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位网络直播技术在高校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22 21:13黄苏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网络直播全媒体

摘要:当前科学技术情况下,网络直播技术、新媒体技术方兴未艾,各类直播APP、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而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也在原有的电视直播转播基础上,插上了网络直播的翅膀,从直播手段、方式、平台上进行了多方面结合,全民视频时代到来。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军训汇演为例,通过10个机位的实时拍摄与现场导播,连接3个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全网公开直播,这些都是在全媒体制作直播活动中的具体实施典范,基于全媒体视音频多机位在网络直播架构中的优势体现,以实际工作案例重点应用分析了全媒体技術现场拍摄、制作、直播中技术运用、问题剖析以及应对策略,同时对未来融媒体时代的现场拍摄实时制作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网络直播 多机位 全媒体 视音频

每年大学新生都需要进行军训汇演,对于汇演内容的记录,以往很多高校都只是采用1-2台摄影(像)机进行新闻纪实的拍摄,我们学校以往采用的是传统的多机位广播电视制作技术进行现场切换、录制,经后期编辑后再在校园电视台进行内部播出;近几年来随着各个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直播受众的增加,我们在原有的传统多机位广播电视制作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媒体音视频技术、网络平台技术、移动技术对整个军训汇演进行了多角度、多机位、多视角的拍摄制作和多平台、多链路、多种信号模式的网络直播。现就从整个直播系统的构成、搭建、机位布置、分镜拍摄、音频处理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直播系统的构成与搭建

视频直播,从操作制作流程上可分为拍摄、导播、视频采集、音频嵌入、编码、传输、解码、渲染这几个环节。首先在拍摄上目前最简单的就是一台摄像机进行不间断的实时拍摄,在大型活动里要求多角度多景别的拍摄方式,则采用多机位进行拍摄,在实时拍摄的同时通过摄像机对导播台进行信号传送,导播根据几个不同的机位拍摄内容来指挥各机位摄像师进行精确拍摄,最终切换最合适的镜头进行总输出;导播台的总输出则是链接至网络直播设备,让直播设备对已经处理好的视音频内容进行采集处理,直播设备在采集处理后进行编码并传输至网络平台服务器,服务器对传输过去的内容进行解码渲染再往各个终端进行分发,至此一个完整的网络直播的流程就完成了。

这次大学生军训阅兵在直播采用的是三个播出平台,一个是通过自己学校官网“校园电视台”的直播平台进行电脑端的网络实时直播,第二个则是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号进行手机、平板等移动端的网络直播;第三个是通过购买服务,购买了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爆且各方面比较稳定的一个第三方网络直播平台。其中前两个平台的上传、编码、解码、分发都是通过目前国内前列的网络服务器平台进行处理,经过服务器处理后生成的网络视频流媒体信号再链接至学校相对应的直播窗口后台,最终达到播出目的。这种情况在直播处理上流程可能要复杂,每个环节的技术支持上也需要时刻跟进,不过其中对音视频参数如帧率、码率、尺寸清晰度、音频采样率等相关参数的调整更加细致化,可调性、可控性非常高,对于更多深层次的技术开发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而第三个平台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则好像是傻瓜相机的自动模式一样,所有相关参数都已进行了模块化设计,需要技术调节的地方不多,直接使用也是在几个模式里进行选择,但需要进一步对相关细节参数的调整选择就没有相关可操作的选项了。也就是说前者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前提是得自己能操作,而后者则是它有什么你就只能在里面选择什么来使用。

二、多机位录制技术

多机位录制,又可以称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它是将两台或两台以上摄像机通过切换台等现场制作设备连结成为一个完整的拍摄和编辑系统,运用该系统来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EFP也是电视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适用于"野外"(准确的说是"台外")作业的电视节目生产方式。它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是一整套设备系统,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台以上的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它辅助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本次军训汇报演出共计1万余人,全部以连队为单位组成方阵在学校田径场进行汇报阅兵。机位布置如下图所示:以主席台为中心,左右两边分别为看台一区和二区,正对面是整个田径场弧形跑道和操场,10台摄像机围绕田径场按逆时针顺序布置,数字编号为1-10号机。其中1号机布置在主席台面向位置,负责主席台出席领导的正面拍摄并兼顾军训队伍的细节抓拍;2号机布置看台一区前面,主要负责各行进的阅兵方阵的正面近景拍摄、表情描写;3号机则布置在直行跑道终端与弧形跑道拐弯的交点,主要负责对各行进的阅兵方阵的正面全景拍摄;7号机则布置在直行跑道另一端起点附近,主要负责对阅兵方阵的单独拍摄与跟进;8号机是一支8米摇臂,架设在看台二区旁边的位置,主要负责对行进中阅兵方阵队伍及脚步变化的摇、移拍摄并对主席台及附近场景的记录等;9号机使用的拍摄器械是穿戴式的稳定器(斯坦尼康),他主要在跑道边主席台正对面的位置从另外的角度对阅兵队伍中受训学生的中近景等局部进行细节描写,以及对后面流程中颁奖、代表讲话等进行前期内部蒙太奇创作;除了8号机使用摇臂、9号机使用稳定器拍摄以外,特殊角度拍摄器材还有10号机,10号机是一台无人机,它除了负责对整个军训阅兵的整个场地进行全景俯拍外,还需要兼顾各个队伍的空中视角以及流程中节目表演(如队列排字等)的实时记录;另外在田径场另一边沿线依次布置的4号机、5号机、6号机则是从全场的左、中、右三个位置分别以中景到全景的景别以不同角度对整场活动进行实时记录。所有机位布置好后就需要进行信号线路连接,除了9号机稳定器和10号机无人机信号通过无线图传传输外,其他8个机位全部以有线对接方式通过内嵌音频信号的高清SDI线传输至切换台,切换台分别按照各机位编号对应接入切换台编号画面,活动进行时将由导播进行现场剪辑切换达到实时的节目输出。

经过各机位摄像机位的拍摄并与音频处理后,所有音视频信号都单独输入至切换台,经导播切换后可同时输出至录像机进行实时录制,输出至直播设备进行直播推流,同时还可传输至现场监视大屏或LED大屏进行现场投屏。从切换台总输出的节目信号需要网络直播出去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需要可以采集视音频信号的直播设备进行视音频采集;其次,需要连接比较稳定的网络对所需推流的视音频信号推送至网络服务器平台;最后,需要可用来播放的视音频服务平台和播出窗口进行实时播出。达到几个条件,一场直播活动才得以从最初的视频拍摄、音频采集处理到多机位切换导播再到现场节目输送至直播设备进行推流直播完成整套流程。

三、音频解决处理

在现场制作中音频的解决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摄像机现场拾音。就是将摄像机随机音频和视频通过数字信号一起直接输入至切换台进行音频处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音频便于采集,摄像机周围声音都可以收录进来,对于被拍摄主体的拾音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缺点就是随机话筒虽然采集周围声音广度大,但是由于灵敏度等细小的参数不可调,周围所有响动特别是环境噪音、风声等都被采集进来,导致声音不干净、底噪明显。二是使用无线胸麦录音。将无线胸麦的接收端挂载在摄像机上,插入摄像机外部音频输入端口,再对摄像机音频输入的相关菜单进行设置;无线胸麦的发送端则佩戴在演员或被采访对象身上随身佩戴,演员所开口的每一句话(音频)都通过无线胸麦发送至摄像机音频系统,在音频和视频信号同步处理好以后,通过SDI/HDMI线以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输送至切换台即可。这种方式暨可以解决噪音问题又避免了复杂音频拾音问题,在演员不多的情况下适合采用,而大型活动里面则会有点顾此失彼了,除非是在多种音频采集方式里综合运用处理。三是外部音频输入嵌入。就是将外部调音台或外接麦克风等外部音频设备单独接入切换台处理与视频信号进行合成;这种方式主要依赖外部音源的输入,尽管切换台可以对输入的音频进行简单的音量大小进行调节,但主要音频的调谐如高中低音的配比,音质的均衡效果等具体细节调谐还是得靠调音台来进行前期调音,通过调音台的一系列调音处理基本达到录制要求才能输入视频切换台和视频进行音视频同步合成处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音频已经处理干净和谐,不会有杂音和噪音等不良的音频质量,所有需要使用到的音频信号专门由调音师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处理,且除了话筒声音能完美输入外,其他如伴奏、歌曲、音效等所有能进入调音台的各类音频信号都可拾取,反正最终进入切换台的音频都是通过调音台将每个音源处理调谐好了之后输出的主路音频;不仅如此,各个音频进入调音台进行处理后,调音台还可以分出多路输出音源分别输出至监听、录音和现场扩音等。只是此种方法使用成本比较大,需要音频设备比较多,技术服务人员的配合要求也高,主要使用于大型演出、户外活动的使用。

本次军训活动里音频的处理采用了三种方式互相配合解决:一是摄像机现场拾音,选择了5号机和9号机打开随机麦进行现场环境声音的拾取,但也只是拾取所有人齐声喊口号、欢呼和鼓掌的那段时间的环境效果音,其他时候由导播把这两路摄像信号的内嵌音频给关闭,以免噪音过大、风声一直存在的问题。二是对于节目表演里领唱(领诵)采取佩戴无线麦克风的方式对个人进行拾音,保证了领唱(领诵)最干净清晰的声音。三是音频内录,从旁边调音台的输出接口里接出经过处理好的线路音频,正常活动的直播音頻也是以此为主,以另外两种方式的为辅打个配合而已。

四、结语

近年来,网络直播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进步,全媒体制作技术也从最初的广播电视系统自产自销开始逐步向其他相关行业发展渗透,一般高校大型活动以此方式方法基本都能满足整个活动的全流程、多角度、多方面的覆盖,并能促使高校传统广播电视制作类相关专业与新兴网络传媒等专业群深度融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更进一步为网络直播的实时性、立体感、现场感的深层优化目标提供了研究空间与研发动力。

参考文献:

[1]徐云,黄银萍.新媒体多机位网络直播的实践与思考[J].传播与制作,2020(05)

[2]胡当,杨帆.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中多机位拍摄手法初探[J].新闻传播. 2015,(23)1059-1062.

[3]周密.国庆阅兵直播的视听呈现和技术表达[J].声屏世界. 2019,(11) 13-14.

作者简介:黄苏、1989年出生、性别男、汉族、籍贯湖南宁乡、本科学历、三级摄像师职称,研究方向为影视拍摄制作相关专业。

猜你喜欢
网络直播全媒体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