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2021-09-23 10:45廖雅玲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7期
关键词:酪蛋白酮症酸中毒

廖雅玲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

糖尿病作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胰岛素生物能力降低,机体长时间的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从而对机体造成损伤。有关研究认为,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引发其他并发症[1]。酮症酸属于糖尿病患者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该疾病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当代社会高速发展期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不良的饮食习惯致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有所增加。该疾病的临床上特点是病情危急、病情发展迅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伤害[2]。除了合理确切的治疗方式外,还需要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有效性护理干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预后康复非常重要。急诊护理服务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落实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工作,能够确保患者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健康。本文中,针对本院10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标准: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血液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语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患者。将100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

“拉倒吧你,捡好听的说,你是怕我讹上你。那次你要是碰了我,还真啥事都没有。现在不行了,我有丈夫了,他对我贼好贼好!”

对照组:男性55 例、女性45 例。年龄范围57~72 周岁,均为61.87±3.70(岁)。糖尿病范围:4~11年,平均为:7.96±1.02年。

酪蛋白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包括酪蛋白种类与异构体分析及磷酸化研究几个方面。2004年,Holland等[13]利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发现了10种κ-酪蛋白的异构体。Ciavardelli等[14]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出牛乳中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磷酸化位点,使酪蛋白的磷酸化逐渐成为研究酪蛋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重点[15]。

SPSS22.0,计量资料"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2 组有效资料,以P<0.05 认定有统计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并让患者保持卧位姿势,全面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对昏迷患者、危重症患者加强病房巡视次数,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及时展开吸氧、药物等治疗。对于意识清晰、清醒患者,则适当进食流质食物,当各项指标平稳后逐渐改善饮食[3]。

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3 观察指标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0%(观察组)<20.00%(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见表3)。

1.4 统计学

观察组:男(n=56 例)、女(n=44 例);年龄范围:57~74岁,平均:61.93±3.39 岁;糖尿病病程:3~12年,平均:7.94±1.11年。对2 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基本资料统计进行比较(P>0.05)。

2 结果

2.2 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应该包含“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个部分,但主观评价要以客观评价(量化评价)为依据,如图2所示。

观察组--急诊护理:以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服务为基础。首先,在患者入院后,迅速为其建立2 条静脉通道,并选择合适的血管留置针穿刺,取血液、尿液样本送检。遵医嘱检测患者的血糖、血酮水平,并及时吸氧,促使患者呼吸道顺畅,对于病危患者需要及时转至ICU 病房展开抢救。其次,及时的对患者展开补液,对于组织为循环关注不足患者需要及时的补充生理盐水,保持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输液。另外,注意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迅速的纠正患者血糖、脂肪代谢紊乱,并使用小剂量的静脉滴注[4]。一旦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在实际的护理服务过程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的与患者多沟通、多安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身疾病,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最后,加强足部、会阴部、口腔、皮肤等多个部位的护理工作,减少继发性感染与压疮发生。

表1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P空腹血糖(mmol/L)9.95±0.36 8.26±0.13 31.221 0.000餐后2h 血糖(mmol/L)11.25±0.58 10.04±0.79 8.730 0.000糖化血红蛋白(%)7.63±0.43 6.16±0.12 23.284 0.000

2.1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比

数学理解意义是数学思维的根基,探索学生总是出错的原因是对等式意义理解不透,等式100x=4两边同时除以100(或乘以1/100),学生理解等式性质的规则和意义就不会做错。笔者认为,解方程不能机械地要速度,更要侧重于理解。

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患者的尿酮酸转阴时间、中毒就诊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住院时间改善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症状、住院时间改善情况(±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P尿酮酸转阴时间(h)4.64±0.48 1.10±0.32 43.391 0.000中毒就诊时间(h)9.98±1.60 7.31±1.38 8.935 0.000住院时间(d)5.78±0.92 3.61±0.76 12.858 0.000

对比2 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症状改善以及住院时间。血糖检查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包括:感染、休克、低血糖、心律失常、肾衰竭等。症状时间包括:尿酮酸转阴时间、中毒就诊时间。

通过以上IBDP生物学实验教案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培养学生数学技能也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途径,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表3 对比2 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表现出高血糖、高酮血症以及代谢性中毒,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极易引发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病变,需要及时的对患者展开病情监测、有效治疗,从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5-6]。

急诊护理服务中,通过以患者为中心,更快、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临床针对性服务,并加强生命体征检测,以循序渐进、循证支持、基础护理、人文关怀等多重护理理念,为患者构建和谐、舒适、良好治疗及人文环境,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7-8]。而且急诊护理过程中,重视临床作用,并能够为患者制定更为安全、专业的护理准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以优越且优质的急救措施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一系列优化的护理措施,全面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10-12]。

本文中,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后血糖指标、康复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的相比较:P<0.05。提示说明,在合理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血糖逐渐恢复正常。

由上所述,急诊护理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而言,有助于提高其康复速率,并积极控制低血糖的发生,帮助患者缩小治疗时间,促进其尽快出院,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限。

猜你喜欢
酪蛋白酮症酸中毒
A1与A2 β-酪蛋白酸奶产品特性的比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6例抢救护理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糖友腹痛不止?警惕酮症酸中毒
心肌酶谱与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a2奶是何方神圣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8例临床观察
酪蛋白对双羧基1,8—萘酰亚胺荧光探针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