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主题中旋律和声“戏剧化”研究
——以合唱曲《游子情思》为例

2021-09-24 12:01阮慧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尾声戏剧化二度

阮慧婷

(陕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

一、前言

《牛津简明音乐辞典》将和声(Harmony)定义为“若干音同时发响,也称之为纵向的音乐。”《外国音乐辞典》将旋律(Melody)定义为:“旋律是一连串乐音的有组织的进行。旋律的性格和效果决定于其调式、节奏以及其音高布局”。由此可见,旋律与和声即为音符各种排列组合的体现,从而组成了绚丽多彩的音乐瞬间。

笔者选取了1966年陆在易为上海市《华声曲》歌曲征集创作的合唱作品《游子情思》,力求从横向音程旋律“戏剧化”发展、纵向和声色彩“戏剧化”两个维度,探求旋律与和声所表达的“戏剧化”效果。该作品旋律优美,技巧新颖,曾获得全国第一届合唱比赛一等奖,随后多次于中国各大合唱比赛中演唱。其主题耳熟能详,情感细腻,久久环绕在听者耳畔。

二、横向音程旋律“戏剧化”发展

为阐明乐句、乐段,进一步分析本曲的和声、旋律走向。笔者进行了曲式分析,本曲属于F大调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故其有三个主题素材构成。谱例中末尾有巨庞大的尾声,通过对骨干音的对比,发现其运用了A段、B段、C段的部分素材,所以,本曲整体又可看作是起承转合的形式。

表1 《游子情思》曲式结构图

(一)主题方面

1.第一主题

第一主题(6-13)共八个小节,以歌词划分乐句,第一主题由合唱队的女音低声部演唱。其旋律进行比较平稳,同头异尾,多以级进的方式进行,仿佛游子的低声自吟。秦西炫、秦太平的著作《透视音乐一理解及表演作品指南》一书,根据旋律线条形态的不同,把旋律线条主要分为正波浪型、倒波浪型、直线上升型、直线下行型、平直型。笔者将以此书中提出的旋律线条的类型为参考,认为《游子情思》第一主题音乐旋律整体为正波浪形。

在节奏上,第一小节第一拍中附点节奏加两个十六分音符的运用,将情绪勾起拉入作品的情绪基调,并巧妙地与歌词“走出了”相对应;与之对应的第三小节用休止符表达内心的哽咽,停顿后的诉说反而更好的增加句子的流畅度。

在旋律上,前一、二小节呈三个小二度级进上升后接上下降四度的趋势,三、四小节也如此,但是音高上比一、二小节整体提高二度呈模进关系。一至四小节与五到八小节呈同头异尾的内部前两个小节与后两小节二度模进关系,但是五到六小节呈级进与五度上行并存,随后级进下行的关系。这也是音程对情感升华的体现,进一步推动音乐“剧情”的发展。

2.第二主题

第二主题(14-25)共十二个小节,前八个小节中每四个小节为一句。两句中一、三个小节四个声部呈完全模仿的关系,具有相同的旋律走向,第四与第八个小节结尾的落音不同,一个落到三音上,一个落到主音上。后四个小节中以弱力度,虚词“啊”来演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游子内心深处的桑梓之念。四个声部同时进入,作曲家利用重复乐句的作曲手法,在音量、音色、力度的对比下,以八度大跳的方式将心情的跌宕起伏展现出来,此种反复有加强情绪进一步推动高潮到来的意味。

3.第三主题

第三主题(26-34)共八个小节,作曲家以“卡农”的作曲技法,制造出了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音乐效果。它以每两小节为一句女高音声部强拍上的音,逐渐下降,先是三次级进下行,结尾为四度下行,显现了心情的低落。随后,钢琴伴奏使用连音进一步将情绪推入尾声。

(二)尾声方面

1.歌词分析

尾声(35-56)共二十二个小节,可看做是此曲的第二次高潮,具有非常显著的特征。唱词都以虚词“啊”为主,笔者认为,在这首作品中,作曲家最大的风格特色也在于此。段落开始处以强的力度将游子思念故乡、难以言表的情绪推向最高潮。在重复一次后,作曲家以旋律下行的写作手法刻画出游子由情绪释放到心中无奈,情绪渐渐趋于平缓的画面。

最后在重复“呣”音,渐弱的演唱中结束全曲。在最后三小节“呣”音演唱主和弦的同时,钢琴伴奏声部运用主题二的材料,奏出“远游千万里……”旋律似乎在暗示远游并未结束,思念之情依然在心中蔓延。

2.音程旋律分析

结尾部分女高音与女低音声部三次使用第三主题的后两小节,从旋律音程上分析,先是为绕着骨干音二度向上一次向下三次徘徊,突然上五度,女高音向上二度向下三度回到主调,同时女低音向下三度向上二度回到主调。在这三次重复中,前两次完全重复旋律与节奏,第三次旋律女高音不变女低音稍变,但最后三个音节奏拉长,已达到完满终止。此效果仿佛在表达作者内心情感走向,那是一种留恋之感,将听众拉入作品的世界,并留下无限幻想。

旋律进行期间,各声部起到了支撑整体的效果,音域范围在四声部的配合之下维持在一个八度以内。三个主题旋律阐释了作者内心变化,第一主题音乐旋律整体为正波浪形,似乎是哽咽的情绪在胸中涌动;第二主题中作者先用“啊”这一虚词将内心的苦抒发出来,在运用八度跳进将本曲推向高潮;第三主题不断地级进下行,生动的书写游子在外漂泊的苦楚;尾声的重复造成终止句拉长的“戏剧化”。宏观观察来看,横向四个声部旋律走向是逐渐向下的趋势。

三、纵向和声色彩“戏剧化”

相对于横向的音乐对位(Counterpoint),在大部分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们将某些旋律放在首要地位,而且想让听者将他们辨别出来,同时将与这些旋律联合的别的旋律或用做伴奏的和弦放在辅助地位。不同时期作曲家在其作品中对下列两种结构的侧重面有所不同,一种是若干旋律线条交织在一起,另一种是将一个个和弦的连接。前者体现的是构成对位因素,后者则是和声因素。

(一)对位方面

在第二主题拟声词“啊”的部分中,第二、三、四声部以第一声部作为主旋律进行对位表达,逐渐扩大音乐的体量与庄严宏大之感,其音域也在不断尝试中加宽。第三主题中第二、四声部即为第一、三声部的陪衬,两次的重复仿佛是山间鸟鸣的回响,诉说着游子心中的声音。尾声对主旋律进行回忆,音符之间以回旋音表达心中的波荡起伏。

(二)和声方面

因即兴伴奏的和声是不固定的,故笔者只分析四声部构成和声的部分。笔者以小节为一个和声单元划分,第二主题和声走向为T—S46—SII—D—DTIII—T—S—SII6—D—T,第三主题和声走向为TSVI—T—SII—DTIII7—T7—SII—SII—D—T—SII—D—T。尾声部 分和声走向为S—SII—SII—DTIII—TSVI—SII—SII6—D7—TSVI—D56—SII—T—D34—T—D—T—D—D7—T。

从和声走向可见,和声进行较为规整,遵循了主功能到下属功能再到属功能进行这一规律。在尾声部分具有倒功能(从属功能组到下属功能组)的进行。可看出作者对和声色彩的把控力度十分具有“戏剧性”,简单但不完全遵守规则,优美但不是跌宕起伏,也许最好的音乐不过如此。

本曲整体的和声走向较为平稳,但在结尾处使用的倒功能成功触动听者敏感的神经,也许他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记忆中的故乡,时间愈久便愈有分量。

四、结语

音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音符与歌词的有效结合,词与音符之间的互相组合给予了作品生动的发展叙述性。从中世纪的经文歌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词法,从民间小调到现代流行歌曲,音乐的表达都离不开歌词的描绘,歌词的生命也在音乐的书写中得以延续。本文通过分析《游子情思》主题“戏剧化”成分,对歌曲创作中的横向音程旋律走势“戏剧化”、纵向和声色彩“戏剧化”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得出以下结论。

从横向音程旋律的走势来看,小二度级进、纯四度进行与纯八度跳跃等是音乐作品表现故事内容的手段。他们将音乐带入了主人公游子的内心世界。结尾对之前主题旋律的重复,强调了终止感,也将情思代入作品在不经意间描绘意境。从纵向和声色彩来看,本曲的和声走向总体为规整进行,但偶尔的倒功能进行丰富了音乐色彩,将“戏剧化”成分与作品、听众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尾声戏剧化二度
鱼粉:秘鲁A季考察接近尾声,国内港口迎来B季集中到港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图说·“梅”开二度
上中游周期品整体性的涨价或已接近尾声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沪指二度回升 逢高宜减仓
智慧改写,让佳作“二度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