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探索

2021-09-25 09:06曾弘毅丁世敏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1年3期
关键词:题库上岗技术人员

汤 敏,曾弘毅,王 鹏,曾 咺,丁世敏

(1.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 401147;2.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610000;3.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协会,重庆 401147;4.长江师范学院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重庆 408100)

2013年,国家启动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监测,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环境监测服务,进一步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行为,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1-4],由此我国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开始迅猛发展起来。2016年4月,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正式对外放开[5]。经过数年发展,截至2020年12月,全市通过备案的监测机构数量达到121家,其中市内机构69家,市外机构52家。预计到2021年底机构数量可以达到160家,市场规模预计可以达到6.7亿元。重庆市社会化环境监测市场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开放时间较晚,市场发育不成熟,管理制度不到位,技术实力匮乏,造成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盲目追求数量增长,造成市场过饱和,导致激烈的价格战、人才争夺战,由此引发市场混乱,恶性竞争、数据造假问题常常发生[6]。以上原因导致重庆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中存在如下问题: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方式不统一,培训水平不一致,缺乏对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系统培训,难以满足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等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需求。因此,急需开展系统性培训,以提升检测机构及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1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现状

1.1.1 岗位设置与技术要求差异大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范围覆盖面广,涉及水、气、声、土、辐射、生物、煤质等环境介质,各机构也相应设置了专业岗位。由于各机构的主营业务各有侧重,差异较大,因此,机构对人员培训要求、内容也差异巨大;此外,多数机构对在岗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层也没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

1.1.2 采测岗位分工明确

目前,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基本上分为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人员两类。由于采测分离,采样与分析岗位要求不同,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岗位的专业人员的岗位需求组织专项培训。

1.1.3 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差异大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技术人员的学历和技术能力差异大,实操能力各有不同。

1.1.4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1)新入职人员普遍缺乏环境监测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如现场采样人员不懂得环境监测政策法规和职业操守、有关标准、现场采样安全知识、各环境要素现场采样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及现场采样过程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人员不懂得实验室分析基础知识、相关仪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基础知识、环境监测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等。

(2)在岗技术人员依然存在对环境监测政策制度解读不够准确,不了解监测技术发展趋势,对污染源现场监测技术要点、大型环境监测仪器及实时在线监测仪器原理和操作、实验室质控要求及数据处理等掌握不到位的情况。

(3)管理人员存在对行业新形势、新政策、新动向了解不够,对环境监测政策法规和有关标准、实验室资质要求、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全过程管理等不清楚,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成果质量和实验室安全把控不严等问题。

(4)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针对新入职人员的上岗培训基本由机构自行承担。培训方式多采用师徒方式,注重操作问题,缺乏系统学习,缺乏理论认知。

(5)现行持证上岗考核体系不适合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岗位人员。目前,第三方监测机构的自行培训、考核、发放都由机构自行开展。其考核题目采用的基本都是国家题库,而国家题库涉及的监测类别少,不能有效覆盖监测机构的需求,因而考核结果不能有效反映实际技术水平。

1.2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针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系统培训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是根据国家最新要求开展的偏政策性的培训,而第三方监测机构内部组织的培训,则是侧重机构的业务需求的培训,多是按照承接的业务来培训人员。从机构整体运行角度分析,缺乏从人员入职开始的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1.2.2 缺乏针对不同岗位培训的教学大纲

由于第三方机构从招聘人员开始,其招聘岗位就按照采样岗位和实验室分析岗位分别招聘,采样与分析岗位要求不同,则从上岗培训开始,其培训内容和要求都不同,现行的环境监测站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都不适合第三方机构。

1.2.3 缺乏培训质量统一标准

由于目前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上岗培训,都是由各企业自行安排,因而导致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素质差异大,培训人员的考核及培训效果的检验缺乏统一标准。

1.2.4 缺乏适合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考核的测试平台和试题库

当前,国家公布的试题库并未覆盖第三方监测机构的所有业务,部分内容如生态调查、预警预报监测、应急监测、自动监测等缺失;另一方面,题库更新缓慢,不能及时随着环境标准及相关政策的改变而修订,因此,也不能完全满足第三方监测机构的人员考核需求。

1.2.5 缺乏针对不同培训需要的资源

缺乏各类培训方案、考核方案、课件、案例等,不利于学员在线学习或自学。

2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总体规划

为全面提高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水平和能力,建议由省级环境监测协会等专业团体与相关高校、企业,共同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培训体系、考核体系,把技术人员培训、上岗认证统一起来。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分级培训体系,根据从业人员掌握的技能类型和水平、从事的工作情况,分别建立上岗培训、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以及其他专项培训等培训体系,颁发不同的合格证书。

(2)制订统一的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人员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定期对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人员实施培训。

(3)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建设受训人员能力测评平台,建设或更新试题库,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在线测评系统。

(4)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包括针对不同培训目的的培训科目,编写相应的培训大纲、制作培训课件、征集培训案例、收集或建设网络培训资源,以便于网上教学或自学。

3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体系设计

3.1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项目体系设计

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业务需要,培训项目一般包括:上岗培训、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及各种专项培训。

(1)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上岗培训。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上岗培训主要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新入职人员(包含现场采样岗位和实验室分析岗位),培训内容是针对相应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考核项目,具体设置见表1所示。

表1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上岗培训内容Table 1 Contents for on-the-job-training 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2)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主要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现场采样与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监测、综合评价等相关工作的在岗技术人员,培训内容是针对相应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涉及的项目,具体设置见表2。

表2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内容Table 2 Training contents for professional ability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3)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培训主要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各层级管理人员,培训内容是针对市场现状、发展前景与竞争格局,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保障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等,具体设置见表3。

表3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内容Table 3 Training contents for management personnel 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4)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专项培训。除了常规性的培训外,可以根据各个环境监测机构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项培训,例如实验室常规项目专项、质量管理专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机构内审及管理评审专项等。具体设置见表4。

表4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专项培训内容Table 4 Training contents for special projects 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3.2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体系设计

(1)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上岗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上岗培训是对具有一定思想政治、科学文化素质的环境监测从业人员,按照环境监测相应岗位的特定要求进行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关工作能力的训练活动。第三方机构新入职人员根据现场采样岗位和实验室分析岗位对知识、技能的不同要求,构建两种岗位上岗培训的课程体系,见表5和表6。

表5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现场采样岗位(含现场监测)上岗培训课程设计[10-15]Table 5 Training course design for taking an on-site sampling job(including on-site monitoring)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表6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实验室分析岗位上岗培训课程设计[16-18]Table 6 Training course design for taking a job of laboratory analysis in the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2)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是对有一定经验的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能力的再培训,以提高其处理复杂监测业务的能力。这些人员作为第三方机构的业务骨干,要求知识面广,操作技能强,对公司的各项业务都须熟悉,因此,本项培训内容包括了现场采样与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监测、综合评价等技术工作,培训课程体系见表7。

表7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课程体系设计Table 7 Design of training course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ability improve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3)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是针对第三方机构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的培训。通常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把握监测行业大趋势,了解环境监测新动向,熟悉政策法规和全过程管理,以此为目的构建的课程体系见表8。

表8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课程体系设计[19-22]Table 8 Design of training course system for management personnel in third par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itutions[19-22]

3.3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能力测评试题库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系统可用于对培训人员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用于对培训效果的检验。测评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测评试题库的建设,试题库建设的原则如下:

(1)适用性原则。首先,要根据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特点,合理设计题型,题型可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第二,试题要根据岗位和分析手段不同进行区分,选择入库的题目要适用于测量理论的统计分析;第三,可在系统中根据考核目的和考核内容组卷,节约时间,实现无纸化考核。

(2)全面性原则。在建设题库时,要根据题库总容量和重要知识点高频复现规律,尽可能把重要知识点全面均衡地匹配到所有的试题里面去。最终使每套试题和整个题库在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方面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指标。应在原有国家题库和行业考核题库基础上,根据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业务特点,按照现场监测与采样、实验室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等不同的岗位,新增和扩充试题,重点增加国家题库中未涉及的监测业务,或针对原题库较少的现场采样和监测内容进行补充。

(3)标准性和规范性原则。在保证全面性的同时,题库的建设应该与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技术要求紧密结合,并且严格遵循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严格以国家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设置题目,尤其要注意根据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修订而及时更新试题库。

4 结论

针对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培训工作中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办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技术人员培养的技术和市场要求,结合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工作需要,设计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受训人员能力测评试题库等以满足环境监测行业的发展需求,促进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题库上岗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勾股定理”优题库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轴对称”优题库
“持证上岗”倒逼父母做个称职家长
父母持证上岗不现实 补上育儿课刻不容缓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轴对称”优题库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