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目的论探析国家博物馆文物英译的问题

2021-09-23 10:18李倩瑶杨宏铭熊诗琴徐轲欣张琰
文教资料 2021年18期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国家博物馆

李倩瑶 杨宏铭 熊诗琴 徐轲欣 张琰

摘   要: 国家博物馆是文物展示和文化传播的窗口。通过实地调研搜集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的文物介绍的英语译文,借用目的论三原则分析搜集语料,发现部分译文存在的问题,旨在引起译者的重视,促进文物翻译标准进一步完善,让文物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播。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国家博物馆   文物英译   过度翻译   翻译标准

一、理论框架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提出,理论核心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该理论主张翻译须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目的原则”,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二是“连贯原则”,即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能够使接受者理解;三是“忠实原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保证语际连贯[1]。其中目的原则应当在文物翻译中占据主导地位,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应当服务于目的原则。若想达到文物翻译特定的交际目的,增进外国游客对中华璀璨历史文化的了解,则需要使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实现跨文化传播目标的同时,兼顾英语国家语言习惯和原语文本。

二、国家博物馆文物英译问题探析

国家博物馆作为传播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平台,可以为国际友人提供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鉴于中西方在语言习惯、历史文化、思維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的导向的文物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本文实地采集到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展区的八个历史时期的展品英译文字共1256组数据[2](45-48),将在翻译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探析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的问题:过度直译、过度音译、过度省略、翻译标准不统一。

1.过度直译

直译法是文物翻译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但由于一些中国独特的文物往往包含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要想达到博物馆文化信息交流传播的目的,需要对文物文化内涵加以解读。李开荣指出:“由于语言分别应用于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文化内涵常常不是对等,而只是类似。”[3](10-13)表1选取了三则实地调研采集的典型翻译实例,将在翻译目的论视域下加以分析:

在中国古代展区,将《梦溪笔谈》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作Brush Talks from Dream Brook,难免让不熟悉这一作品的外国游客产生误会,翻译时需要考虑其书名的由来,《梦溪笔谈》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居处“梦溪园”写的文章,可以译作Dream Pool Essays,更能体现文物的内涵特征。中国古代尊贵的象征“龙”的翻译缺乏对文物内涵的考虑,由于“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代表,与中国文化大相径庭,因此直译法并不能传递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传统观念。大英博物馆在这里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译作“long dragon”“平衡采取异化和归化策略”[4](14-17),发挥了译者主体性,可以借鉴平行文本,更好地传递相关文物背后具体的社会意义。

明代手工业总览展板对于“甜白”这一瓷器的翻译也存在过度直译问题,译文“sweet white”是按照字面意思分别译出“甜”与“白”两个单词,然而“甜白”中的“甜”并非指瓷器味道甜美,而是突出“白如凝脂,素犹积雪”这一特点。在翻译“甜白”时,应当突出“白净”这一最显著的特征,“pure white”比“sweet white”在指明瓷器质地方面更胜一筹,准确传递文物信息,不易产生混淆歧义。

2.过度音译

“音译”,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现代汉语词典将“音译”一词直接解释为“译音”(与“译意”)相对[5](38-41)。针对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部分文化负载词存在难以意译,或意译后目标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情况,译者较多地采用音译的方法[6](206-209)。但过多的音译会造成过犹不及的情况,本部分将着重展现在文物翻译中过度音译带来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中国古代著作的音译。如《事林广记》,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的著作,若直接音译为Shi Lin Guang Ji, 未将作品名称所蕴含的“林林总总”“广泛记录”的意义翻译出来,阻碍目的语读者理解,不便于外国博物馆游客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劳动者在农业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其次,在一些文物的归属上,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的音译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秦公青铜簋”被译为“‘Qing Gong Bronze Gui(food container),”秦公“本指秦国统治者,该处可以采用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将”秦国统治者“这一意义译出。类似的例子包括“襄安君”译作“Xianan Jun”“滕侯昃”译为“ Teng Hou Ze”等,均存在过度音译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器物的翻译上,国家博物馆存在过度音译的问题。譬如对于“壶”的翻译。在“襄安君青铜扁壶”的翻译中,“壶”音译为“hu”,文物名称整体译为“Xiangan Jun Bronze Bianhu”并且加以补充说明“wine vessel”,同时“洹子孟姜青铜壶”的翻译“Huanzi Mengjiang Bronze Hu(vine vessel)”也进行了音译,“瓷鸡首壶”译为“Celadon Jar with Chicken-head Spout”“壶”译为“jar”,“黑釉鸡首瓷壶”译为“Black-glazed Porcelain Ewer With Chicken-head Spout”,“壶”此处又译作了“ewer”。由此可见,“壶”这一文物是可以翻译的,直接音译作“hu”会给外国游客造成理解障碍,不利于准确迅速传递文物信息,影响文化交流,无益于发挥文物翻译对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3.过度省译

翻译时的信息缺漏造成文物名称中英版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即不当省译文物名称本身包含的信息。中国文物的名称往往比较复杂,包含了文物的颜色、形状、材质等信息,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简洁原则常常会省掉某些字词,只保留翻译文物名称的表层信息,导致文物名称中层、深层文化信息的缺失,体现不出文物的特性。

国博收藏了诸多独具特色的文物,但在文物翻译中许多表现文物特色的中层文化信息都未体现。比如,“龙泉窑粉青釉凸花葫芦瓶”翻译中省略了文物的窑号标记信息“龙泉窑”;“三彩黑釉陶马”的翻译省略了表达文物质地的“黑釉”一词;“鎏金四人舞俑青铜扣饰”英译文本中体现文物主题的“四人舞俑”被略去;“旋曲纹瓦当”的翻译只保留了“瓦当”的本意而将体现文物的花纹特色的“旋曲纹”省略,“山字格青铜剑”在翻译时也省译了包含文物格纹特点的词。这些例子中表现出的文物主题、质地、铭字 、窑号标记 、工艺等中层文化信息在翻译中被不当省略,未能体现出文物的异质特点,违背了翻译目的论的忠实原则。

“‘传祚无穷瓦当”的译文中深层文化信息缺失,其中的“传祚无穷”表达了北魏统治者希望皇位世代永传的愿望,可见“传祚无穷”四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在翻译中直接把这一部分省略了;“‘汉归义羌长青铜印”为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代表青铜印特殊含义的“汉归义羌长”并未译出。还有“‘廿一年相邦冉青铜戈”“‘王令众人曰协田刻辞卜骨”“‘大秦龙兴化牟古圣瓦当”等翻译,均将文物名称的深层文化信息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思想完全省略,没有体现文物特有的文化底蕴,违背了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

4.翻译标准不统一

国家博物馆文物名翻译中存在部分翻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表6选取了几例,并加以分析:

此处原文都提到了器物上文字的归属范畴:“西夏文”和“八思巴文”,但是其中“西夏文‘敕燃马牌青铜敕牌”和“八思八字‘勐往甸军民官印青铜印”就未将文字类型翻译出来。依据翻译目的论,既没有遵守语内连贯原则,又使信息和文化内涵缺失,未遵守目的原则。因此,此处“西夏文‘敕燃马牌青铜敕牌”建议翻译为“Bronze Pass with Xixia Script”“八思八字‘勐往甸军民官印青铜印”建议翻译为“Bronze Seal with Phagspa Script”。修改后的译文不仅让这一类文物名称统摄在了统一的标准之下,还让原文的重要信息——“八思八字”和“西夏文”得以重复传递给读者,潜移默化地加深读者对这两个概念的印象,也让读者对宋朝时期的民族冲突与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知[7](34-36)。

又如表7所示,后三者将别号、谥号和号转化为原名并将其音译[7](34-36),第一处将“朱文公”直接音译,明显出现了翻译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三、结语

本文在翻译目的论视域下,通过分析国家博物馆实地调研资料,归纳总结出四类翻译问题:过度直译、过度音译、过度省略、翻译标准不统一,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文物翻译有利于实现促进文化交流传播的目标,有失偏颇的翻译让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翻译效果,反而会造成误解,引发歧义[8](446-449)。

古朴的文物点缀灿烂的历史,优良的文物的译介让中华历史为世人所熟知。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路上,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文物翻译有利于避短扬长,使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更加精进,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昂首阔步“走出去”。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 London: Routledge, 2012.

[2]朱安博,杨艺.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17,30(03).

[3]李开荣.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04).

[4]李成静,刘芳.马王堆汉墓文物传译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20(3).

[5]刘祥清.音译的历史、现状及其评价[J].中国科技翻译,2008(02).

[6]鄧凯月,鲍志坤.模因论视域下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 汉字文化,2020(21).

[7]胡维佳.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专有名词翻译[J]. 上海翻译,2006(04).

[8]王立松,包妍妍.目的论指导下新疆旅游文本翻译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

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2020 10022366)。

猜你喜欢
翻译目的论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
从目的论看戏剧《理想丈夫》的三个译本
从翻译目的论浅谈《黄土大塬》字幕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国家博物馆获赠杨得志长征实物
浅谈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