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存机巧 势能挽狂澜

2021-09-24 17:16秦志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8期

秦志强

摘 要 李斯的《谏逐客书》堪称奏疏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向来被人们所推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多注重于文本的词句教学,尤倾力于文中的华美言辞。其实,该文最大的亮点在于高超的辩术和由此产生的神奇逆袭效果:无论是立论的高度,进谏的角度,还是言说的尺度,处处都蕴含着机巧,透露着匠心。由此,这篇奏疏因得理而取势,因合情而入心,最终成功说服了秦王,逐客之事遂得以翻盘,这一切皆缘于文中的辩术之妙。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对此略作品析。

关键词 《谏逐客书》;机巧;辩术

李斯的《谏逐客书》现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高一语文必修教材(下册)。该文义正辞雄,情真理切,气势酣畅,堪称奏疏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向来被人们所推重。有人曾这样称赞道:“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有评价:“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可见,该文在文采方面确有独到之处,然而,该文的真正妙处却并非在言辞的华美,而在辩术的高超。

本文将从高超的辩术和由此产生的神奇逆袭效果这一角度试作品析。

李斯写这篇奏疏时的处境是十分不利的。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记述:“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不难看出,此次进谏,李斯首先存在身份的尴尬。他是楚国上蔡人,到秦国游说,虽曾受到秦王的重用,拜为客卿,但如今“一切逐客”,按非秦即逐的逐客标准,他铁定在被逐之列。当时李斯已被罢官,只等走人。此时,他的上书在常人看来无非是出于情势危急而想免于被逐,这种基于个人利益的“维权”之举,其目的性让人一望而知。其次,是宗室势力的强大。秦王朝内部的宗室势力已经结成帮派,他们在整体利益上早与秦王捆绑在一起,他们是秦王心目中的“自家人”,是秦王安邦治国需要倚重的力量。而李斯来自楚国,是地地道道的“外人”,可谓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如此,这次交锋便是一个人与一个集团的对垒,是一个“外人”与一群“自家人”的较量。以一己之力去平息汹汹群言,纷纷物议,其难度不言而喻。第三,上书对象非比寻常。史载秦王并非是一位礼贤下士、接纳雅言的圣主明君,何况当时的秦王可谓志得意满,一统天下的路走得顺风顺水,称霸的雄心裹挟着治国的戾气,要他放下尊严,抛弃成见,自然绝非易事;第四,进谏的时机也十分不利。秦王对“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同样抱有疑心和戒心。当时的他已经完全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逐客的决心已经下定,何况朝廷上下对逐客一事已经达成了共识,更何况秦王逐客之令已经发布。在木已成舟的背景下,要秦王改弦更张,收回成命,难度之大可以想象!所以,这次上书可谓凶多吉少,几无胜算,稍有不慎,甚至可能身首异处。

让人意外的是,李斯的一番进言,竟被秦王欣然采纳。《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结局出现如

此反转,足见李斯这位善辩的高手对这篇奏疏下足了功夫。这篇辩术高超的奏疏究竟高超在何处?为何竟能深深打动了秦王?

一、立论有高度,临空取势

秦王并非陈后主,他是一个有着深远政治抱负的君王。他的主要念想都放在了吞灭六国,一统天下上。摸准了秦王的这个心理,李斯便把“客”与“国”二者紧紧联系起来,通篇围绕“用客则国强,弃客则国危”来展开论说。文中第一节在历数秦国四代君王重用宾客铸就伟业的史实后总结道:“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概括起来就是三层意思:用客足以建功,宾客不负秦国,却客何来富强!这里所强调的是“用客则国强”的道理。文中第二节列举秦王接纳外物的种种事实,从“取物”自然引申到“取人”:“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如果说第一小节侧重强调“用客则国强”的道理,那么第二小节则是强调“弃客则国危”的道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反复申述国家安危系于宾客的道理。同样,最后两小节再次陈述用客与逐客的利弊:五帝三王“不卻众庶”以致“无敌”,今却“宾客”有类“资敌”,结论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李斯的高明在于始终紧扣用“用客则国强,逐客则国危”这个关键来述理,立论高端,临空取势,无懈可击,既投秦王之所好,又楔秦王之内心。因为秦王深知:没有秦国今日的强大,何来日后的称霸?没有秦国的称霸何谈地位的巩固?至于任用什么人那是无足轻重的枝节问题。李斯站在国家的高度,言说宾客的作用,让秦王看到当下的秦国既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和机遇,也有因逐客走向衰颓的可能和危机。逐客与否不仅利益攸关,甚至关乎存亡。权衡利弊,这才让秦王打消了逐客的念头。

试想:如果李斯不是如此立论,而是历数宗室大臣种种罪孽:结党营私,罗织罪名,污蔑构陷,清除异己。如此,李斯的这次进不免谏陷入了一场与宗室之间的一场派系争斗;如果他罗列自己为秦国建立的诸多功劳:一心事主,别无二心,为国尽力,勋劳卓著。那么,他的进谏则演变为个人邀宠献媚,请功求赏的举动;如果他仗义执言为水工郑国开脱辩诬,认为他开渠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益国便民,何错之有?则可能被认为是同病相怜,落下为自己盘算的猜疑。如果他斥责秦王是非不分,弃贤用奸,听信谗言,昏庸无道。那么,这次上书不仅不会打消秦王的逐客之念,甚至会让他萌生杀客之心。李斯跳出了个人的小圈子,绝口不提个人之事,巧妙地让自己置身事外,如此,就显得客观公正,容易动心入耳。由于他始终从秦国的根本利益和秦王称霸的大局出发,这就在认知上与秦王保持同一频道。如此,他的观点就易于被秦王理解接纳。难怪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称李斯之止逐客,“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这给说话和写文章者以良多启示:只有大处着眼,高处立论,方能切中问题要害,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进谏讲角度,曲尽其妙

同样的事,从什么角度去表述显得同样重要。因为角度不同,侧重点就不一样,表意的效果自然也不同。角度的选取要最终服务于写文章的目的。只有从写作目的出发,才能择取最佳的表述角度。本文的目的在于劝说秦王放弃逐客,留客用客。面对一堆史实材料,如何选择最佳角度呢?

文章第一小节中列举了秦国大量史实。为什么要选取秦国来切入?因为这些情况为秦王所熟知,也为秦王所骄傲,可以快速疏通说者与听者情感通道。回溯秦国历代君王在众宾客辅佐帮助下建功立业的辉煌历史,强盛的家世,不朽的功业,这都是秦王最想听、最爱听的往事,足以让秦王获得一份来自祖上的满足和荣耀。用祖上的事,说眼前的理,每一句话都拨动秦王的心弦。如果大谈特谈别国丰功伟绩,秦王则未必有那份倾听的兴致了。

而同样是秦国的这些史实,从什么侧面去表述就更有讲究了。是讲历代君王四处求士并在宾客的帮助下开疆拓土、奠定基业,还是众宾客纷纷投奔秦君,在秦国立足发展,建立不朽勋业?这也是值得考究的。李斯选择了前者。他一口气回顾了“穆公求士、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雎”四段史实,这几乎是一部浓缩了秦国的创业史、发家史。秦国作为“后发国家”任用宾客既是优良传统,也是一项战略决策。历代君王一直奉行且效果极佳,足以证明秦国之所以今日能有国富民强的局面,全在于昔日能任用宾客。如此优良家风传统,你

秦王难道中途要废弃吗?历代君王因求客用客而兴盛,难道你秦王要因弃客逐客而走向衰落吗?这些言外之意全在不言之中。至于宾客的作用、逐客的谬误,自己的功劳,郑国修渠的作用,一切皆无需赘述。

如果直接摊摆宾客的作用之大,功劳之高,那就有显功摆好、求情乞怜的嫌疑,让人联想到你莫不是拐着弯子在为自己脸上贴金?莫不是借别人业绩显摆自己的功劳?李斯故意不谈自己和宾客的鞍前马后和劳苦功高,而大谈历史上秦君的用人之术,强国之道,别人就难以抓到把柄,自己也不至于落下口实。如此择取角度,还能收到另一个绝佳的意外效果:此次进谏,一心全在秦国富强称霸,半点不在个人进退得失。这就是角度之妙!

三、言说酌尺度,轻重得体

奏疏之所以难写还在于尺度的把握。因为是写给君王看的,彼此间的身份要拿捏妥当,不可忘掉了君臣尊卑,更不能情急之下口不择言。奏疏又是要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啥事该说,啥事不该说;啥事先说,啥事后说;啥事多说,啥事少说;啥事直说,啥事曲说,都由不得个人性子;同时,说到什么分寸上,也要把握火候。

请看文章开头两小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我听说朝中的一些官员在商议驱逐宾客的事,我私下认为这事错了。”粗粗一看,这句话平平淡淡,如聊家常,不见有什么精彩,然而,细细一品,此中大有深意,大有味道,大有讲究。

作者进谏是在以下劝上,即使要表达鲜明态度,也要冲淡平和,不能意气用事,激情如火。作者用一个“闻”字,凸显自己是不经意中听说的,而绝不是刻意打听过来的。如此一来,作者就悄悄隐去了是个宾客,是个被逐者的尴尬身份,把自己从对立的双方阵营中解脱出来,变成一个中立者、调停人。“吏议”二字同样匠心独运。李斯何尝不知逐客之事是朝中达官显贵密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事?何尝不知道已经得到了秦王的首肯并且已付诸实施?但是李斯故意对此作了淡化处理,将“达官显贵”故意说成是虑事不周的小“吏”,将已经颁布施行的逐客令故意模糊为还在“议论商量”之中。这就为此后有可能出现的反转留下转圆的空间。更绝的是,李斯把“逐客之过”不知不觉地替换为“吏之过”,而绝非“王之过”,这既给当时的秦王留足情面,也给秦王留了一个可下的台阶。经过这样一番处理,李斯就把以自己为代表的宾客与以秦王为代表的权贵之间的冲突,悄悄改写为其他宾客与一群无知无识的小官小吏之间的矛盾,自己和秦王都成了旁观者、中立者和评判者,是一个战壕里的盟友!角色经他这一演化,就彻底化解了秦王对他的抵触情绪,解除了秦王对他的提防心理。不仅不会触怒秦王,甚至还会被秦王引为称霸道路上的助手和知己。

倘若文章一开头这样写道:“吾久察君王与诸大臣密谋逐客,此乃大谬也。”如此咄咄逼人且火药味儿十足的表述,就让人觉得有兴师问罪的味道了。虽痛快淋漓,却于事无补。秦王断无聆听教训而卒读全文的心情。所以,同样的意思,说到什么分寸上,做到轻重得体,尺度的掌握非常重要。

一篇好文章一定經得起细细咀嚼和慢慢品味。它能带给我们良多素养和多方教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没有花足这份功夫,或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或纠缠于文辞的精美,修辞的运用,词句的落实,如此则难免买椟还珠。我们只有潜心研读,用心体悟,才能品出经典之作的真正味道。这篇奏疏能在情急之下而力挽狂澜,扭转局势,全在于它所蕴含的机巧,全在于作者的一片匠心。它对议论文写作如何巧妙立论,有效辩驳;对书信类文体写作如何根据写作意图来达成写作目的;对演讲辩论中如何把握听众心理,区别不同对象;对日常交流如何把握说话分寸尺度,做到得体适境,都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作者通联:江苏通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