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两平台、四路径、四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1-09-24 17:55陈殿元赵悦田瑞雪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农科协同育人乡村振兴

陈殿元 赵悦 田瑞雪

[摘 要]当前,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由于办学目标定位上的差异,各类农业高校肩负着不同的责任与使命,应用型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在新农科建设中却面临着应用型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资源的需要、教师综合应用能力难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要等发展困境。为此,本文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结合新农科背景下“两平台、四路径、四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地方村社等协同育人平台,开拓合作路径,深度融合发展,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难题,以期为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农科;应用型农业院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5-0027-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5.005

2019年以来,“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相继发布,奏响了新农科建设三部曲,至此,高等农林教育开始走向全新的发展道路。应用型农业院校作为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幸福中国的历史使命[1],必须抓住新农科建设契机,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业人才。

一、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一)新农科建设对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面对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变化、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需要、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新农科”应运而生,并成为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农林人才培养的新风向标。

对接农业创新发展新要求,广大农林院校要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林人才;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广大农林院校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对接现代职业农民素养发展新要求,广大农林院校要着力提升学生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育领军型职业农民[2]。

(二)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按照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托特色优势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新型农业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目前,我国涉农本科院校多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而新农科建设中需要大量熟悉农业、扎根农村、热爱农民,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践难题的具有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3]。因此,应用型农业院校必须肩负起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深刻理解其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吉林农业科技學院作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始终坚持开放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对标新农科建设的新要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在智能制造、中医药、人参、精品畜牧、主粮作物良种、农产品绿色生产等农业领域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三农情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其中,“三农情怀”是指要让学生植根吉林大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较强实践能力”是指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是指面对产业发展对人才学科专业的“交叉和融合”,将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背景下的批判性思维。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新农科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实现我国农业发展与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对这类人才具有广泛的需求。然而,目前农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尚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以人工智能、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来临,传统农业技术正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中心进行重组和改造,其对农业院校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4]。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对农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学生也多是在专业方面训练有素,但人文素养普遍弱化、学科视野有所局限,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与新农科建设所需人才尚有差距,人才培养跟不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5],更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应用型农业本科院校,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上同样存在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契合度不高的问题,培养的学生欠缺人文素养、学科视野与创新服务能力,缺乏“三农情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致使人才下不去、留不住。

(二)教育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对实践资源的需要

受多种因素影响,地方应用型农业院校的教育经费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而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则需要实践基地建设、教师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支撑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2020年32所地方农业本科高校办学经费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型农业院校的预算收入比其他地方农业本科高校的预算收入低出几倍。如,山西农业大学为12.68亿元、青岛农业大学为10.35亿元、安徽农业大学为6.5亿元、天津农学院为3.19亿元,而应用型农业院校中,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3.3亿元、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2.38亿元。总体来看,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经费差异性较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典型的地方应用型农业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吉林省财政拨款、学杂费、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和其他收入等,但受办学规模所限,学校现也存在着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2020年学生创新实践所需的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为2 092.49万元,虽高于全国新建本科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却呈下降趋势,与2019年相比减少21%,导致新型农业人才所需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资源短缺,尤其是涉农专业的现代农业设备。另外,学校办学所需教学用房、实验室使用面积不足,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1%。由此可见,教育经费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从而制约了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各种实践资源的建设。

(三)教师综合应用能力难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需要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农业院校中,教师的农业技术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往往缺乏信息化素养、创新能力与实践服务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农业新人才的教学需要。因此,在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农业院校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水平亟待提升,要提高知识的丰富度,把农业技术理论有机地贯穿于实践中,并能够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成为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教师,为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素质新型农业人才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农业院校,引进人才的标准大多为学术型,其实践能力水平和应用研究水平相对较弱。截至目前,双师型教师数量占比仅为40%,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师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制约了学校新农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

在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尚缺乏完整、成熟的培养体系和较成功的经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农(特产)为优势和特色,涵盖农、工、文、理、经、管6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建设院校、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对标“四个面向”,学校积极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方式,主动用新技术改造提升涉农专业、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改革专业设置、融合优势特色学科,形成了“两平台、四路径、四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即搭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为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作支撑,探索建立产业学院、引企入校、专业共建、订单式培养4种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实现政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双师型”队伍、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和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一)搭建“两平台”,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定位

1.服务区域农业发展,创建政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地方应用型农业院校的新农科建设要紧紧抓住区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主动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坚持走政校企深度融合之路,创新合作模式。

(1)学校与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驻区吉林化纤集团等48家企业成立“政校企联盟”,在专业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平台,学校与中新食品区合作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共建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生物技术等专业;紧密围绕政府、企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了种植类、养殖类、管理服务类等8大学科专业群,形成了“以涉农为主,以理工、经管为两翼”的学科專业群,重点打造新兴交叉学科下的涉农专业群,以实现新农科背景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2)汇聚多方力量,争取社会资源,学校与国内知名企业成立“校—院”两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事会。校级人才培养理事会与企业共同探讨双方产学研融合度,与理事单位、会员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为依托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理事会在校级人才培养理事会的指导下,与国内、省内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师资互补、基地共建、携手共促、人才培养、技术创新”5个方面实现互惠共赢,整体提高各学院人才适应市场的竞争力,为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输送大批应用型农业人才。

2.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乡村振兴服务平台。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立足国情,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加深农业科技服务,为“三农”服务,发挥重要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作用[6]。学校分别与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长春市大富农种苗科贸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成立了吉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吉林省职业农民商学院、吉林省道地食材数字化标准研究中心、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人参研究院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西瓜甜瓜研究院。依托平台,开展“3+1”立体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即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转移培训,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农村综合业务培训,为吉林省“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实施现代农业技术、中药学、农村会计、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农村基层人才培养,以“产业发展、产品营销和乡村治理”3大能力为主线,为吉林省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撑;开展农村经纪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种养大户等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涉农专业特色优势,实现科技兴农。

(二)实施“四路径”,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把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大胆探索校企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实施“四路径”。

1.开产教融合之路,构建UBL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院校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深化校企合作、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问题的创新之举。学校与珠海世纪鼎利集团成立产业学院——鼎利学院,构建了UBL(Ultrawise Blended Link)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现代职业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基于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模式,链接“产业云”和“教育云”,构建超级混合式的人才生态系统。校企双方共同办学,企业投资4 000万元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采取“2.5+1.5”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前5个学期,以学校专任教师为主、企业工程师为辅,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后3个学期,以企业工程师为主、学校专任教师为辅,引入企业“项目实施-人才培养-案例提取”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大提升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2.走融合发展之路,共建专业。

专业是高校教学组成的基本单元,直接体现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学校不断探索校企融合发展之路,多种形式汇聚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与青岛英谷教育集团在机械电子工程、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等6个专业领域实施校企共建,将信息技术、农业大数据、跨境电子商务、云财务等专业发展理论与技术引入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新业态需求,实施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实施“1+2+1”人才培养模式,即1年以学校专任教师为主,讲授基本理论;2年内企业嵌入前沿课程,实现交叉融合培养;1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双方合作建成“雙师双能型”实践基地2个,合作专业获得省级一流专业1个,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新建本科排名第一的专业1个,同时共建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50余个。

3.探协同发展之路,引企入校。

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逻辑起点,应用型农业院校在新农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突破传统农科教育的思维模式与路径依赖。学校与吉林慧康农业、吉林孝艺智造等企业签订了引企入校协议,将生产一线的加工车间、实验室等建在校园,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开展项目化教学,建成国家糖料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厅“高等学校人参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吉林省智慧农业工程研究中心”等15个创新研究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成立“作物遗传育种及高产高效生产科研创新团队”“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团队”“食用菌栽培技术团队”“涉农企业管理咨询与服务团队”等承担应用科学研究项目,为提高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4.创多元发展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差异化、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高校实现特色办学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路径。学校与大北农集团成立了“大北农班”,班级每年选出40~50人参与订单式培养,企业领导入校为学生作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前沿知识等报告,开展学生拓展活动,让他们进入企业参观实习、交流互动等。与禾丰集团共建“宠物医师班”“猪场厂长及猪场兽医师班”“牧场场长及牧场兽医师班”、校内学生实习动物医院、影像实验室等,成立“禾苗素质教育基金”,累计为学生发放50余万元。在确保学生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设专业特设课程,企业技术专家入校授课,并通过入企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通过订单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定向进入企业工作,2020年在大北农集团工作的学生约40人,在禾丰集团工作的学生约30人。

(三)推进“四共同”,提升新型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1.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发挥“两平台”育人功能,政校企多方联动,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课程、编写教材,提升应用功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1)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企人才培养理事会,双方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3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3-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达到3:1;3-核心课程学时比例占总学时的30%”。该方案对标新农科建设新要求,将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拓展能力相结合,开设校企合作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积极推进辅修专业、微专业试点。

(2)共同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知识更新工程,改进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从行业企业能力入手倒推课程体系,对接行业前沿和生产一线,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展企业师资进课堂、企业案例进课堂,以及项目化、案例化教学;通过增加实训学时,确保学生专业核心能力项项过硬、人人过关;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校企共同承担技能考核任务,使考试内容对接企业生产一线内容;要求毕业论文出自企业的比例不低于50%,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3)共同编写教材。学校加强新农科教材建设,出台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材建设及管理办法》,进行校企合作教材立项工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广泛深入参与应用型教材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将企业真实案例整理汇编成册,编写能够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系的校本教材,共编写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校企合作教材22部。

2.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学校建立了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和5年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培训”制度,将教师实践锻炼作为职称评定的必要条件;建立了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双交流”合作,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基地,支持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定期到实训基地轮训,逐步实现专业教师岗位实践全面覆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涉农企业家、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探索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选聘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校外指导教师,进而形成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的常态化机制。

学校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省级工程平台(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培育教师的产学研合作能力;通过乡村振兴学院等,提升教师深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师开通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兴农网”,100余名教师获聘12582/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专家,为养殖户诊治牲畜、为果园果树进行治理和栽培,推广水稻栽培与育种技术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彰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3.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

学校与国内6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校外基地建设“三个服务”,即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服务企业需求、服务乡村振兴。积极与区域村镇企业合作,签署校企合作协议30余份,初步形成了3种可示范、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合作模式。

(1)“校—村”共建模式。与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建立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形成了“校-村”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充分发挥高校“智能库”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引擎作用,组织粘火勺的包装设计大赛,设计作品被作为当地特色产品标识并注册商标;助力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中药材种植,为其提供种植技术;扶持当地蔬菜大棚绿色生产认证,完成了番茄、豆角、黄瓜3种蔬菜的绿色认证工作,并成功获得国家绿色认证证书;扶持当地养猪、养鹿、养鸡和贝达葡萄生产等,推动双方实现更深层次上的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

(2)“校—企”共建模式。学校于2017年开始与九月丰家庭农场展开校企合作,以国家科技部、吉林省农技推广总站等5个项目为依托,向九月丰家庭农场提供多种实验室设备,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选派师生长期驻扎在生产劳动第一线,及时为农场实际生产答疑解惑,提供咨询和服务,以项目带动企业,引领新技术下乡,提升周边地区中小型稻米生产加工企业、农户的技术能力,促进稻米产业升级。

(3)“校—社”共建模式。學校与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合作,共同建立吉林省职业农民商学院和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并与地方企业成立了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西瓜甜瓜研究院、吉林省道地食材数字化标准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机构,共同调研编写吉林省各市区乡村振兴规划,培训商学院学生,攻克关键技术,服务相关产业,形成了校社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模式。

4.共同开展应用研究。

学校加强科学研究,融入国家战略,教科研对接生产一线,为农民破解实践难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启动“四个一”行动计划,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依托一个学科,形成一个团队,选择一个项目,服务一个乡镇。专家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在省内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基础的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或涉农企业建立工作站,不断发挥工作站“蓄水池”作用,吸纳更多的专家、博士及其他人才集聚;发挥工作站“孵化器”作用,培育和带动更多的本土人才;发挥工作站“创新源”作用,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决策服务、技术支撑等工作。依托“猪生态养殖及疫病防控科技创新中心”和“吉林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原调查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开展科研与生产服务活动,实现经济效益800多万元;作物遗传育种及高产高效生产科研创新团队的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部粳稻区增碳培肥与绿色防控轻简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通过调节施肥量和施肥时期来达到减肥减药、节本增效和培肥地力的目的,为黑土地保护与土壤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新农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时代,应用型农业院校肩负着为服务乡村振兴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任,应主动承担起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任务。农业类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只有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提升服务地方产业竞争力,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充分发挥各个育人主体功能和作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农林人才。基于此,在构建新农科“两平台、四路径、四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突出政府主体的政策工具箱作用,引导和促进协同育人联盟成员在人才链和创新链上共同发力,形成命运共同体和利益攸关方;企业主体要积极融入育人过程,以产业链打造人才链,促进人才培养的变革;应用主体要及时反馈需求,助推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的快速变革。

参考文献:

[1][2][3]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3):105-106.

[4]吕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9(2):3-8.

[5]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1):1-6.

[6]宋希云,王仁高.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地方农业院校的新变革[J].中国农业教育,2019(2):8-13.

(责任编辑:申寅子)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Two Platforms, Four Paths, Four Common”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Taking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CHEN Dianyuan, ZHAO Yue, TIAN Ruixue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Jilin, Jilin 132001,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orientation of schooling objectives, various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houldering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mission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applied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development dilemm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difficulty of investing education funds to meet the needs of applied talents for practical resources, and the difficulty of teachers'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ability of applied talent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takes Jilin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wo platforms, four paths, four common"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to crack the problem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by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local village communities, opening up cooperation paths and deep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and lessons fo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applied agricultur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Key words:  emerg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pplied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收稿日期]2021-08-23

[基金项目]

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知农事惠农人——新农科背景下新型种植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畜牧兽医类人才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简介]陈殿元(1963-),男,吉林农安人,硕士,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副校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水稻育种、高等教育研究。

赵悦(1982-),女,辽宁葫芦岛人,博士,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研究。

田瑞雪(1990-),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教务处教学建设科科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猜你喜欢
新农科协同育人乡村振兴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