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联合同伴互助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2021-09-24 01:07尚晓丽
实用临床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尚晓丽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个性化服务病区,郑州 450000)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开始提倡婴儿出生后6个月应以纯母乳喂养为主,因为母乳中所含丰富营养物质不仅能满足新生儿全部营养所需,还能帮助新生儿提高免疫力[1]。但部分初产妇由于缺乏母乳喂养认知且在喂养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支持,因此导致母乳喂养失败[2]。目前护理人员已充分认识到初产妇中存在的母乳喂养问题,且在不断探索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同伴互助是一种强化患者社会支持的护理模式,利用同伴间相似性、共性发挥榜样作用,可提高患者对知识的接受度,改善护理效果[3]。另外,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护理人员发现微信中存在的多种功能可为护患沟通提供极大的便利性,故微信作为信息媒介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作用[4]。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微信联合同伴互助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120例,按照建档顺序分为2组:常规组60例,年龄23~35岁、平均(29.17±2.86)岁,文化水平:初中13例、高中28例、大专及以上19例,孕周37~42周、平均(39.64±1.01)周;联合组60例,年龄25~35岁、平均(30.05±2.39)岁,文化水平:初中10例、高中27例、大专及以上23例,孕周38~42周、平均(40.04±0.89)周。2组产妇的年龄、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均为单胎、足月初产妇;2)可熟练使用微信;3)无母乳喂养禁忌证;4)意识清醒,具备一定阅读能力;5)年龄>18岁。排除标准:1)乳房疾病者;2)精神障碍性疾病者;3)生活无法自理者;4)视听及语言障碍者;5)传染性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好处,鼓励产妇尝试母乳喂养,喂养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询问护理人员。出院时发放母乳喂养指导资料,告知其促进泌乳及乳房护理方法,叮嘱其坚持母乳喂养。

联合组采取基于微信手机APP平台的联合互助干预。1)微信群:将所有产妇拉入微信群中,群名为“新手妈妈互助群”,护理人员主要通过群聊为产妇解决日常母乳喂养过程中所出现问题,护理人员定期挑选母乳喂养表现较好的产妇分享母乳喂养经验和心得,使群内产妇形成良好学习交流氛围;护理人员邀请新生儿护理专家进群为产妇传授未满月新生儿的喂养、生活、卫生、常见疾病等方面的护理知识,教导其加强母婴情感交流的方法,强化产妇母亲角色适应性。2)微信公众号:建立妇产科健康教育公众号,由护理人员每天推送母乳喂养相关科普文章,内容包括母乳的营养价值、母乳喂养对母婴的益处、正确母乳喂养技巧、乳房及乳头的护理事项等,文章推送时间为每天下午6点,通过微信群告知产妇公众号更新时间,叮嘱其及时浏览学习,浏览结束以文章右下角“点赞”作为学习记录。3)同伴互助:从既往具有生育哺乳经验的产妇中挑选3名同伴教育者,要求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亲和力强,护理人员对同伴教育者实施为期2 d的母乳喂养专业知识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护理人员组织线下母乳喂养交流会,要求所有产妇和同伴教育者参与,交流会上由护理人员结合PPT、视频、图片等为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然后由同伴教育者和护理人员共同以婴儿模型和乳房模型演示正确母乳喂养方法、含接乳姿势、合适喂养体位等;之后由同伴教育者分享其既往哺乳经验、保持充足泌乳的方法等,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同时将同伴教育者拉入群内,协助护理人员帮助产妇解决存在问题,日常为产妇进行心理辅导,提供帮助。2组均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2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效能及护理满意度。

1)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以母乳喂养测量工具(BAT)[5]评价,包含母乳喂养时婴儿状态、接触乳房时表现、吮吸情况、口含乳头姿势方法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0~3分,总分0~12分,≥8分为母乳喂养成功。2)母乳喂养率。统计产后6个月坚持母乳喂养的人数,计算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人数/总人数×100%。3)母乳喂养效能。干预前后采取简化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6]评价2组母乳喂养效能,该表包括技巧、个人内在思考等2个维度,每个维度15~75分,总分30~150分,得分越高表示母乳喂养效能感越强。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该表分为服务态度、干预效果、护理专业度、护理技能熟练度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总分0~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为较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率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率比较%

2.2 2组母乳喂养效能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干预后BSES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2组母乳喂养效能比较分

2.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儿童智力发育与母乳喂养周期密切相关,母乳喂养周期越长,新生儿智力发育状况越好,可见母乳喂养十分重要[7]。但据临床数据统计,我国母乳喂养率普遍偏低,可能与母乳喂养认知缺乏、产妇负性情绪等因素相关[8]。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提供干预指导。

同伴互助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模式,患者与同伴教育者间相似的经历、性别、文化水平等使其更加具有共同语言,能提高患者接受度[9]。据有关学者研究[10]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过同伴支持的互助模式干预后,不仅自护能力增强,且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提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效果,将微信作为主要护患互动平台应用于护理计划中,通过微信中包含的多项功能,如群聊、微信公众号等,对产妇实施远距离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微信与同伴互助共同干预后,初产妇首次喂养成功率和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明显提高,可见两种模式联合确实能改善目前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推动母乳喂养进程。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建立微信群,在群内帮助产妇解决日常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定期邀请母乳喂养优秀代表分享喂养经验,与此同时还联合同伴教育者开展线下母乳喂养交流会,培训专业母乳喂养知识等,均能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促进首次喂养成功率,提高长期母乳喂养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感显著增强,护理满意度提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同伴互助使产妇获得情感及技能支持,加之母乳喂养认知提高,对母乳喂养信心自然而然提高,同时产妇在参与护理过程中也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的专业和认真态度,对护理人员更加认可,因而给予较高满意度评价,也促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将微信联合同伴互助应用于初产妇,一方面能提高其首次喂养成功率和母乳喂养率,另一方面可增强其母乳喂养效能感,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半躺式母乳喂养法对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meta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母乳喂养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