姓名除了指称特定的人外,因其具有相应的历史典故,也可以构成双关、典故、借代、暗喻等修辞格,演变为一种特殊的指代,使语言更加丰富。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英语社会中人们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其特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源自《圣经》并具有指代意义的人名包括:Solomon(所罗门),现已成为“智慧,智者,聪明人”的代名词,Queen of Sheba(示巴女王)意味着“美丽”。中文中也同样如此,《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常用于指代“病美人”,《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常用于形容好吃懒做的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则是聪明机智的化身。

2.4姓名中的纪念意义

在中西方取名文化中,名人姓名、重大纪念日、出生日期及地点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也常常会出现在姓名中,以示纪念和尊敬。

汉语名有东升、秋月、朝生等表示出生日期的,也有京生、海南等表示出生地的,1949年至1966年以来频繁使用的名字则是建国、抗美、援朝等与新中国成立相关联的字。英文名有Edward(爱德华)、Sidney(悉尼)等与地名有关的,也有诸如Washington(华盛顿)、Lincoin(林肯)、Franklin(富兰克林)等直接以名人的名作为自己的名。这类取名都蕴含了一定的纪念意义。

3.中西方命名的主要差异

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恰恰体现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社会的人的姓名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因此,通过研究姓名差异,可以了解不同社会之间的思想文化背景差异。中西方姓名的命名结构和姓氏来源不同,都反映了中西方社会文化习惯的差异。

3.1姓名反映的思想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普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人做事极其讲究名正言顺,由此一个人的名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他们的心目中,一旦他们被命名,姓名必须是具有美好意义的,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国姓名文化。另一方面,中国人取名讲究八字以及五行,找专家算出命中缺少哪一个便在姓名中补齐[3]。使得中文姓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反映了中国独特的道德伦理思想。

英文名则具有很强的宗教神话色彩。公元三世纪时,基督教被罗马帝国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随着领土的扩张而盛行全国。从此,整个西方都被基督教的“圣光”所笼罩。西方文化源于古罗马,古罗马文化同样也根植于西方语言中。圣经已经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化的基石,所以英语名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冲击[4]。常见的取自圣经的姓名如:Christpher(基督使者)、Mary(圣母玛利亚名)、Dorothy(上帝的礼物)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俗,牧师或父母亲朋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之后本人也仍可以再取用第二个名字,这个名字需要排在教名之后。

3.2命名结构不同

姓氏是一个家庭的代号[5],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姓氏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象征,这就是所谓的普遍性。但是姓名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代号,它是普遍性中的独特性,不同的姓名显示了家庭成员各自的个性。在中国,这一顺序体现了中国人尊重祖先的传统。而在英国,名的顺序体现人们追求个性的特点。

在中国,姓名的主要结构是“姓+名”。在过去,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有族谱,并定期更新,增减人员。每当男孩出生时,就会根据家谱按某一代特有的字来命名。后来,在姓的后面加上代字,逐渐就成为了一个规则,这是祖传神龛的产物。这一保留至今的传统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祖先、共性至上的传统思想[6]

在英语国家,名在姓之前。因此,西方人的姓名顺序与中国的相反,顺序是名在前,姓在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共性至上理念相反,西方则更强调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有人才会有社会,个人高于社会群体,因此把“名”放在“姓”之前,强调个体在群体之前,更加突出了没有限制的个性发展方向。同时,为了与之前的姓名区别,他们通常在姓氏和名字之间放一个词,称为中间名,即中间名的起源。因此英语姓名的结构是“名+名+姓”。

3.3姓氏来源不同

姓氏是与部落联系的纽带,对每个部落都很重要。姓名的最早起源可追溯至部落时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姓氏也在发展。姓氏作为家族历史和族谱的线索,记载着家族谱系的起源和兴衰。

中国现在的中文名字主要指的是汉族的全称制。通常认为中国的姓名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中国的“姓”最早起源于远古的各种图腾。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姓氏系统。姓氏的来源多种多样,而姓名的基础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如马、牛、花等;或者以封地或封国为姓,例如陈这个姓氏就是在周武王灭商朝之后,封舜的后代妫满在陈国,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所以其后代就以封国陈为姓氏;又或者以祖先的居住地为姓,例如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我们在书中所看到的东郭先生就是一个例子。还有人以官职为姓,例如周朝的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等,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比如司马光。

英文名出现的时间比中文名要晚,在公元1066年,也就是诺曼底人征服英国之前,英国人是还只有名而没有姓的。诺曼底人入侵后,英国人的祖先盅格鲁撒克逊人便渐渐有了姓[7],大约在1100年到1450年成为固定模式。英语姓氏有以动植物为姓,例如Bird和Tree,而汉语中很少有这样的姓氏。英语姓氏中时常出现的以绰号为姓的类型,这类绰号通常与祖先的相貌特征有关,这在中文姓氏中未曾出现。这是因为在最初,人们本来都是有名而无姓的,随着生物繁衍,人数逐渐增加,对名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时就会出现几个人名字相同的情况,为了区分具有相同字的人,就衍生出了在他们的名字后再加上各自的相貌特征加以区分的新方法,久而久之,这些相貌特征就变成了他们的姓。可以大胆猜测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祖先一定是四肢健壮、特别是手臂很结实,所以才用Armstrong作为姓氏。另外也有许多英语姓氏来源于地域及其它特有的地理因素。比如由于-ton是town的變体,所以姓氏中带有-ton的,暗示这个家族居住在小镇里,例如Hilton就是代表居住在一个山边镇上的一家人的姓氏。

4.结语

综上所述,姓名是一个人独特的代表符号标记,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简单称号,更代表了人的一些更本质的内在特点,包括出身、形象、社会地位等,所以人与人交流时,姓名可以传递许多信息[8]。东西方人在取名时,尽管姓名的含义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理想愿望和美好愿景,这也与人们身后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在取名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和进步,传统观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人的姓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或者称呼,更反映了一个家庭的期望以及本人的兴趣、爱好、抱负和理想,同时也可体现社会习俗、文化异同、民风传统和时代特点等。由此可见,语言、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他们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

此外,姓名不仅是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姓名虽然很常见,但通过姓名,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的东西。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相互作用[10],它们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在起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传统命名的格局,转而追求时尚和个性。鉴于此,笔者希望未来姓名文化的发展可以更加深层次地推动人类文明的演进,促进人类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奇.中英姓名的文化差异[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3)

[3]黄碧蓉.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王升.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华章[J]2014

[5]黄碧蓉.英汉姓名的文化底蕴及其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肖华芝.论英汉人名映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7]申巧锋.由东西方姓名看其文化之异同[J]沧桑,2006(05):95-97

[8]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8

[9]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10]高永晨,任瑞.中英姓氏差异中的文化蕴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第6期

作者简介:丁程,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周莉,女,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西方比较分析姓名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小记者档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第一单元综合模拟测试卷
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