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题图搭建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

2021-09-23 11:18周志乾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主题图小学数学

周志乾

摘要:主题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进而在课堂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促进教学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主题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主题图  小学数学  沟通桥梁

主题图是一种用来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元数据格式,可以体现出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主题图有生活情境类、实践操作类、童话故事类、实物直观类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主题图,有助于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營造良好教学环境,深化主题图内涵

小学生年龄偏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弱,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会给主题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性格特点入手,将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借助生活案例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化主题图内涵,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

如在教学“几何”时,教师可以采用简单的折纸主题图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通过生活中的折纸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结构和具体构成,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印象,拉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凸显主题图教学的本质内涵,烘托课堂教学氛围,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提高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生活化场景,给教师开展主题图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场景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主题图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强化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其主题图的内容是捐款箱和小熊轮廓。在讲解主题图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讲解图形概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图和辨图能力,然后通过捐款箱和小熊等实物模拟教材中的主题图,将主题图扩展为课桌、黑板、电视机等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看到的物体,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圆形等具体图形,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结构。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动态化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层出不穷,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但教学方式逐渐多元化,而且教学效率越来越高。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静态的理论知识变成动态的图像或者视频,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时,教材所用的主题图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教师可以讲解钟面上的12个代表时间的数,以及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等,并通过钟表运动的规律介绍各表针的行动轨迹,以及彼此之间的运动关系。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主题图教育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以基础知识为主、实践应用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突出主题图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北师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时,教材使用的主题图是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要求学生读出这些大数,并认识大数。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主题图的内容进行扩展教育,根据六个地区的人口普查结果,向学生介绍各个省份和自治区的发展情况,以及不同地区的代表建筑、城市标志等,帮助学生在学习大数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内涵,突出主题图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主题图教学,并利用主题图搭建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

参考文献:

[1]张黎黎,于悦.小学数学教学主题图的分类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8(12).

[2]肖泽龙.小学数学“主题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措施[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9).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北街小学)

猜你喜欢
主题图小学数学
浅析主题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主题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