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的检测价值分析

2021-09-22 19:20崔永利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液标本乙肝病毒

崔永利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应用核酸检测法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16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检测对象,应用核酸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在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方面的结果。结果: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而言,核酸检测法在乙肝病毒检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更高,核酸检测法的漏诊率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窗口期长于核酸检测法窗口期,两组检测方法各方面差异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不同感染类型的HBV-DNA含量与阳性率可知,大三阳患者HBV-DNA含量与阳性率更高,与其他两种类型相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小三阳与急性或慢性感染期患者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应用核酸检测法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减少漏诊率,缩短窗口期,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而言更具优势,也可通过对HBV-DNA含量与阳性率进行定量检测,可作为有效的筛查方式。

【关键词】血液标本;核酸检测法;乙肝病毒

[中图分类号]R440; 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27-02

乙肝病毒是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原因,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危害性较大,因此,加强对献血人群血液内乙肝病毒筛查,对于乙肝疾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以往临床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乙肝病毒进行筛查,此种检测方式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优势,但是由于乙肝病毒存在窗口期,隐匿性相对较高,采用此法检测时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近年来,临床开始应用核酸检测法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式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直接对乙肝病毒DNA含量进行测定,进而对是否存在乙肝感染情况进行反应,诊断灵敏度较高[2]。因此,本研究选择16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开展对比研究,观察核酸检测法对乙肝病毒的检出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16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检测对象,献血者中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2.59±3.68)岁,纳入标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相关要求自愿献血者;经过金标试纸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化学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合格者。

1.2方法 所有检测血液标本均符合要求,均经过初检与复检。将血液标本采集后均分到两个5 mL样本管内,一管装有分离胶EDTA-K2抗凝真空管,一管装有分离胶促凝真空管,分别采用核酸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每个样本上均需贴上唯一条形码,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放置在4℃的保溫箱内存储,所有血液样本均需在采集后48 h内完成检测[3]。酶联免疫吸附法:选择FAME24/20型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应用HBV血清血标志物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核酸检测法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对HBV-DNA进行检测,阳性标准为Ig(HBV-DNA)>2.7。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检测结果的敏感度、特异性、诊断误诊率进行对比,对窗口期时间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24.0对本组涉及数据进行处理,分为计量与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

_x±s进行描写,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进行描写,开展c2值检验,数据对比值P<0.05时,提示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两种检查方式结果 观察组敏感度与特异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漏诊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窗口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不同感染状态的HBV-DNA含量与阳性率 选择的160例血液样本中经检出,大三阳者共计13例,小三阳者共计10例,急性或慢性感染期者5例,对比观察三种类型的HBV-DNA含量与HBV-DNA阳性率可知,三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大三阳患者与小三阳、急性或慢性感染期患者相比,HBV-DNA含量与阳性率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小三阳与急性或慢性感染期患者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3.1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病毒主要传染源包括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无论是出于急慢性期或者潜伏期,血液中所携带的乙肝病毒均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包括血液传播,以输血与血制品为主,第二为母婴传播,第三为密切接触传播,第四是医源性传播[4],其中以血液传播的占比最大。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由于机体免疫应答强弱不同,肝细胞受损程度差异,HBV免疫病理损害也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国家,呈现高流行发展趋势,献血者开展血液筛查时发现,乙肝病毒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因此,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筛检工作,阻止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样本输注,可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经输血途径传播,对于乙肝病毒传播具有预防作用[5]。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存在隐匿性与窗口期等问题,导致临床诊断时存在较大的漏诊风险。因此,选择最佳的筛查方式,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查,及时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区分,及时排除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对于乙肝疾病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2酶联免疫吸附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乙肝病毒诊断的传统方式,可保持良好的免疫活性,检测指标主要是抗原与抗体,检测窗口期时间较长[6],且部分存在感染风险的阳性血液标本用此法检查时,不易被检出,易出现误诊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是通过酶复合物、抗体结合方式显色对病毒进行标记,一旦病毒变异,或者出现病毒感染窗口期等影响后,会影响检查结果,出现一定的漏检可能。

3.3核酸检测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检测在血液筛查工作中逐渐普及应用。核酸检测作为新型分值生物学检测方法,是通过提取患者血液、呼吸道等标本,对是否存在外来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在乙肝病毒筛查中利用核酸检测,可通过对乙肝病毒DNA含量进行测定,进而了解患者血液标本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7]。临床采用核酸检测法具有标本回收率高、易于自动化的特点,属于血清学临床诊断的一种补充方式,此种方式适用于大量血液标本检测筛查工作。研究发现,核酸检测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测时,可缩短窗口期,对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核酸检测主要是通过核酸扩增技术进行检测,可对血液标本中的病毒核酸进行早期定量检查,可直接对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反应,因此,诊断结果更可靠,灵敏度更高。

3.4临床筛查诊断的应用效果 有关研究发现[8],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种检测方式在乙肝病毒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而在灵敏度、特异性方面,核酸检测明显更高。临床研究发现,核酸检测法的窗口期仅为酶联免疫吸附法的1/2左右,使得两种检查方法存在一定差异性。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者,再次开展核酸检测结果可为阴性,此时可初步判断乙肝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血液内仍存留HBsAg残留,此时会导致两种检测结果出現差异。血液标本中应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后结果为阴性时,利用核酸检测结果也可为阳性,此时多为乙肝病毒感染早期,由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无法检出感染,此时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差异,同时针对早期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无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出,也会出现一定的误诊率[9]。鉴于此,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核酸检测法在临床筛查时,针对早期乙肝病毒感染以及治疗后的乙肝患者两种检查结果可存在一定差异性,两种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条件允许时先后开展两项检测,可更好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更好阻止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有关研究发现,HBV感染状态与HBV-DNA阳性率与含量存在一定关系,大三阳患者的阳性率与含量明显升高。分析原因可知,乙肝病毒处于急性感染期、慢性感染期时,无传染性,但是随着HBV-DNA阳性率与含量升高,HBV血液标本的传染性越强。因此,在临床检测时也可通过HBV-DNA定量检测,对乙肝病毒的传染性进行正确评估。

本组研究进一步证实,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而言,采用核酸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更高,误诊率较低,同时空窗期时间更短,在临床诊断时更据优势。结果分析可知,利用核酸检测后,可对血液标本中HBV-DNA含量进行准确诊断,及时对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反映,及时排除存在乙肝病毒的血液标本,尽可能避免因输血导致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最大程度提升输血安全性。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中对乙肝病毒进行检测时,核酸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是在灵敏度、特异性、误诊率以及空窗期等指标对比,核酸检测的优势更明显,可作为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乙肝病毒的辅助检查方式,使临床筛查结果更可靠,更好提升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艺芳, 葛文超, 李俊英, 等. 郑州地区核酸检测结果无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输血杂志, 2019, 32(2): 186-188.

[2] 陈少彬, 何子毅, 陈庆恺. 献血者核酸检测HBV DNA反应性Ct值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11): 97-100.

[3] 周磊, 刘颖, 邓雪莲, 等. 核酸筛查中混检阳性拆分单检阴性血液标本的HBV残余风险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9): 985-988.

[4] 倪修文, 徐利强, 李建华, 等. HBsAg-/HBV-DNA+献血者的血清学与核酸定量检测的研究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9): 993-997.

[5] 董剑, 许小华. 乙肝病毒DNA检测2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的性能验证情况分析[J]. 医疗卫生装备, 2019, 40(6): 40-43.

[6] 钱江, 蔡隽, 华重千, 等. ELISA与NAT检测在血液HBV筛查中的关系研究[J]. 浙江医学, 2019, 41(12): 1322-1324.

[7] 周磊, 刘颖, 邓雪莲, 等. 核酸筛查中混检阳性拆分单检阴性血液标本的HBV残余风险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8, 31(9): 985-988.

[8] 曹华琳, 刘亚军. 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果对比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2): 171-173.

[9] 黄凤霞, 李海燕, 黄君华, 等. 血清学和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乙肝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0, 43(1): 43-44, 73.

猜你喜欢
血液标本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怕吗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该做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患者吗?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利用36B4基因扩增效率评价PBMC基因组DNA的制备质量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