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患者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1-09-23 08:06陈杰翔安宏元李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血脂病理

陈杰翔 安宏元 李利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基于三高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增加;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重及运动量的减少等诸多因素影响,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恶性肿瘤尤为明显。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中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其中前列腺腺癌占95%以上〔1〕。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影响,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影响〔2〕,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方面关于前列腺癌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如影像学检查、直肠指检、前列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等。目前对前列腺癌的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基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层面的研究上,包括:前列腺癌基因-3、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ETS融合基因等,这些肿瘤基因标志物的测定,既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又需要具备相应的实验操作平台和实验技术人员,并不利于广大基层医院的临床普及推广使用。如何做到较准确地早期防范、评估、预测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性,方便指导肿瘤患者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及对预后的判断,并且检测方法实施起来简单、方便、经济、实用、易于动态监测,能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并普及,意义十分重大。血脂水平可反映机体的脂质代谢状态,许多疾病与血脂代谢异常息息相关。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脂指标的变化,探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预后判断等情况的可靠性,明确其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预后判断的作用机制,判断其是否可以成为前列腺癌发生预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入选病例 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58例为前列腺癌组进行系统回顾性研究,年龄52~88〔平均(72.21±8.44)〕岁。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组血脂正常364例为健康对照组,均为男性,年龄42~84〔平均(70.18±7.47)〕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①前列腺癌组均施行了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术前均未经历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及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②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③患者临床资料记录齐全,可提供术前血脂全套、病理诊断资料;④无严重心脑血液系统疾病、无感染性疾病及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疾病;⑤无原发性高血压。

1.3排除标准 ①未经手术治疗者;②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的非前列腺腺泡型腺癌的其他病理类型前列腺肿瘤,如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基底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移行细胞癌等;③合并有其他肿瘤者;④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临床资料缺失,数据不能正常分析者;⑤术前经过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者;⑥合并有影响血脂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者。

1.4实验数据采集 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日清晨空腹(至少禁食禁饮12 h)采集5 ml肘静脉血置于真空抗凝管内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检验中心统一处理,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并于当日完成血脂测试,各项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由美国西门子拜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VIA 2400检测获得。前列腺癌组术后病理学标本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学教研室统一处理,病理分析结果确诊病理类型为前列腺癌。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前列腺癌组TC、HDL-C及LDL-C显著降低,TG显著升高(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2.2血脂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生的相关性 以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为自变量,前列腺癌的发生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水平升高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而TC、HDL-C和LDL-C水平降低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TC、TG、HDL-C、LDL-C)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独立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高TG、低TC和低HDL-C是增加前列腺癌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见表2。

表2 血脂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代谢旺盛〔3〕,其对于能量物质的需求也远远高于正常细胞,为了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能量需要,肿瘤细胞会尽可能多地获取营养物质以满足其过度增殖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从而导致机体内脂质代水平紊乱。血脂在体内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储存能量、维持细胞膜结构完整性、调节信息跨膜传递及代谢〔4〕,因此血脂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远期生存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肿瘤,血脂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同一类型肿瘤的不同病理状态,血脂水平也会不尽相同。因此,血脂水平检测对于肿瘤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显示,高TG与某些肿瘤风险增加呈正相关,其机制为TG水平升高可增加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及活性氧簇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TG水平升高可导致体内血糖升高,刺激胰腺,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而促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活性增强,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加速细胞增生,导致肿瘤过度增殖〔5〕。TG水平升高可直接作用于胰腺,促使体内氧自由基浓度增高,导致细胞DNA损伤,诱发肿瘤〔6〕。而有研究显示,HDL-C降低与某些肿瘤风险增加有关,其机制为血清HDL-C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TC含量的平衡〔7〕。由于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胆固醇用于合成新的细胞膜,当肿瘤细胞过度增殖时,细胞内大量的TC被消耗,为了维持细胞内TC含量的平衡,通过增强HDL-C受体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内TC的积聚,从而导致血清HDL-C水平的下降〔8〕。肿瘤分泌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IL-2R及IL-10可降低血清HDL-C水平。Reverter等〔9〕指出,机体内大多数细胞借助整合素能与其他细胞结合。在癌症过程中,高水平的HDL-C可将癌细胞内的整合素控制在细胞内,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发生迁移、扩散;当血清HDL-C水平降低时,癌细胞内的整合素大量移位到细胞表面,导致肿瘤细胞与其他细胞结合粘连,实现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

研究发现血清TC水平与癌症相关死亡呈负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亦发现血清TC水平与癌症的发生及其死亡率呈负相关〔10〕,其机制为血清TC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机体内的TC水平低下时,正常细胞的生长过程受到干扰,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发生癌变,体内免疫细胞的生物膜稳定性受到影响,干扰了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对体内异常细胞或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杀灭作用减退,肿瘤细胞得以快速生长、增殖,发生癌性浸润和转移。

本研究表明血脂指标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等临床资料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类型血脂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存在不同形式的异常变化,提示应适度调控食物中TG、TC和HDL-C的摄入,动态监测机体血脂水平,及时纠正高TG和低TC、低HDL-C水平等高危因素,对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生,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一定的帮助。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血脂病理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你了解“血脂”吗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