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活墙净化空气效果实测与评估

2021-09-24 01:42陈秋瑜王立岩刘拾尘通讯作者CHENQiuyuWANGLiyanLIUShichenCorrespondingAuthor
世界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风量甲醛净化

陈秋瑜,王立岩,刘拾尘(通讯作者)/CHEN Qiuyu,WANG Liyan,LIU Shichen (Corresponding Author)

0 引言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甲醛、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缩写VOCs)来源广泛且持续释放。研究发现在有大量室外空气污染物的石化厂周边,社区室内环境检测到的VOCs 浓度是室外的10 倍之多[1],人在室内受到VOCs 危害的程度尤为严重。现代社会中空调系统的广泛使用、建筑密闭性的加强,室内换气率不达标等,均增加了人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物中的可能性[2-4]。

植物活墙(Living wall system)也叫做绿墙、垂直绿化等,是一种垂直排列植株以增大种植密度的新型绿化技术(图1)。大量研究已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沃尔弗顿(Wolverton)[5]、伍德(Wood)[6]、艾多安(Aydogan)[7]、霍曼(Hörmann)[8]等人的研究表明,盆栽植物在静态条件下具有从室内空气中去除VOCs 的能力,在生长基质中发现的根际微生物是去除VOCs 的重要因素,植物的茎叶部分与根际区域都可以去除甲醛,但根际区域的去除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1 本研究所用植物活墙

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植物活墙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逐步开发,目前主要形式有两种:被动式活墙,依靠空气自由扩散到根际部分发生净化作用;主动式活墙,用风压差迫使更多的气流通过活墙根际区域,或使用流动水冲刷基质板以去除污染物[9-10]。苏英明(Su Y-M)[11]、张伊凡(Cheung Ivan)[12]、维泽伯尔(Velzeboer)[13]等人的研究证明被动式植物活墙对室内VOCs 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活墙可在较短时间内降低室内VOCs 浓度50%以上;达灵顿(Darlington)[14]、托皮(Torpy)[15]、阿卜杜(Abdo)[16]、王志强[17]等人发现,主动式活墙比被动式活墙的去除能力更强。目前国内外关于植物活墙净化空气的实验研究通常使用小型密封箱,并将初始污染物浓度设置过高而偏离实际情况;未针对主动式活墙的基质类型进行细分研究,较少探究通风方式的适用性。不同基质类型的活墙是否可用同样的方式来提高净化能力值得探索。

本文研究不同类型(基质材料和通风构造)的植物活墙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通过在封闭实验房进行物理实验和建筑空间实地测量两种方法,测试和验证植物活墙对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并总结活墙构造类型与基质材料的合理搭配方法,以达到最佳净化效果。

1 活墙构造设计

对市面上常见的活墙装置进行了构造优化,以满足可更换基质、可调节风量、可改变风向的研究需求。活墙由6 个植物模块组成,每块面积0.25m2。模块单元包括植物、生长基质、种植盘、不锈钢加压室、风扇,以及龙骨(图2),并在工厂预制生产。

2 本实验植物活墙构造(1.2摄影:王立岩)

种植盘结构为双面不锈钢板夹固态基盘(红衫木屑压制而成,起固定作用),正面开16 个孔洞用于支撑植物与其生长基质,方便更换。选用3 种市场常见基质材料:生物棉基质(图3,聚氨酯与营养物质混合)、椰壳和泥炭土1:1 混合物(图4,后文简称“椰泥混合基质”),以及田园土基质(图5)。

3 生物棉基质

4 椰泥混合基质

5 田园土基质

在种植盘背后加设厚度为20cm 的不锈钢空腔,侧壁开设3 个洞口并安装辅助机械风扇,可为空腔内部提供不同速率和方向的气流。植物种植盘(图6)与不锈钢加压室(图7)进行拼接并密封,构成组合模块(图8)。每6 个相同基质材料的组合模块形成一面活墙,一共3 面活墙进行后续实验,都种植相同类型且等量的植物(袖珍椰子、杏叶藤、合果芋、吊兰、肾蕨、万年青)。

6 植物种植盘

7 不锈钢加压室

8 组合模块(3-8摄影:王立岩)

通过加压室风扇的关闭和开启调节活墙的通风模式:

(1)主动式通风:风扇开启,提高内外风压以增加气流与植物根际区域的接触(图9a)。

(2)被动式通风:风扇关闭,空气自由扩散至植物根际区域(图9b)。

9 活墙主动式(a),被动式通风示意(b)

2 实验研究

实验房平面尺寸为2.3m×2.3m,高2.5m(图10、11),内有稳定人工照明与双制空调一台。实验使用高精度VOCs 气体检测仪(PGM-7340,量程1ppb~10,000ppm,精度1ppb 或0.001mg/m3)、HOBO-MX1102 记录仪(温度:0~50℃,误差:±0.21℃;相对湿度:1%~90%,误差±2%)、微量移液器(100~1000μL),以及福尔马林溶液(甲醛含量37%~40%)。

10 实验房平面与剖面(9.10绘制:王立岩)

11 实验房外部(摄影:王立岩)

2.1 空室实验

在没有植物活墙的情况下,将已知量的污染物注入实验房,并记录其浓度随着时间发生衰减变化。污染物选取甲醛,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国家标准1)规定室内甲醛浓度不高于0.10mg/m3为安全范围,而相关文献显示,装修完成6 个月内的房间甲醛浓度范围为0.01~0.55mg/m3[18-20],其最高值为国家标准的5 倍。因此,本研究选择0.50mg/m3作为实验初始浓度,以模拟装修半年内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将定量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恒温加热装置加热,促使甲醛气体稳定生成。由于福尔马林的持续挥发,甲醛浓度在前期快速上升;待挥发完全(约10h 后),甲醛浓度可基本保持平稳(图12),说明实验房密封性较好,未发生气体泄漏。经过多次重复实验,确定0.30ml 福尔马林溶液挥发完全后可为实验房提供0.55±5%mg/m3的甲醛浓度。将5次测试的平均值做为后续实验的对照曲线。

12 实验房内甲醛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2.2 风量实验

对3 种基质的植物活墙分别进行无风量、低风量、中风量和高风量4 次实验。风量大小通过风扇开启数量多少决定,实测3 种风速为46m3/h、92m3/h 和138m3/h(图13)。为保证实验过程的密封性,实验开始前将活墙和污染物均放入室内,实验开始后甲醛的挥发与活墙的净化是同时进行的。活墙在无、低、中、高4 种风量模式下发挥其净化作用,室内甲醛浓度由快速上升(污染物持续释放)到保持较稳定(污染物释放完成后)的状态所需时间不同。比如生物棉活墙在无风量时,甲醛浓度8h后才停止上升并保持平稳;而在高风量时,甲醛浓度1h 后即停止上升且开始下降。为保证对比的科学性,3 组活墙实验均选取4 种情况下甲醛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数据进行讨论。

13 从左至右:低风量、中风量、高风量通风模式

(1)生物棉基质活墙

生物棉活墙在4 种通风模式下的甲醛浓度均低于空室情况;无风量模式8h 后甲醛浓度较为稳定,略低于0.40mg/m3。低风量模式7h 后将甲醛浓度控制在0.30~0.36mg/m3范围,低于无风量模式,但16h 后净化作用明显下降,甲醛浓度大幅提升至0.40mg/m3以上,高于无风量模式直到实验结束。中风量模式4h 后控制甲醛浓度在0.15mg/m3左右,但19h 后大幅上升。高风量模式在1h 后已使甲醛浓度变化趋势由上升改为下降,在9h 后降至0.078mg/m3(低于国标安全浓度),并持续下降直至实验结束(图14)。

14 生物棉基质活墙风量实验结果

可见放入生物棉活墙后,室内甲醛浓度明显低于空室情况。在净化效果稳定后,4 种通风模式下室内甲醛浓度也有明显的高低对比:无风量>低风量>中风量>高风量。说明增加辅助气流的方式提高了生物棉活墙的净化能力;低、中风量虽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净化效率,但长时间观测发现后期会发生不可预测的较大波动,且和无风量活墙一样无法将浓度降至国标安全范围;只有高风量(138m3/h)才能满足净化国家标准要求并维持长时间的净化效果。

(2)椰泥混合基质活墙

椰泥活墙在4 种通风模式下的甲醛浓度均低于空室情况;其中,无风量模式下甲醛浓度5h 后停止快速上升,变为在0.340~0.400mg/m3范围内平缓波动,13h 后发生大幅上升现象。低风量模式下甲醛浓度6h 后开始下降,在0.200~0.310mg/m3范围内平缓波动。中风量模式在3.5h 后将甲醛浓度控制在0.180~0.260mg/m3范围内。高风量模式在1.5h 后减缓了甲醛浓度的上升速度,最高仅达0.130mg/m3,并在13h 降至国标安全浓度0.100mg/m3以下,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图15)。

15 椰泥活墙风量实验结果

可见,相比于空室情况,椰泥活墙对甲醛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对比4 种通风模式发现,增加风量加强了椰泥活墙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气流越大净化速度越快,且效果更平稳。和生物棉活墙类似,只有高风量模式才能满足国家标准对甲醛浓度的要求。

(3)田园土基质活墙

田园土活墙在4 种通风模式下的甲醛浓度均低于空室情况;其中无风量模式在1h 后直至实验结束均保持室内甲醛浓度在0.100mg/m3以下;低风量模式在1h 后也将甲醛浓度控制在0.100mg/m3以下,但略高于无风量模式;中风量和高风量模式下甲醛浓度均在1.5h 后趋于稳定,中风量在0.300mg/m3上下浮动,高风量在0.200mg/m3上下浮动(图16)。

16 田园土基质活墙风量实验结果

与生物棉和椰泥活墙显著不同的是,增加风量没有提高净化能力:田园土活墙在无风量模式下即能保持甲醛浓度满足国家安全标准,低风量模式的净化效率和无风量模式基本持平,中风量和高风量反而降低了净化效率。因此不能用增加通风的方式改善田园土活墙的净化效果。

2.3 风向实验

通过改变风扇的安装方向,使气流从不同方向经过活墙种植盘,探究不锈钢加压室在正压与负压作用下对活墙净化能力的影响。统一设置为高风量(138m3/h)。

正压作用(图17):通过风扇将污染空气从侧壁抽入腔室,腔室气压始终高于大气压,迫使污染空气流经种植盘,被根际区域和叶片净化后,洁净空气从活墙正面返回室内。

17 正压作用原理图

负压作用(图18):污染空气从活墙正面进入,流经叶片再通过根际区域净化后到达腔室,通过风扇将腔室内空气送回室内,腔室内气压始终低于大气压。

18 负压作用原理

实验结果见图19-21,可见:

19 风向实验——高风量生物棉

20 风向实验——高风量椰泥

21 风向实验——高风量田园土(12-21绘制:王立岩)

(1)生物棉活墙在正压与负压模式下的甲醛浓度曲线变化趋势相近,净化效果相当。

(2)椰泥活墙的净化作用随时间发生了改变。前12h 正压的净化效果优于负压;12h 后负压净化能力逐步提高,并在15h 时优于正压模式直至实验结束。但正压模式甲醛浓度曲线下面积较小,相对于整个实验阶段表现更好。

(3)田园土活墙在正压模式下始终将甲醛浓度保持在0.083~0.185mg/m3的范围,负压模式下的甲醛浓度最高为0.221mg/m3,且始终高于正压活墙。因此,田园土基质正压活墙的净化效果略优于负压活墙。

综上,通风方向仅对田园土活墙的净化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对其他两种活墙没有明显改变。

3 结论

活墙可有效去除建筑空间的空气污染物。通过活墙构造类型的创新设计,探究活墙净化能力与基质材料、通风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活墙与建筑空间的整合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支持。

生物棉、椰泥混合、田园土3 种基质的活墙在被动式通风模式下(无风量)均可有效降低实验房内空气的甲醛浓度,但只有田园土活墙将室内甲醛浓度降低至国标安全范围。主动通风会降低田园土活墙的净化能力,改变风向(正压通风)可使之提高。对于生物棉与椰泥活墙,主动通风可增强其净化能力,风向的改变则无明显影响。因此,为提高净化能力,被动式通风构造适合田园土活墙,主动式通风构造适合生物棉与椰泥活墙。在活墙的实际应用中需针对不同基质材料做出相应的构造设计。后续研究会继续探索活墙净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如污染物的持续释放、基质材料配比、人的行为活动,以及植物的净化饱和效应等。□

注释

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二类建筑1h均值甲醛浓度不高于0.10mg/m³。

2)T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和,因室内VOCs种类繁多,因此以TVOC作为其检测指标。

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TVOC浓度不高于0.60mg/m³(8h均值)。

猜你喜欢
风量甲醛净化
乳中甲醛存在状态与影响因素研究
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二/一次风量比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超超临界660 MW机组二次风量异常下降分析与研究
甲醛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面条里有甲醛?
经坊煤业八采区总需风量计算研究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田德祥:甲醛致癌物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